第64章 南汉官道修建难题
庞统在京师朝廷嘴炮火力全开,舌喷群儒的时候,魏延忙召集蔡邕,以及从洛阳追随自己而来的以前任相时候的部属,骨干工人、匠人,商量建桥的事。 对这帮前部属,魏延也干脆成立了个工程部,让其中表现出色的陈义当部长。 而蔡邕这老头子,就要他当个总理事顾问,所有事情都可以顾问给意见。 以前的部长李信任汉中太守去了,只能让新人顶上。 这个桥建不好,已经不仅仅是军事上的事情了。 因为山路难行,物资运输困难,本来规划要到汉中的人口,还大量滞留在南阳,起码有四五百万人。 何况,光吃不劳动、没有劳动产出,几个月后,南阳的物资也顶不住。 会上,陈义等人详细的陈述了修路的情况,原来这条路不仅仅是建桥的问题。 而是路上很多都是石山,根本开不出像样的道路。 魏延之前想当然的以为根据商旅踩出的小道拓宽就行了,现实中根本行不通。 好在这段时间,陈义等人领着人,把路线都实际勘查过,并提出了几条不同路线的方案。 勘查时候,需要在深山密林,河湾峡谷中穿行,他们也够辛苦的。 这条路,建设问题主要是三类。 第一类是地势平缓但石山开不出路。 第二类是一边是峭壁又开不出大路,要有大路,只能从架桥从底下峡谷通过,好在峡谷无水。 第三类和第二类差不多,只是峡谷是天然河湾,有些河湾目测看起来还不浅。 魏延此时明白了,这条路在这个时代,压根不可能建设得出来。 只是现在自己鼓捣出了接近现代社会的类钢铁和水泥,理论上已经具备了把它造出来的可能性。 当然,之所以说是类钢铁,是因为无法达到现代钢铁的硬度,但比容易脆断的生铁又强的太多,用来造这个时代的桥已经足够。 在会上,魏延先根据自己在现代社会的所见,提出了用钢铁和水泥混凝土做桥墩建桥的思路。 如此,第一类,就很好解决了,只要在边上缓坡处挖出几个坑,搞上几个桥墩梁柱,梁柱和里侧的山路,形成支撑,搭上铁架,铺上水泥混凝土,就成了。 听了魏延的话,众人纷纷惊呼:“这个方法太好了,丞相牛比,为什么自己就没想到呢? 丞相总是那么无所不能,不断给与我们震惊与惊喜!” 难的是第二类,第三类,尤其是第三类,这是最棘手的问题,现在没人试过在在一两米以上的深水里造桥墩来建桥,甚至压根就没人想过这事。 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法,最后,经过讨论、研究,选了一条距离最长,但离各个峡谷底部长度最短的,第三类有水的峡谷最少,即使有,也是浅水的方案。 这也意味着之前开的很多路要降低坡度或干脆废弃不用,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如此,路根本就修不起来。 方案定了之后,发现第二类的峡谷,还有长度几里、十几里的,这也是陈义一开始汇报说的内容。 魏延提出,直接修一条平缓的路,下到谷地,然后从谷底通过是否可行。 陈义回复说道,可行是可行,但是从两边山体的水痕迹看,丰水期,水会漫过谷底上十米,如果不建桥,这条路只有枯水期能通行,发挥的功能会大打折扣。 会上,大家对建设跨度几里甚至十几里的长桥,包括魏延在内,都是一筹莫展。 大家齐齐看着魏延,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但又觉得魏延能够做到,就是这么蜜汁相信魏延。 在这些人眼里,那么多奇迹,魏延都能创造了,再创造多一个才正常。 反正魏延不是正在创造奇迹,就是在创造奇迹的路上。 只有魏延,心里苦笑不已。 即使在穿越过去前,在现代社会里,对那动不动就几十米高甚至上百米高的桥墩,怎么建造出来的,魏延也不知道,更想不明白。 在这个没有现代器械的时空,要建出很多条十几米高,甚至二十米高的桥墩,跨度十几里长的桥梁,想想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好在,这个时代不可能有载重几十吨的汽车,压根不存在需要特别担心承重力不足的问题,不需要考虑大桥设计问题。 什么水泥强度,钢铁强度,风力对桥面的影响,统统不需要考虑,也考虑不了。 干就是了! 经过讨论,大部分的问题都解决了,最后,问题的难点集中在: 第一:建峡谷桥墩时候,怎样把一根根上千斤甚至几千斤重的长长的铁管立起来? 即使把高度尽可能降低了,最高的桥墩依然有十几米。 长十几米米,四根长铁管组成的铁笼子,起码上万斤重,光靠人力,几乎没有立起来的可能性。 第二:铁管立起来后,怎样把水泥混凝土举到高处倾倒下来? 那么多的桥墩要建,不可能在一个个铁管旁旁筑上一个个土台,再把水泥混凝土提上去,倒下来。 如此的话,修上一百年都修不好。 最后,还是利用滑轮和杠杆原理,造出马拉吊车的工匠给出了解决方案。 第一个难题,可以四个方向的各立一台吊车,用人拉绳,拉起后,再慢慢调整、放置到坑位。 第二个问题,同样是利用滑轮吊车,用桶装满混凝土,桶的一侧系上长绳,人力把桶拉到高处后,把一侧的长绳一拉,桶即倾倒。 至于水湾的那几小段,先考虑从谷底筑水泥混凝土路,后面想到办法再建桥。 随后,魏延让那还在闲着的几百万人中的青壮中年,不管男女,都去修路,除了长铁管,需要船运,其他的短钢铁、水泥都可以肩扛人抬。 魏延采用现代社会公司化分段修路的做法,让陈义他们,各管一段,修路人员也有基本的绩效考核,根据绩效考核决定分田地多寡,分到哪里。 因此,投入的人力虽多,但多而不乱,多而有序,整体上,大家都在努力。 看似一切顺利,但魏延不知道的是,汉中的局面正在极速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