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公社釆购
“你们要不要水桶,跟脸盆儿。”吴老头看见他们准备要走,多了一句嘴问道。 “要要要,你这里都有吗?我还以为得到供销社去买呢。”沈一一立马回应。 “有,在另一个屋里,你们去看一下。吴老头转身领着他们,到了另一个屋门前,顺手推开屋子的门。 沈一一看见房间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生活小用具,脸盆,水桶,葫芦水瓢,还有洗澡用的澡盆,还有点儿能用得上的零碎小东西,凡是能用的上的都要了一件。 赵志远和李清雪也都跟着要了一份儿。其他人只要了脸盆,澡盆。 每个人先抱了一个洗脸盆儿回知青点,因为是木头打的有点沉,只能拿一件。 众人回到了知青点,吃了点儿饭。找大队长说要去供销社,想用用队里的牛车。 大队长给他们批了一个条子,让他们去村尾的牛棚里,找一个叫张老头的。让他赶着牛车带他们去。 除了夏春耀没有去,其余的人都坐上了牛车。 又体验了一把山路十八弯,颠的沈一一都要怀疑人生了。因为他们都坐在牛车上,除了上坡时下车推一推,走的比昨天快多了。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昨天那个路口。 张老头吩咐他们,最迟等到他们下午两点。两点以后,就不等了,自己想办法回去。 众人都说了,好。 其他人先去邮局或寄信或打电话或拍电报,沈一一不需要,先去了供销社。 进了供销社,看见有铁锅卖,要了一个大号的锅,因为需要烧水嘛,太小了费事,又要了一个小锅,能做两三个人的饭,刚刚好。锅盖是木质的,也要了一大一小两个配套的。 自己带的那几个碗质量太好了,不敢拿出来用。重新买了两大两小的白粗瓷碗,上面没有花纹。还买了两个木碗。看见还有带花纹的盘子,也要了两个。看了看自己带的筷子和大小勺子都可以用。就不要了。看见饭盒,也要了一个。 粗瓷的和面盆儿,也要了一大一小两个。 又看见水缸。这个可不能少。要了两个大的,一个装水,一个腌酸菜。又要了两个小的,可以弄点咸菜和泡菜。 花了九张工业票,和四十二元五毛钱。 取工业票的时候看见还有张暖水瓶票,又花了6元5角钱买了一个大花牡丹的暖水瓶。 让工作人员把这些东西都先放在了门口。 沈一一又看了看自行车,最便宜的一辆凤凰单车要160块钱,还得要一张自行车票。她没有票。就是有票,也不能买,太高调了。过过眼瘾就行了。 沈一一又用1斤的油票,花四毛钱买了半斤豆油,1毛1买了半斤葵花籽油。2斤的盐票花2毛钱称了2斤盐。半斤的酱油票,花5分钱打了半斤酱油,半斤的醋票,花了四分钱买了半斤。没瓶子,又花了2毛钱买了2个瓶子。看见还有5包量的烟票,2毛5的大前门,买了五包。 又把快过期的粮票挑出来。1毛8的白面买了五斤。1毛9的大米,也买了五斤。1毛2的小米也要了两斤。 沈一一又看见了有2斤的散装酒票。又花了1块2买了两斤散装的瓜干酒。 至此沈一一供销社的购物之旅,就算完成了。 赵志远和李清雪每人只要了一口大锅,一个配套的锅盖,一个大的水缸,两个碗,两双筷子,一个暖水瓶,饭盒都有,就没要。昨天已经买了糕点,糖果了,今天就不要了。 果然买东西的中间,卫莲花和李清雪又吵起来。最后被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喊“不买东西就滚出去,”才消停了下来。 卫莲花没要东西。 白莲花和乔绿茶每人买了一个暖水壶,两个碗,两双筷子。又每人买了一个小点的缸。 众人互相帮忙把东西都搬到牛车旁,朝国营饭店跑去。 进了国营饭店,沈一一看着赵志远左边坐着李清雪,右边儿坐着卫莲花。一个口出恶言不饶人,一个嘤嘤嘤温柔小语以退为进。不禁替他感到头疼。但沈一一又从赵志远的神情中看出了他很得意。沈一一无语了。她感觉到赵志远虽然嘴上呵斥,但却乐在其中。 白莲花和乔绿茶的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 沈一一花了3毛5和三两的粮票点了一份儿回锅肉,一份三两的米饭。还有一碗免费的萝卜汤。米饭只要粮票不要钱。 白莲花花了一毛五和三两粮票,要了一份儿小鸡炖蘑菇和三两米饭,也有一碗免费的萝卜汤。 乔绿茶花了1毛8和三两粮票要了一份儿猪肉酸菜粉,也要了一碗萝卜汤。 “卫莲花你真不要脸,吃饭不带钱。”李清雪很生气的骂道。 “清雪,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卫莲花眼里含泪,委屈巴巴的说。 “好了,李清雪,我们点的菜又吃不了。给莲花吃点儿,怎么了?”赵志远带着不耐烦的情绪说。 “谁要的红烧肉,红烧狮子头,红烧鲫鱼,三份米饭。三碗萝卜汤。”饭店的服务员高声喊。 “来了来了。”赵志远和卫莲花起身,连忙去端菜,李清雪坐着没动。 赵志远和卫莲花跑了两趟,还有三碗萝卜汤没端过来。赵志远看见李清雪在那儿坐着,心里就很不满意,就让她一起去端。李清雪不情不愿的站了起来过去端了一碗萝卜汤。 沈一一看了看菜的分量,不少呢,不到一块钱,就这么多。真便宜,就是有点儿费粮票。这时候的粮票可不好弄。 很快沈一一,乔绿茶,白莲花的菜也好了。 量都很足。三个人互相都尝了尝对方的菜。很好吃。 吃过了饭,众人商量了一下,给张老头带点饭,虽然坐牛车已经每人花了五分钱了。但礼多人不怪嘛,赵志远出了一张一两的粮票,其余五个人,每人两分钱。凑了一毛,买了两个包子。 沈一一看了看表,已经一点四十了。过去刚刚好。 张老头接过包子,很高兴。说车上的空间不多了,一次只能坐两个人,让他们路上轮流着坐。 众人在路上纷纷表示,以后能不来,尽量就不来了,这路太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