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83章 富得流油的那耶邓氏【求订阅】
博白人民公园。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朱俊杰没有慌,说道:“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邓允珍眨了眨眼睛,追问道:“为什么不可能出现?” 朱俊杰哈哈笑道:“你忘了我是国家公职人员了?现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不管男女都只能生一胎,想要多生除非我不要这份工作了。” 邓允珍闻言不由得哑然失笑,因为他们那耶村的人都是几个几个的生,所以一时间她还真忘了计划生育这一茬,而她担心的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两人在公园边走边聊,刚把公园逛了一圈,天色也慢慢暗下来了。 尽管从去年严打开始,县城的治安已经比之前要好很多了,但不代表就真的安全了,潜在的危险还是有的,因此邓允珍等人在县城从来不单独出门,晚上更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如果身边是其他人,邓允珍早就回家了,哪可能天色都暗下来了,还在公园呢! 但身边这位乃是公安局的副局长,而且还穿着公安制服呢,不说安全感爆棚,至少不用担心会有不长眼的过来调戏她。 从公园走回去,快回到家的时候,朱俊杰问道:“阿珍,那明天一起吃早餐?” 邓允珍笑道:“好啊!” …… 次日上午。 穗丰饭店。 现在时间尚早,还没到食客上门吃饭的时候,邓允珍便跟小冬儿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 此时是小冬儿躲,邓允珍找。 邓允珍早就看到她躲在收银台里面,但她故意不到那里去找,一直在附近走来走去的说道: “小冬儿,你躲哪里去了?” “小冬儿,姑姑看到你了,你别躲了,快点出来哦!” “小冬儿,姑姑真的看到你了,你是不是躲到卫生间了?” 换成其他孩子,听到这种话恐怕早就自曝位置了。 不过小冬儿平时没少玩这个游戏,这些套路她都不知道上过多少次当了,早就已经学精了,于是她愣是躲在那里一声不吭,还朝着她妈妈摇着小手,意示她妈妈不要出声,那可爱的模样把她妈妈逗得都快笑出声来了。 接下来,邓允珍一连换了几個套路,竟然都没能把小冬儿成功骗出来,最终只能真的把她找出来。 被找到的小冬儿乐得咯咯直笑,这捉迷藏的游戏虽然简单,但对于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那真的拥有莫大的吸引力。 邓允珍抱着她笑问道:“小冬儿,你现在是越来越厉害了,连姑姑都骗不了你了!” 小冬儿露出了骄傲的小表情:“捉迷藏连爸爸都玩不过我。” 邓允珍笑着点头道:“对,我们小冬儿太厉害了,姑姑也玩不过伱。” 小冬儿高兴道:“姑姑,我们继续玩吧,轮到你躲了!” 邓允珍笑道:“先歇一下,等会再玩,你爷爷说要送你去幼儿园跟其他小朋友玩,你想不想去啊?” 小冬儿问道:“姑姑,幼儿园在哪里啊?那里的小朋友好玩吗?” 邓允珍微笑道:“幼儿园很近的,那里有很多很多的小朋友,他们天天都一起玩游戏,可好玩了。” 小冬儿闻言立马来了兴趣,连忙说道:“那我要去幼儿园玩。” 邓允珍笑眯眯的说道:“行,那等你再长大一点,姑姑就天天带你去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玩,不过你只能一个人跟其他小朋友玩哦,姑姑还有其他事情要做,是不能留下来陪你的。” 小冬儿闻言有些纠结的说道:“只能一个人吗?姑姑你要做事,那让妈妈陪我也可以啊!” 