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鲁家隐秘
鲁胜松了一口气道:“陛下请讲。” 刘义隆淡淡道:“为朕效力。” 鲁胜想了片刻,道:“承蒙陛下不弃,草民愿肝脑涂地。” 鲁胜不傻,这个时候,要不表忠心恐怕以后也很难得到刘义隆的信任。 还有一事,就是这个时候不能提条件,寸功未立就提条件,哪个君主也不喜欢这样的臣子。 鲁胜身上还有一些疑点,刘义隆不敢也不能就这样信任鲁胜。 于是刘义隆道:“鲁卿,不知你和鲁家有何仇怨,要置鲁家于死地?” 鲁胜知道,不说出原因,恐怕刘义隆不会随意信任自己,而且他的事情则不是什么秘密,扶风县大多数人都听说过。 于是鲁胜想了想对刘义隆道:“陛下有所不知,我鲁家原本是右扶风望族,虽不及扶风四大望族,但却一直都有传承。” 刘义隆点了点头,他知道,鲁家这一支自从迁到这右扶风以来,传承至今,不像那四大望族,如今只剩马家还在世家之列,但也几经起落。 看刘义隆这样,鲁胜继续道:“当初陛下北伐关中,尽得关中之地,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马家也趁势而起。” 说到这里,刘义隆很是兴奋,似乎陷入到回忆之中,当年宋军的关中,他全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其实,刘裕还是晋朝大将的时候就曾占据关中。 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正月,刘裕留其子刘义隆镇守彭城,自率大军北上。 此时北魏派十万重兵驻守河北,并以游骑骚扰晋军。 刘裕在行军中,虽常设奇阵或用大弩强弓击败魏军,但进军速度缓慢。 王镇恶军由洛阳进抵潼关后,为后秦主力守险阻拦;檀道济军的粮道也为秦将姚绍截断,晋军一时处于危境,幸得当地百姓的帮助,才转危为安。 王、檀二人向刘裕求援,而刘裕却为北魏军牵制,自顾不暇。 七月,刘裕全面击退魏军,河南全境被收复,刘裕随后进至陕城,前锋沈田子攻入武关,进屯青泥。 八月,刘裕至潼关,与诸部会合,采纳王镇恶提议,命他率水军从黄河入渭水,逼向长安。 后王镇恶突破潼关防线,率师直进,一举攻陷长安。 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冬,刘裕率军抵达长安,想在此稍作休整,经略关中。不料,传来了刘穆之病死的消息。 刘裕遂留其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以及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文武共守长安,自己统军南归,刘裕此举,为夏主赫连勃勃的谋臣王买德窥破心迹。 在刘裕南归不久后,赫连勃勃派军南断青泥,东扼潼关,率大军进攻长安。 在此时,留守长安的晋朝文武发生内讧,沈田子杀王镇恶,王修杀沈田子,刘义真复杀王修。 刘裕得到消息,惊恐不已,急令朱龄石镇守长安,命刘义真速回。 刘义真和将士大掠财宝美女,车载南还,为夏军追击。朱龄石阵亡,刘义真单骑逃逸,长安得而复失。 这也是刘裕心中的一根刺,也是当时选世子的时候,最终放弃刘义真而选择刘义隆的原因之一。 随后刘义隆自觉失态,对着鲁胜道:“鲁卿继续吧。” 鲁胜道:“自从关中归宋,宋国的政策虽然表面上对世家多有打压,但是世家也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利益,可以说,陛下此举可谓尽得人心,然而鲁家老家主也想趁此彻底投靠陛下,然而现任家主却丧心病狂。” 说到这里,鲁胜已经面目狰狞,咬牙切齿,刘义隆知道,可能鲁家有变。 鲁胜稳了稳心神道:“陛下,恕臣无状。” 刘义隆摆了摆手,鲁胜继续道:“鲁家现任家主不愿意鲁家的辉煌就这样不复存在,他不同意配合朝廷,老家主和我父亲则想不管他们,配合朝廷,然而他却联合鲁家其他人毒死老家主,逼走了我父亲,然而这次没完,他居然派出豢养的死士追杀我父亲,我父亲为让我和母亲逃离,死在了那些死士手中。” 说到这里,鲁胜已经泪流满面,刘义隆则有些动容,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看来鲁胜可用。 随后,刘义隆道:“鲁卿,放心,朕必然给你报仇的机会。” 鲁胜道:“多谢陛下,臣这些年暗中搜罗了鲁家的一些罪证。” 刘义隆大喜,道:“哦,这鲁家表面可没有多少问题,否则右扶风太守府不可能让他留到现在。” 鲁胜道:“陛下不知,鲁家行事严谨,任何事都不会留下把柄,然而百密一疏,总有露出破绽的时候,当初我父亲就是得到了一些鲁家的秘密才导致被追杀。” 刘义隆点了点头,看来鲁家不简单,然而接下来的话让刘义隆有些头疼。 “陛下,不仅太守府官员,就连都尉府麾下将领中也有鲁家眼线。” 刘义隆有些怒气,不过也有一些庆幸,好在他没有表明身份,否则进城之后就会被鲁家知道,虽然鲁家不会对他动手,但是可以将那些证据销毁,到时候再想找鲁家的麻烦可就不容易了。 以鲁家的能量,不仅马家之仇难报,还让朝廷对于鲁家没有任何办法,这就是一个暗疾,随时可能爆发,虽然不至于让宋国灭亡,但是右扶风临近都城,一旦出问题,宋国根基会有稍许动摇,这不是刘义隆想看到的,不管怎么说,刘义隆不会让关中出现动荡。 宋国如今局势大好,百姓归心,刘义隆当然要维持这样的局面。 鲁胜接下来又道:“陛下,不仅如此,扶风县以及周边的美阳、眉县、武功等县的良田皆被鲁家收入囊中。” 刘义隆心中气愤,这种事情不会少,但是只要不过分,官府也不会管,但是让刘义隆疑惑的是,为何右扶风这样的情况太守府为何没有上报朝廷。 鲁胜知道刘义隆的疑惑,叹口气道:“百姓被压榨已久,被鲁家欺骗,不敢报官而已。” 刘义隆知道,百姓最容易满足,也最有韧性,只要不到极点很难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