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清朝权臣纳兰明珠:从辉煌到没落的传奇一生
一、出身贵族 纳兰明珠出生于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日,他的家族背景显赫,属于满洲正黄旗的叶赫那拉氏,这是一个在当时享有极高声望的贵族家族。纳兰明珠的祖父叶赫那拉·金台吉,曾是海西女真叶赫部的贝勒,统领着叶赫部。金台吉在其鼎盛时期,曾联合其他九个部落组成联军对抗建州女真,企图阻止努尔哈赤的崛起。然而,在一次关键性的战役中,金台吉不幸战败身亡,这标志着叶赫部势力的衰落。 金台吉的儿子,即纳兰明珠的父亲叶赫那拉·尼雅哈,在父亲去世之后,为了保存家族的血脉和荣誉,选择带领残部归顺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不仅没有惩罚尼雅哈,反而对他表示了宽宏大量,授予他佐领的官职,从而确保了纳兰家族在新的政治格局下的地位。 纳兰家族与爱新觉罗皇室的关系更为特殊。金台吉的妹妹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妃子之一,也是皇太极的母亲。因此,纳兰家族与爱新觉罗皇室之间有着直接的血缘联系。这种特殊的亲戚关系为纳兰家族在满洲社会中赢得了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纳兰明珠本人也延续了家族的传统,他后来迎娶了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为妻。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曾是清朝初年的重要将领。纳兰明珠与阿济格之女的结合,不仅加强了纳兰家族与皇族之间的联系,也让纳兰明珠在辈分上成为了康熙皇帝的堂姑父。这种婚姻不仅巩固了纳兰家族的地位,也为纳兰明珠日后在朝堂上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仕途顺利 纳兰明珠的仕途可以说是一路顺遂,他的才能和努力让他在康熙朝的官场上迅速崛起。康熙初年,纳兰明珠从一名普通的侍卫做起,很快就因其办事能力而得到了提升,担任治仪正,负责宫廷礼仪事务。不久之后,他又升迁为内务府郎中,这是负责管理皇家内务的重要职位。 康熙三年(1664年),纳兰明珠被提拔为内务府总管,成为宫廷事务的最高长官,这表明他已经在康熙帝心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内务府总管,纳兰明珠负责宫廷的一切行政和财务事宜,包括皇室成员的生活起居、宫廷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等。 康熙五年(1666年),纳兰明珠被任命为弘文院学士,这标志着他开始正式参与到国家政务之中。弘文院是清代重要的学术机构,主要负责编纂官方文献和提供政策咨询。纳兰明珠的这一任命表明他在文化领域的才华也被认可。 康熙七年(1668年),纳兰明珠奉命与工部尚书马尔赛一同前往淮扬地区调查水患情况。他们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清口是淮河和黄河交汇的地方,此处水患频发,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纳兰明珠和马尔赛共同商议修复白驹场的旧闸口,并决定开凿黄河北岸的河道以分流洪水。这些措施对于改善当地的水利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纳兰明珠也因此被任命为刑部尚书,负责司法事务。 康熙九年(1670年),纳兰明珠又获得了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职位,并担任经筵讲官。在这一职位上,他不仅要监督官员的行为,还要负责向皇帝讲解儒家经典,提供政策建议。这一职务进一步证明了纳兰明珠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和康熙帝对他的信任。 康熙十一年(1672年),纳兰明珠改任兵部尚书,这意味着他开始涉足军事领域。在这一时期,纳兰明珠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军事才能。 康熙十二年(1672年),当康熙帝前往南苑晾鹰台检阅八旗兵时,纳兰明珠提前准备了一套详细的训练计划来整顿军纪。在检阅当天,士兵们表现出了高度的纪律性和专业性,使得整个军队显得庄严整齐。 三、议撤三藩 康熙初年,随着清朝在南疆地区的安定,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分别驻守云南、广东和福建,形成了所谓的“三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三个藩镇逐渐变得飞扬跋扈,尤其是吴三桂,其势力尤为强大,几乎成为独立王国。康熙皇帝意识到三藩的存在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于是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康熙十二年(1673年),尚可喜因为忧虑吴三桂的势力过大,担心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便上疏请求撤藩,并提出告老还乡的愿望。这一举动引发了连锁反应,耿精忠和吴三桂随后也上书附和,请求撤藩。 