邓允珍笑道:“妈妈也是要做事的啊,你在幼儿园跟小朋友们玩,等爸爸妈妈或者姑姑做完事了,就去接你回家,然后你再跟我们说说你在幼儿园玩了什么游戏,你说好不好?” 小冬儿还没有时间观念,以为像平时一样玩一会就回家的那种,便点头应道:“那好吧!” 邓允珍心里清楚,她只是暂时把侄女给哄住,等真正把她送去幼儿园了,估计她们前脚刚离开,她后脚就得哭鼻子了。 按她的说法,小冬儿根本不用读什么幼儿园,等长到六七岁了,再直接送她去读学前班就行了,她们这一代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嘛,小冬儿连三岁都没到就送去幼儿园,不哭鼻子才怪呢! 不过父亲也说了,以后的孩子都会上幼儿园,目前只是城里的孩子上,以后农村的孩子也一样会上。 未来,这幼儿园应该也会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父亲的目光,邓允珍自然是佩服的,既然父亲都说小冬儿应该上幼儿园,那肯定是上比不上要强。 所以,邓允珍才会给小冬儿提前打预防针,目的就是要勾起她对幼儿园的兴趣。 …… 时光匆匆,转眼就来到了农历五月。 每年的农历五月,都是博白荔枝大规模成熟的时间。 在双旺境域,是拥有不少直生树荔枝的,这些直生树荔枝树龄大的有上百年,几十年树龄的那就更多了,如下图: 这些参天大树,一旦结果那是能摘几百上千斤荔枝的。 现在农村个体户越来越多,大家都可以光明正大的做生意,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偷偷摸摸了,而拍荔枝(前文讲过,就是荔枝树开花后,就跟荔枝树的主人协商,提前出钱把这一季的荔枝买下来)也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这一天,那耶生产队晒谷场旁边的那棵直生树荔枝要摘了,村里知道消息的小孩子都跑到荔枝树下,准备抢掉下来的荔枝。 在这种直生树上摘荔枝,用的都是竹子做的夹子来夹,大人们在树上操作难免会有失误的时候,然后荔枝从上面掉下来,树下那一大帮小孩子就看谁的手快了,反正谁抢到就是谁的。 因为只是零星的掉一些荔枝下去,所以无论是谁拍的荔枝都不会太过计较,都是村里的小孩子,捡几颗荔枝吃都不准的话,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在这些直生树开摘的时候,邓世荣家与邓允强家的桂味荔枝也开摘了。 今年已经是两家荔枝树第三次结果了,随着荔枝树越长越大,结果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了。 去年邓允强家的荔枝卖了2180块钱,今年收入再次暴涨,卖了2895块钱。 邓世荣家结的果一点都不比邓允强家少,但他照例留下几百斤给自家人和亲戚吃,所以只卖了2578块钱。 两家的荔枝卖出去后,紧接着全族的西瓜又开卖了。 今年整个那耶邓氏的西瓜种植规模,比去年还要大一些,主要是去年族人们都尝到甜头了,每家的收入最低都是一千起步,真正大丰收的家庭收入更是高达四五千。 这么高的收入,哪家不想多种一些啊? 所以,今年众多族人不仅仅把自家的果园种满了西瓜,甚至连用来种杂粮的坡地都拿来种西瓜了。 除了那耶邓氏以外,邦杰大队其他姓氏的村庄,也有很多人跟着种上了西瓜。 因此,今年邦杰大队的西瓜种植规模,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峰,总量就算没有两万吨,也差不了多少。 为了应付这庞大的收购量,供销社那边足足调了几十辆大货车过来,日夜不停的往外运输。 最终,邓世荣家的西瓜卖了将近4500块钱,加上卖荔枝的钱就超过了7000块了,如果再算上这一年来缸瓦厂的收入,就是14000块钱左右。 