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江南震动
www.xbiqugu.la江南文坛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为江南文会。 崇绮书院致信觐天,白鹿二书院,表示既然要举行三院文会,彰显书院气象,不如召开江南文会。 凡是尚未考取官职的青年才俊皆可参与,给天下士子一个扬名机会。 并且愿意提供这次文会的所有支出,甚至场地。 说来也是奇怪,本身是书院内部交流信函,不知哪个环节出现披露,已经在不知不觉间通传天下。 顿时江南震动,天下震动。 士子为何看重扬名,皆为有天大的好处。 越是有名,科举之路风波越小,险阻越少,甚至入仕后可以少走几十年弯路,直达天听。 有人不明所以,这崇绮书院为何如此强势推动此事,是哪位文曲星降世了不成。 文坛第二件事。 依旧是崇绮书院。 一向是世家望族的自留地的书院开始招收非世家子弟。 顾教授亲自操刀的《求贤令》已经快马加鞭的张贴在了各大县城之中。 阐述了书院变革为顺天应人,践行有教无类的圣人遗训。 文章很好,更好的是内容。 待遇明晃晃的写了出来,引得无数寒门学子闻风而动。 有知道真相者暗中感叹这书院里有高人啊。 比如刚刚惨败的白鹿书院。 作为以往默认的三大之首,依旧没有挡住朱尔旦狂风暴雨一样的进攻。 请赐教的声音就像是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扇在所有人的脸上。 士气同样惨淡的书院就有学生抱怨,这江南文会岂不是让自己等人在天下人面前丢脸。 只是作为山长的白鹿先生以及书院高层不这么认为。 不可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亦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 作为历史悠久的书院,见过太多人间奇才从草莽之中崛起。 龙蛇之变,木雁之间,再过几十年书院依旧是书院,才子可能已经身居九重天,也可能被打入尘埃。 所以朱尔旦的出现并没有让他们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反倒是崇绮书院的转变让他们有些意动。 此书院为世家大族筹建,底蕴颇深,每代山长都极为出色,且与朝堂关系紧密。 原本看到科举开始盛行后对方已经转入下风,谁想到竟然还能逆势而起,了不起。 此等方法手段不像是殷家女娃,和顾卫那几个老家伙能想出来的。 那群世家子也不会贸然放开对于书院的限制。 “殷士儋不会出手的。” “去打听打听,崇绮书院最近来了何等奢遮人物。” 几位老头子的眼中直接略过了朱尔旦,而是探究起了许宣的存在。 这就是第一书院的气魄。 另一边觐天书院自然是欣喜若狂。 “这崇绮书院终究是服了一个软。” “朱尔旦虽然最近越发狂傲,但是有才学支撑,还是当多加关爱。” “半年之后,这江南文脉之首当是我觐天与白鹿争锋。” “既然如此,这文会地点自然不能随了崇绮的心愿,小小南山如何承载这么多士子,不若西湖如何?” “甚好。” 书院高层是一阵喜笑颜开,手握王炸自然心气高涨。 至于老对头搞改革的事情根本无需太多关注,此时再招收非世家子弟已经晚了。 一步慢,步步慢! 朱尔旦本人也得知三院文会改成江南文会的事情,精神异常亢奋,脸上出现了毫不遮掩的狂态。 “半年之后,镇压江南文坛。” 至于听到崇绮书院开始招收学子后更是得意的大笑,神色更加狂狷。 真当我这等天才是其他人可以比拟的吗。 “一群土鸡瓦狗,世间庸才如何及我半分。” 身旁脖上系有丝娟的美艳女子看着丈夫的狂态感到有些害怕,只是念着夫妻情分还是低声细语的说了点不中听的话。 朱尔旦脸色立刻冷了下来,转头看着夫人脖上的丝巾有些厌恶,就像是一块美玉上多了一抹瑕疵。 现在就连这张脸也不想多看,看多了总会提醒他自己所得的一切皆为水中花,镜中月。 “哼!我知道了。” “记住,不要出门。” 随后带着一些酒肉祭品来到了城外的十王殿,这个让梦开始的地方。 “陆兄为神道中人,到来离去皆不可测。” “此心之恩,无以为报。” “待我成文坛魁首,定然为你写书立传。” 说完转身就走,似乎多待一刻都会感觉不适。 入夜后,已经分床睡的【朱尔旦】突然坐了起来,站在窗口目光看向钱塘方向。 小和尚? 还真是好高明的手段,如此一来两难自解。 现在的后辈,了不得了。 只是问题在于...半年太长了。 自己赏善罚恶不知多少年,对于人性自认为已知七八。 可不知是道消魔涨,还是人性多变。 一个有勇气,有品德的书生一朝得势,竟然蜕变的如此之快,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半年,希望能够坚持住吧。 【朱尔旦】再次沉沉睡去。 外界纷纷扰扰,钱塘县是熙熙攘攘。 宋县令连县衙都不坐了,而是来到外界迎来送往。 赵虎带着衙役更是沿街指挥交通,维护治安。 从县城到去南山的道路已经全部堵塞,崇绮书院对外招生机遇为百年不遇,无数学子赶来希望跃一个小龙门。 大量的马车塞满了山门。 “张家兄弟,你怎么也来了,之前在月华楼不是说崇绮书院只会招收那些.....” “咳咳!!!顾教授招贤令中有言。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崇绮书院正是变革之时,我等前来是襄助此举的。” “倒是思南兄此前说.....” “咳咳,为兄之前占筮了一挂,正好是兑上离下,不来不行。” 类似对话进行了无数次。 崇绮书院好不好,当然好。 不能进,说两句坏话也不过分。 只是现在能进了,多少要找补两句回来。 况且撒钱这一招比想象中好使很多。 或者说有尊严的提供帮助让许多人放下了心中的矜持,以才华换待遇,听听,这就是读书人想要的说法。 至于能不能通过考核... “就崇绮那群世家少爷如何比得我寒窗苦读十数载,风雨无阻。” “且看我拔得头筹,独领风骚。” “崇绮之变,就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