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清圣祖康熙帝:奠基盛世的雄才大略
一、早时勤学 爱新觉罗·玄烨,即后来的清圣祖康熙帝,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出生在北京紫禁城的景仁宫。他的母亲是庶妃佟佳氏,即后来的孝康章皇后。据史料记载,当孝康章皇后向孝庄太后请安时,孝庄太后发现她身上似乎环绕着龙形异象,这预示着她怀有的将是不凡的孩子。孝庄太后回忆起自己当年怀孕顺治帝时也有类似的祥兆,认为这是天意所归。 然而,玄烨出生在一个并不受宠爱的家庭环境中。他的生母佟佳氏地位不高,而当时的顺治帝则十分宠爱董鄂妃,对玄烨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出生不久后,玄烨不幸感染了天花。在那个时代,天花是一种极为致命的疾病,许多人都因此丧命。为了防止疫情扩散,顺治帝下令让奶妈带着玄烨搬到紫禁城外居住。幸运的是,玄烨虽然患病但并未丧命,只在脸上留下了几个小麻点,这也意味着他获得了对天花的终身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力在当时是非常罕见且宝贵的,甚至成为他日后能够继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玄烨自幼聪明伶俐,五岁就开始接受教育。他表现出了勤奋好学的性格特点,据史书记载,玄烨相貌英俊,声音洪亮有力。在他六岁那年,有一次与兄弟们一起向顺治帝问安,顺治帝询问皇子们各自的愿望。其他皇子各有不同的回答,唯独玄烨表示希望自己能像父亲一样成为一个伟大的皇帝。顺治帝对玄烨的回答感到十分满意,对他刮目相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玄烨的学习更加刻苦认真。他从八岁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如《大学》《中庸》等,并逐渐掌握了这些着作的精髓。在学习过程中,玄烨追求深刻理解,每读一本书都要做到字字成诵。他不仅研读儒家经典,还涉猎了《易经》等其他重要文献,从中体会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决心与方法。玄烨对知识的渴求是如此强烈,以至于经常读书至深夜而不感疲惫。在他十七八岁时,由于过度用功,甚至出现了咳血的症状,但他仍旧坚持不懈地学习。 二、少年天子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帝福临去世,享年二十四岁。由于顺治帝生前未能确立太子,加之顺治帝的多位儿子都因天花夭折,最终在顺治帝临终前,接受了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建议,选定出过天花、因而具有免疫力的玄烨作为继承人。顺治帝在遗诏中册立玄烨为皇太子,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作为辅政大臣,协助年幼的玄烨处理政务。 正月丙辰日(2月4日),玄烨在太和殿即位,时年未满七岁(按照中国传统计算方式,虚岁八岁),宣布改元为康熙元年,并颁布大赦令。玄烨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在两年后病重,玄烨侍奉母亲极为尽心,日夜不离,亲自尝药照料。然而,孝康章皇后仍然在十岁时去世,这对玄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悲痛欲绝,连续数日不吃不喝,守灵哀哭。 辅政大臣之间很快就出现了矛盾和斗争,其中鳌拜逐渐掌握了实权。鳌拜原本位居辅政大臣之末,但不甘居于人后,开始越权行事。他与苏克萨哈的关系尤为紧张,最终在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索尼病逝后,鳌拜更加嚣张跋扈,仅仅过了一个月,十四岁的康熙帝便宣布亲政,但鳌拜随即擅自杀害了苏克萨哈,并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权力。 面对鳌拜的专权,康熙帝并未坐视不理。他开始秘密培养自己的势力,经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练习摔跤游戏“布库”,实际上是在训练这些少年侍卫成为自己的亲信。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十六日,康熙帝利用这些侍卫在鳌拜觐见时将其逮捕,并立即展开调查。鳌拜的罪行多达三十条,大臣们请求将其处死并诛灭其家族,但康熙帝考虑到鳌拜曾经的功绩,最终决定将其囚禁,而鳌拜的亲属和支持者则被严厉惩处。不久之后,鳌拜死于狱中。 鳌拜倒台后,康熙帝迅速清理了鳌拜的余党,并对鳌拜执政时期的错误进行了纠正。他为被鳌拜矫旨处死的苏克萨哈等人平反昭雪,并鼓励官员上书言事,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来改善国家治理。康熙帝还废止了一些弊政,比如禁止继续圈地,以减少民众的负担。通过这一系列行动,康熙帝不仅成功地夺回了朝廷大权,也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威望,开启了真正亲政的新阶段。 三、削平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请求退休返回辽东,并希望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这一请求引发了关于是否应该撤藩的激烈讨论。康熙帝最终决定撤藩,认为藩镇长期掌握重兵,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对国家不利。