而去年龙眼的利润是255405块,减去买猴票花了1760块,还剩下253645块钱,加上这14000块就是267645块,再减去这一年来的花销,以及预付给东平农场的3000块钱定金,邓世荣目前拥有的现金是262000块钱左右。 这现金看着很多,但还不一定够用。 因为他要去东平农场收购地菠萝,还要预留一部分钱收购白平农场的龙眼,所以这钱还真有些紧张了。 不过,大儿媳那里还有好几万块钱,如果钱真的不够用,就先从大儿媳那里拿吧! …… 就在邦杰大队几十车几十车的西瓜不断往外运的时候,邓世荣也坐上前往东平的班车。 来到东平街,邓世荣寻找了一番,最后看中了一座废弃的粮仓,正好可以租下来当临时仓库用。 做完这一切后,邓世荣才朝东平农场走去。 走路的时候,邓世荣感觉这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看来等这次的龙眼与地菠萝卖出去了,回来就要买两辆一模一样的摩托车了,一辆就搁在家里用,一辆收进空间里,这样出门在外的时候,有需要就可以从空间里把它弄出来开,那就方便多了。 走到东平农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左右了。 看到邓世荣这个大老板到来,东平农场的冯场长非常高兴,笑容满面的说道:“邓老板,我就说你这几天会过来,果然没有猜错,我们农场的地菠萝已经进入成熟期,随时可以收割了。” 邓世荣笑道:“那就麻烦冯场长你组织人手收割了!” 冯场长道:“我们农场的人手都是现成的,邓老板你是要明天开始收割吗?” 邓世荣嗯了一声道:“既然成熟了,那就从明天开始收割吧!” 冯场长点头道:“行,那我等会就吩咐下去,让职工们做好准备,明天就开始收割地菠萝。” 邓世荣道:“冯场长,地菠萝收割好了,你可得派车帮我运送到东平街的那个废弃粮仓才行。” 冯场长笑道:“没问题,这是应该的。” 两人聊完了正事,冯场长便让人通知农场的职工,让他们明天一早就开始收割地菠萝,同时还通知农场食堂那位大师傅,做一桌酒菜,他要招待贵客。 邓世荣盛情难却,便留下来跟冯场长以及农场的其他领导喝了一顿酒。 晚上也不走了,直接在农场将就睡了一晚。 …… 次日。 东平农场的职工便开始收割地菠萝。 十天后,农场的地菠萝全部收割完毕,一共是1206吨,数量还是极为庞大的。 根据之前签订好的收购合同,这地菠萝是1角/斤,1206吨便是241200块钱,除去3000块钱的定金,邓世荣还需要支付给农场238200块。 一下子就把邓世荣的现金干得只剩下23800块了。 这钱用来收购白平农场的龙眼,显然还有不小的缺口,只能先从大儿媳那里拿了。 在邓世荣把账结清后,冯场长又让大师傅做了一大桌菜招待他,在喝得差不多了,便问道:“邓老板,明年夏季的地菠萝,你还要继续收购不?” 原本邓世荣只是想多收购一些慢慢卖,不过他近期有点缺钱了,便打算多跑几个地方把这1206吨的地菠萝都销售出去,所以明年的地菠萝,他还是打算继续收购的。 听到冯场长的询问,邓世荣便肯定的回答道:“冯场长,如果还是这个收购价格不变的话,那我们现在就可以提前签订明年夏季的收购合同了。” “邓老板真是爽快,那咱们先喝酒,喝完了再签合同。” “没问题,感谢冯场长的接待,我借花献佛敬你一杯。” “邓老板客气了,应该是我敬你才对,祝你生意兴隆,大发大旺。” “承你吉言,干杯!” “干杯!” …… 从西瓜开卖到全部卖完,用了足足四十天的时间。 在西瓜全部卖完之后,整个那耶邓氏所在的村庄都是欢声笑语,家家户户都开心得如同过年一样。 因为今年的西瓜,再次迎来了大丰收。 去年,整个那耶邓氏一共卖了11500多吨的西瓜,总收入将近190万元,减去西瓜的种植成本,平均每户的利润高达2500块钱,可谓是一波暴富了。 不过,这钱都还没捂热,族人们便一股脑投进了客运公司,甚至还把老本都贴了进去。 因此,这一年来那耶邓氏的族人也就只是表面风光,实际上日子过得不咋地,甚至不少族人过得比之前还要艰难。 