面对三藩的请求,康熙皇帝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在讨论中,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明确表示支持撤藩,认为应该趁机削弱三藩的力量。纳兰明珠同样支持撤藩,认为这是消除潜在威胁的必要步骤。然而,大多数大臣保持沉默,因为他们担心如果支持撤藩可能会引发三藩的反抗。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帝做出了果断的决定。他认为,吴三桂等人蓄谋已久,即使不撤藩也迟早会反叛,因此主张先发制人。康熙帝批准了三藩撤藩的奏疏,并下令进行撤藩行动。 吴三桂闻讯后立即起兵反叛,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也相继响应,三藩之乱就此爆发。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叛乱,朝中大臣对于是否撤藩产生了激烈的争议。一些大臣,如大学士索额图,甚至请求处死那些倡议撤藩的大臣,认为他们的建议导致了目前的局面。但是,康熙帝坚持认为撤藩是正确的决策,并指出:“这是朕的旨意,他们有何罪?” 待到三藩之乱被平定后,康熙帝回顾了撤藩的过程,并表扬了纳兰明珠,称:“当时商议撤藩,只有明珠做事符合朕的想法。”他还提到:“当时有人建议诛杀倡导撤藩的大臣,朕若是听信了他们,就让忠臣含冤九泉了!”这番言论不仅彰显了康熙帝的决断力,也肯定了纳兰明珠在处理三藩问题上的贡献,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纳兰明珠在朝中的地位。 四、权倾朝野 纳兰明珠,自康熙十四年调任吏部尚书起,便以其卓越的政务能力和深得圣心的智慧,逐步攀升至权力的巅峰。康熙十六年,他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并承担起皇家重要着述的总纂工作,这一系列的任命不仅彰显了他的文学与行政才能,更使他在朝野之中声名显赫,权势滔天。然而,权力的膨胀也让他逐渐迷失,表面上的谦和背后,是他利用皇帝的信任,暗中结党营私,贪污纳贿的真相。 与此同时,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对水利建设尤为重视。靳辅被任命为河道总督后,采取了在上游修筑堤坝以约束水势的策略,而下游则采取自然疏通的方式。这一决策在于成龙等官员看来,存在隐患,他们认为下游的疏通同样重要,以防万一上游堤坝失守,下游百姓将遭受灭顶之灾。双方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康熙帝虽以“便民”、“不害百姓”为考量,倾向于于成龙的观点,但纳兰明珠却凭借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宠信,坚持支持靳辅的方案,认为靳辅经验丰富且治河有功,应予以信任。这一僵持状态,直接导致了康熙亲自下令的疏浚下河工程进展缓慢,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未能及时完成。 在朝堂之上,纳兰明珠与索额图之间的明争暗斗更是愈演愈烈。索额图性格乖戾,对不顺从自己的大臣毫不留情地排挤,他与太子关系密切,是太子党的核心成员。而纳兰明珠则以谦和的外表掩饰其狡黠的内心,他不仅乐善好施,更擅长在暗处操作,拉拢新进官员,构建自己的政治网络。对于政敌,他则采取更为隐蔽的手段进行构陷,尤其是对那些依附太子的大臣,更是毫不留情地排挤出去,以削弱索额图的势力。 五、议剿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台湾岛上的局势发生了变化。郑经病逝后,其后嗣之间爆发了权力争夺战。郑经的长子被杀害,年仅12岁的次子郑克塽继任延平王之位,而实权则落入部将刘国轩和冯锡范手中。这一系列事件为清朝提供了收复台湾的机会。 福建总督姚启圣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时机,向朝廷请求出兵进剿台湾。纳兰明珠也认为这是一个解决台湾问题的好机会。在与康熙帝商议后,决定利用这一时机彻底解决台湾问题,以巩固清朝在东南沿海的统治。 纳兰明珠提出了一个关键的策略建议:鉴于以往总督和巡抚共同指挥会导致相互牵制的问题,此次应该指定一位将领来统一指挥军事行动。康熙帝采纳了纳兰明珠的建议,并选择了福建提督施琅来领导此次军事行动。施琅曾在明朝末年加入郑成功的部队,后又投靠清朝,对台湾的情况十分熟悉,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军进攻台湾。面对强大的清军,台湾的郑氏政权无力抵抗。同年,郑克塽派遣使者请求投降,清朝顺利收复了台湾。这一胜利不仅结束了台湾与大陆长达几十年的分离状态,也为清朝的统一事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清军占领台湾后,如何妥善安置郑氏集团的人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康熙帝最终听取了纳兰明珠的建议,决定任用一些台湾投诚的人才,这一举措不仅稳定了台湾的社会秩序,也为清朝的治理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事实上,许多投降的人才在后来的清朝治理台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至于是否应该放弃台湾的问题,纳兰明珠的态度十分坚定,他主张必须固守台湾。当时,内阁学士李光地等人提出弃守台湾的观点,认为驻守台湾会增加朝廷的财政负担,且台湾的战略价值不大。