同年七月,吴三桂假装请求撤藩以试探朝廷的态度,康熙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叛,杀害了云南巡抚朱国治,并迅速占领了多个战略要地,包括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吴三桂还派遣使者四处散布檄文,试图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叛乱。很快,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地方大员也纷纷响应,福建的耿精忠也随之反叛。短短几个月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落入叛军之手,局势危急。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康熙帝果断采取了策略应对。他决定坚决打击吴三桂,不允许任何妥协,同时对其他叛变者采取招抚政策,以分化敌军力量,孤立吴三桂。根据这个方针,康熙帝将湖南作为军事进攻的重点,派遣勒尔锦等将领率领大军驻扎在荆州、武昌等地,正面抵挡吴三桂,并向湖南发起进攻。同时,安亲王岳乐从江西出发前往长沙,与荆州、武昌的清军形成夹击之势。此外,康熙帝还大胆启用汉将和汉兵参与战斗。 到了康熙十五年(1676年),陕西的王辅臣和福建的耿精忠在清军的持续压力下先后投降。紧接着,广东的尚之信也在次年(1677年)归降。随着这些省份的平定,吴三桂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仅剩湖南一隅之地。清军已经从江西方向围困长沙,吴三桂的失败已成定局。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自称大周皇帝,但很快因忧愤成疾,在同年八月病逝。吴三桂死后,其部将拥立其孙吴世璠继位,并退守云南和贵州。此后,清军逐步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等地。最终,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季,清军攻克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得以平定。 四、统一台湾 平定三藩之乱后,将台湾纳入清朝版图成为了康熙帝的重要目标之一。早在三藩之乱期间,郑经曾试图与耿精忠联手,派遣军队在福建沿海地区登陆,但随着耿精忠很快归顺清朝,郑经失去了盟友的支持,被迫退回台湾。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收复了郑氏政权所坚守的金门和厦门,这标志着郑氏政权在大陆上的立足之地彻底丧失。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去世后,台湾内部发生了政变,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继承了延平王位,实权却落入了郑克塽的岳父冯锡范和将领刘国轩手中。郑氏政权内部的动荡为清朝提供了统一台湾的良机。此时,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应当抓住时机,向康熙帝推荐了施琅作为进攻台湾的最佳人选。 然而,对于征台灭郑,朝廷内部存在分歧。一些大臣担心刚刚平息三藩之乱后的清朝不宜再开战端,而一些福建的地方官员则特别反对武力统一台湾,他们认为海洋作战风险太大。但是,以内阁大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为代表的主战派则力主趁机攻取台湾,以免后患无穷。他们认为施琅是合适的人选,因为他与郑氏有世仇,熟悉海上作战,并且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经过深思熟虑,康熙帝采纳了主战派的意见,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并授予他全权指挥攻打台湾的任务。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领水师出兵,与郑氏海军在澎湖海域展开了激战。在这场战役中,施琅大败郑氏海军,迫使郑氏政权最终选择投降。同年八月,郑克塽正式纳土归降,台湾正式成为清朝的一部分。 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并下辖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三个县,隶属于福建省。此外,清朝还在台湾设置了巡道、总兵官、副将等职位,并配置了相应的兵力,以确保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这些举措不仅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政治联系,也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五、驱逐沙俄 清军入关后,沙俄远征军不断侵犯中国东北边境,尤其是在黑龙江流域频繁活动,建立据点,烧杀抢掠,严重威胁了清朝的边疆安全。面对沙俄的侵扰,康熙帝决心采取行动,维护国家主权。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廷向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发出命令,要求他们撤离中国领土。然而,沙俄侵略军并未遵从,反而率军窜至爱珲进行劫掠。清将萨布素率军击败沙俄军队,并焚毁了沙俄在黑龙江下游建立的所有据点,使得雅克萨成为一座孤城。尽管如此,沙俄军队依然负隅顽抗。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二十三日,康熙帝命令都统彭春率领清军前往爱珲,经过数日激战,清军攻克了雅克萨城。