但现在不一样了,今年那耶邓氏一共卖了12000多吨的西瓜,总收入超过了190万元,减去种植成本,平均每户的利润比去年还要高一些。 有了这一大笔钱进账,可谓是久旱逢甘雨,原本手头非常拮据的族人,瞬间就变得财大气粗了。 然后,盖房子的盖房子,娶媳妇的娶媳妇,几乎每天都有喜事发生,全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其他姓氏的村庄,也有不少人跟风种植赚到了钱,同样都在杀鸡宰鸭,宴请亲朋好友。 总之,整个邦杰大队,都陷入了丰收的喜悦。 …… 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媒人的重要性,那是毋庸置疑的,我国自从婚姻制度诞生至今,媒人就在其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乡下农村,有专门以做媒为生的职业媒人,也有玩票性质的业余媒人。 职业媒人,他们整天穿梭于各村之间,四处物色未婚对象,为各村的男女牵线搭桥,他们的数量稀少,平均下来一条村都不一定有一位职业媒人。 业余媒人,九成都是拥有一颗做媒心的妇女,她们热衷于帮熟悉的人牵线搭桥,她们数量极多,而且做媒不为钱财,纯粹是想体验一下撮合一对夫妻的那种成就感。 蔡三姑,就是横门口村一个业余媒人。 此时,蔡三姑在娘家陂田村,正给村里的一个侄女做媒。 蔡三姑问道:“二嫂,你家六妹今年应该是22了吧?” 蔡二嫂点头道:“是啊,22了!” 蔡三姑道:“我们村有个后生不错,我想介绍给你家六妹,不知道二嫂你同不同意?” 蔡二嫂眼中一亮,问道:“她三姑,那后生的条件怎么样?” “二嫂,不是我跟你吹,现在我们横门口村已经不是两年前那个穷得叮当响的村了,就算是条件最差的家庭,放在陂田村那都算得上是有钱人了。” 蔡三姑骄傲的说了一句,才简单介绍道:“我说的这个后生,他家里原本是很穷的,其实不止他家穷,两年前我们村家家户户都很穷,包括我家在内。 不过,自从去年我们村在族头的带领下开始种植西瓜,然后又集资开了客运公司后,我们村就彻底变样了。 我先说说这个后生家吧,他们三兄弟现在都是客运公司的驾驶员,加起来一个月有两百多块钱的工资呢,而他们家在客运公司有4股的股份,这个一年到底能赚多少钱,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以后肯定是能赚大钱的。 还有今年他们家种西瓜,赚了差不多四千块钱。 现在,他们家正在盖新房子,这条件放在我们陂田村,有几家能比的?” 蔡二嫂听得震撼不已,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一个如此贫穷的家庭就直接大翻身成为有钱人家了,且这还不是个例,而是整条村乃至全族都是如此,这真的太厉害了。 “她三姑,这后生家要钱有钱,要工作有工作,人家会看得上我家六妹?” “二嫂,你先听我说,这后生也是有缺点的,那就是他的年纪有点大,今年已经29岁了。” 蔡二嫂闻言眉头微皱,这年纪确实是大了一点,如果双方家境差不多,那基本不用考虑,她就会第一时间否决掉,但人家的条件比他们家要好得多,作为过来人,她自然清楚家里有钱跟没钱的区别有多大。 “这年纪确实是大了一点,不过人家条件好,大一点也没有关系。” 蔡三姑笑道:“二嫂你能这样想就好了,咱们都是过来人,自然明白家里有钱跟家里穷有多大区别,别的不说,要是六妹嫁过去了,那就是享福的命,不用为柴米油盐操心,日子过得比很多人都要好。” 蔡二嫂点头道:“确实是这样,有钱跟没钱的区别真的太大了。” “二嫂,你要是同意的话,那我就安排他们两个打相识。” “行,那你就安排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