然而,施琅等人坚决主张固守台湾,并认为台湾对于保卫东南沿海的安全至关重要。纳兰明珠赞同施琅的意见,并成功说服了康熙帝。 最终,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将其划归福建省管辖,正式将台湾纳入中央政府的直辖范围内。这一决定不仅解决了台湾的归属问题,也为台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台湾府的设立,标志着台湾正式成为清朝领土的一部分,对于加强东南沿海的防御、促进台湾的开发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抵御沙俄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纳兰明珠陪同康熙帝前往东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这次考察的目的之一就是了解东北边境的情况以及与沙俄之间的关系。他们最远到达了乌喇地区,在那里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规划。 当时,沙俄帝国不断向东扩张,试图控制黑龙江流域,并在雅克萨(今俄罗斯境内的阿尔巴津)建立了要塞,这对清朝的边疆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应对沙俄的侵略行为,纳兰明珠协助康熙帝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计划。 康熙帝在纳兰明珠等人的辅助下,调派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清军对雅克萨进行围攻。第一次围攻是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行的,清军取得了初步胜利,迫使沙俄军队撤退。但是,沙俄并未放弃对该地区的野心,不久后再次占据了雅克萨。 面对沙俄的顽固,康熙帝和纳兰明珠决定采取更加果断的措施。在第二次围攻中,清军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再次发动攻势,成功迫使沙俄军队撤退。这些军事行动有效地遏制了沙俄的扩张势头,为后续的外交谈判奠定了基础。 在军事压力之下,沙俄被迫寻求和平解决方案。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俄国谈判使团抵达北京,与以纳兰明珠为首的清朝代表团进行会谈。在谈判过程中,纳兰明珠表现出色,他按照康熙帝的指示,义正辞严地驳斥了沙俄的无理要求,并指出沙俄军队侵犯清朝领土、杀害无辜平民及接纳清朝叛逃者等事实。 在谈判中,纳兰明珠强调了清朝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并明确表示清朝不会容忍任何形式的侵犯。最终,沙俄方面意识到继续军事对抗对他们不利,同意撤出雅克萨的俄军,并释放了清朝的战俘。 这次谈判的成功为《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创造了重要条件。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双方在尼布楚签订了这一条约,明确了中俄之间的边界线,并确立了双方的贸易规则。《尼布楚条约》不仅是中俄两国间第一个正式的边界条约,也是清朝对外交政策的一次重大胜利。 七、晚年失势 康熙二十六年冬(1687年),纳兰明珠的政治生涯迎来了转折点。直隶巡抚于成龙(小于成龙)秘密向康熙帝禀报:“官已被明珠和余国柱卖完。”这句话揭示了纳兰明珠涉嫌贪污纳贿、卖官鬻爵的事实。于成龙的这一秘密奏报引起了康熙帝的高度关注。 康熙帝随后询问高士奇为何没有人敢于弹劾纳兰明珠。高士奇的回答“人谁不怕死?”表明了当时朝中对于纳兰明珠及其党羽的畏惧心理。这一回答也间接揭示了纳兰明珠在朝中的权势之大,以至于没有人敢于站出来揭露他的不当行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史郭琇上疏弹劾纳兰明珠,指控他结党营私、排斥异己。郭琇的弹劾揭开了纳兰明珠政治生涯中的阴暗面,也标志着康熙帝决心打击纳兰明珠及其党羽的决心。 面对郭琇的弹劾,康熙帝决定采取行动。他罢免了纳兰明珠的大学士职位,并将其交给侍卫处酌情留用。这一决定显示了康熙帝对于纳兰明珠行为的不满和对其党羽的警惕。尽管不久后纳兰明珠随康熙帝西征葛尔丹,得以官复原职,但自此以后的二十年里,他再也没有被赋予重任。 康熙帝之所以没有彻底抛弃纳兰明珠,可能是因为纳兰明珠在平定三藩之乱以及处理台湾问题等方面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纳兰明珠在朝中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减弱,不再像以前那样权倾朝野。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四月十五日,纳兰明珠病逝。康熙帝得知消息后,派皇三子胤祉前往祭奠,这一举动体现了康熙帝对于纳兰明珠过往贡献的认可。尽管纳兰明珠晚年失势,但康熙帝仍然给予他一定的尊重,这也反映了康熙帝对于功臣的宽容和仁慈。 结语 纳兰明珠的政治生涯反映了清代早期官场的复杂性。他从一个不起眼的侍卫成长为权倾朝野的大臣,但最终也未能逃脱朋党斗争的命运。尽管如此,纳兰明珠在康熙朝的诸多重大决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影响力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