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书生有青梅
www.xbiqugu.la第二轮考场之中。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乔峰意气昂扬的说道,声若洪钟,回荡在房间之中。 语气十分笃定,因为他就是这么做的。 他有一个好朋友,姓顾,早年病死,尽管自己也很贫困,可依旧经常接济顾兄弟的妻子儿女。 送已故县令的妻儿回返两千里外的家乡也是出于这种信念。 堂皇如大日,心意如赤子。 践行性善论的人生道理,让其在理念上与亚圣的很多地方产生共鸣,竟然现在就有了仁者无敌的雏形。 这一点更是得到了旁听的顾教授的高度认可。 此子学识扎实,为人有燕赵之豪情,一诺千金重,儒侠之气颇为罕见。 心意行合一,更是难得的好心境。 这样好,不似许教习那般无法琢磨。 若是能在书院深造几年,补全自身短板,想来不会逊色那朱尔旦太多。 看来这次书院招新乔峰当为首位。 而对面的钱仲玉面色无比苍白,身形摇摇欲坠。 也是命不好,短短几个月中被许教习教育,被朱尔旦爆杀,又碰到了一个儒侠式的人物,更添神伤。 只能支支吾吾的说着。 “豆麦之种,与稻梁殊,然食能去饥;小人君子,禀性异类乎?譬诸五谷皆为·用,实不异而效殊者,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 他的看法是性有善有恶,可惜内心十分不坚定,就连自己都不相信这句话。 而真实想法潜藏在心底,又不能喷吐而出。 所以在交流中固然言辞比较流利,但心境上一再失守。 许宣看的皱眉。 钱仲玉虽然平常喜欢挑衅自己,而且天天脸上扑粉吓人,但是看惯了....不,但是在学问上没有什么问题,在书院里能和谢玉抗衡几个回合的只有他了。 类似善恶之辩在书院之中也是经常讨论的话题,不说身经百战,起码也是驾轻就熟。 怎得今日选了这个话题后如此不堪?莫不是被朱尔旦破了心境? 这可不行,抗击觐天书院的一揽子计划里,钱仲玉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最终两人交谈到最后,胜负已经非常明显。 这时只见乔峰抱拳而笑。 “今日与钱同学一番讨论获益匪浅,我看不如就算平局吧。” 嚯,还真有几分侠气。 钱仲玉勉强拱手,然后再次掩面而去,咦,为什么要用又? 许宣心道等忙完这几天就去想办法给这个学生提提精气神,咱可有的是手段。 至于乔峰自然是通过了书院的考核。 只是非常人自然有非常事。 需要等他回晋宁县里处理完琐事才能回来上课。 据说他在家乡还有一个亲梅竹马的姑娘,这次要来如此遥远的书院求学,未免耽误姑娘,所以要先成个亲。 哦,原来是成....成亲! 小小年纪就要成亲了。 许宣..... 娶的还是当地举人家的姑娘,据说这个妹子对乔峰特别好,会主动帮他扬名,甚至时常找机会接济这个浓眉大眼的汉子。 什么神仙青梅,这也太甜了。 “许教习,顾教授,乔某回家成亲之后就来书院报道。” 顾教授哈哈大笑,好像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往事,兴致上来直接就开始吟诗。 芝兰茂余千载,琴瑟乐享百年。琴韵谱成梦语,灯花笑对羞人。 “以崇绮书院的名望,以及你的才学,未来定会平步青云,不会让那姑娘受委屈的。” 老头子说话有些不稳重,足以看出对于这种事有多喜爱。 就像上了年纪喜欢做媒一样,看到自己欣赏的年轻人成婚也是一大喜事。 而一旁的单身男青年,不,单身和尚许宣则是有些麻爪。 最后还是挤出几分笑容。 “好好好...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 然后许宣又去找院士夫人申请了一笔补贴给了过去。 也不多,只有十两。 当然放在崇绮书院不多,放在外界对于普通人家而言就是一笔巨款。 “使不得,使不得,我还未入书院。” 乔峰秉持原则,坚决不受。 “唉~~~我们崇绮书院的弟子怎么可以为银钱发愁。” “身无余财,总不能全让你那未过门的娘子出钱吧。” “再说,乔同学是有名的一诺千金,就是提前给了又如何,你还能不来不成?” 许宣深谙殷夫人的行事作风,散出一点公款银钱就可以获得好感,但凡这个书生有良心都不会放鸽子。 因为拿了钱不来是——犯法的。 许某通刑名! 心都是黑的的许宣绝对有魔头潜质。 顾教授也帮腔了几句,表示婚姻大事,处理问题要灵活。 最终乔峰心怀感激的收下了这十两银子,发誓一定会来书院报道的。 “有问题随时来信,我们崇绮书院对弟子很好的。” 许宣挥手送人,就差吟一首《文和三十五年崇绮书院送乔同学》。 一套流程做的非常到位。 “看来汉文也很看好乔峰啊。” “这是自然,学问好修,心难炼啊。” 作为修行者,许宣自然明白悟性和心境的重要。 他就是那个没悟性的人,说多了都是泪。 下一场就是书院第一才子谢玉VS捉狐狸的张华。 张华等在外边的时候看着乔峰被两位主考送了出来,又是称赞,又是留念的,自然是分外眼热。 如此看来,自己扬名三大的机会到了。 甚至都幻想出了半年后以江南文魁的姿态回到家乡时的美景。 然后美景破碎,考校过程可以说乏陈可善。 这张华连一只狐狸都搞不定,被问的瞠目结舌,如何是谢玉的对手。 简直就是单方面的吊打。 连出十题,只对其六,辩论只达表里,无法深入骨髓。 公正来讲,是有崇绮书院普通学子的水平的。 只是这份心理落差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承受的。 张华再一次感觉到眼前之人的不妥之处。 长相俊美富贵,风流倜傥,气质傲人。 很多观点都是闻所未闻。辩论之中随口评价起《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这三部正史,探寻诸子百家的思想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