清军随即撤回,并留下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同时在爱珲、墨尔根等地屯田,以加强黑龙江一带的防务。 然而,沙俄并未放弃,他们在同年秋季卷土重来,重新占领了雅克萨城。面对沙俄的再度入侵,康熙帝命令清军予以反击。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抵达雅克萨城下,将城市包围,并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沙俄指挥官阿列克谢·托尔布津拒绝投降。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在战斗中被击毙,俄军由杯敦接替指挥,继续顽抗。清军考虑到沙俄军队可能会等待援军到来,遂采取长期围困的策略。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挖掘壕沟进行围困,并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彻底切断了沙俄军队的外援。在长时间的围困之下,沙俄军队伤亡惨重,最初826名俄军士兵最终只剩下66人。 面对清军的严密围困和沉重打击,俄国摄政王索菲亚请求清廷解除对雅克萨的围困,并提议派遣使节谈判边界问题。康熙帝同意了这一请求,允许沙俄军队残部撤往尼布楚。 雅克萨之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二十四日在尼布楚签署了《尼布楚条约》。根据该条约,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一线被划定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明确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国领土。这一条约的签订不仅解决了中俄之间的领土争端,也为两国间的和平交往奠定了基础。 六、北征塞外 清初,蒙古部落大致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其中,漠北喀尔喀蒙古分为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而漠西厄鲁特蒙古则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在清朝入关之前,漠南蒙古就已经归附清朝,而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各部与清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康熙年间,准噶尔部在领袖噶尔丹的领导下,势力迅速壮大。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沙俄参加了中俄边界谈判,其代表戈洛文在伊尔库茨克接见了噶尔丹的代表,并策动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噶尔丹本就与喀尔喀三部中的土谢图汗部存在矛盾,因此决定进攻喀尔喀蒙古。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亲自率领三万骑兵从伊犁东进,越过杭爱山,迅速占领了整个喀尔喀地区。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与哲布尊丹巴一世决定投靠清朝,于是喀尔喀三部的数十万人分路南逃,逃往漠南乌珠穆沁一带,向清廷告急,请求保护。面对噶尔丹的进攻,康熙帝一方面将喀尔喀难民安置在科尔沁放牧,另一方面命令噶尔丹罢兵西归。然而,噶尔丹并未理会,反而率兵南下,深入乌珠穆沁境内。 面对噶尔丹的猖獗南侵,康熙帝采取了坚决的应对措施。他下令就地征集兵马,严加防堵,并调兵遣将,准备北上迎击。在随后的战斗中,清军先后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两次大败准噶尔军。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康熙帝鉴于噶尔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诏亲征。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噶尔丹最终在众叛亲离的状态下死去,这场讨伐噶尔丹的战争随之结束,漠北喀尔喀地区也被纳入清朝的版图。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成为准噶尔部的新领袖。在他的统治下,准噶尔部的势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并开始向东扩张。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的支持下,不断袭击清军据守的科布多、巴里坤、哈密等军事重镇,并派遣军队侵入西藏。康熙帝及时派遣军队进入西藏,协同藏军围剿准噶尔势力,最终将他们赶出西藏。 七、朝中倾轧 康熙帝在位期间,围绕皇位继承问题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宫廷斗争。早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帝立年仅两岁的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胤礽的母亲是皇后赫舍里氏,她的叔父索额图以皇亲的身份担任要职,专权贪贿。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处决了索额图,父子关系因此变得紧张。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皇十八子病重,康熙帝以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太子被废后,众多阿哥开始觊觎皇位。 皇长子胤禔是庶长子,自知无望继承大统,向康熙帝提议立八阿哥胤禩为皇太子,理由是术士张明德曾预言胤禩将会成为天子。胤禔还提出要替父皇杀掉胤礽,这让康熙帝极为不满。与此同时,三阿哥胤祉揭发了大阿哥胤禔使用巫术伤害胤礽的事情,康熙帝将胤禔囚禁,并对胤禩严加提防。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康熙帝恢复了胤礽的太子地位。然而,到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胤礽再次因与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结党营私而被废黜。胤礽被废黜后一直被圈禁直至去世。 在胤礽第二次被废后,三阿哥胤祉见状主动退出了皇位争夺。八阿哥胤禩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祯(后改名允禵,与四阿哥胤禛同母)。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支持胤禩,而十三阿哥胤祥则支持四阿哥胤禛。胤禛在胤礽第一次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被视为太子党的成员。但在胤礽二度被废后,胤禛也开始结党营私,觊觎储位。这时,朝中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阿哥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阿哥党两大势力。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户部尚书赵申乔上疏请求再立太子,但康熙帝并未同意。之后几年,一些朝臣相继上疏请求复立胤礽,但都被康熙帝严词拒绝。其间,康熙帝还处理了涉及胤礽和胤禩的多个事件,包括拘禁中的胤礽试图通过密信联络宗室普奇,以及胤禩派遣太监向康熙帝请安等行为,均受到了康熙帝的严厉处置。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四阿哥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军讨伐准噶尔部。出师前,康熙帝亲自授印,并命使用正黄旗纛,这引起了朝中关于胤禵是否已经默承储位的传言。 八、晚年 康熙帝晚年逐渐表现出一种懈怠的态度,曾表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反映出他对于政务的放松。他主张“政宽事省”,对一些问题持较为宽容的态度,不愿深究,导致无法有效禁止浮费和规银,对州县火耗和亏空现象也未能严格监管。同时,康熙帝标榜仁政,对官吏过于宽容,这使得官场风气日渐败坏,官场贪污现象严重,国库亏空,弄虚作假的情况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导致了官僚机构的效能下降,官员普遍怠惰玩忽职守,甚至出现了一些地方的暴动和骚乱,给社会秩序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户部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贪污案,御史参劾户部堂官希福纳等人侵吞户部内仓银六十四万余两,涉案官员多达一百一十二人。面对如此严重的贪腐案件,康熙帝却表示彻夜难眠,担心追究责任会导致许多人受到惩罚。最终,他只将希福纳革职,而其余官员则被要求限期赔偿损失。这种处理方式进一步削弱了对官僚系统的约束,导致腐败问题愈发严重。 康熙末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一些地方出现了反抗官府的行为。例如,在江苏无锡县,当地居民刘三因为县令李牧的残暴统治,聚集了数百人在山中反抗,虽然最终被官府捕获,但这反映出社会底层对官府的不满情绪。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畅春园清溪书屋去世,享年69岁。他一生在位长达61年零10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在他去世之际,关于皇位继承的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当时,支持十四阿哥胤祯的八爷党成员远在西北,而留在京城的是四阿哥胤禛。最终,康熙帝的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了康熙帝的遗嘱,指定胤禛继承皇位,即后来的雍正帝。 康熙帝去世后,被追尊为圣祖,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安葬于景陵。 结语 康熙帝以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深远的政治眼光,不仅解决了清朝初建时面临的诸多难题,而且为后来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他在晚年面临了一些挑战,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光辉形象。康熙帝的丰功伟绩,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皇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