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战后朝议(7)劫运殿收获
此言一出。 百官相互对视了一眼。 王上这是不打算说劫运殿修士的缴获了? 这...这有些不合规矩吧? 国库和内帑之间,那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可不是相辅相成。 内帑多了,国库必然要少。 不过,国库那可是关系着大夏生计,更为准确的来讲这是关乎到各机构之间的利益。 如今王上这么做,那不就是独自吃下了劫运殿修士的收获? 这可不行! 至少国库这边要分一杯羹。 百官心思各异,但却出奇一致的看向了刘成彦。 这老头刚正不阿,还是守财奴。 他提出来最为合适。 而且王上极为信任此人。 感受着百官的目光,刘成彦此刻也是有些不自在。 他也觉得王上这么做多少有些不对了。 但这些时间以来,内帑拨给了户部这边零零总总不下两千亿。可以说没有内帑的支持,户部这边可就此破产了。 作为户部尚书,大夏财神爷,他是有些不好意思再开口了。 不过,一想到劫运殿这边修士储物戒里的玩意,他浑身就有些刺挠。 按照道理来说。 这劫运殿的收获,那该是户部与太府寺分才对,怎么现在就不吭声呢? 再说了,他是真好奇这笔钱财的数额。 天人交加了许久,刘成彦本着一心为公的想法,站了出来:“王上,那...那劫运殿修士的收获,群臣还不知晓呢!” 此言一出。 百官无不肃然起敬。 不愧是头铁的户部尚书,什么都敢问。 一旁的和珅也不免多看了刘成彦一眼。 这老头是真虎啊! 什么都问。 官帽子不要了? 至于当事人秦天纵,那是毫无意外的会心一笑。 他早知道有人问。 他就是故意不说的。 至于目的嘛,很简单。 他需要户部主动开口。 若是他主动公布了,这些家伙恐怕会狮子大开口。 但若是由户部被动提问,本着刘成彦此前从内帑拿走那么多钱财一事,这其中自然是多了不少斡旋的空间。 反正就是谁先开口,谁就落了下风。 没看大夏诸葛亮等人都没发言吗? 自然知道其中的弯弯绕。 君王与百官之间,那本就是心思一个比一个多。 “你们要知道?”秦天纵佯装怒色的看着众人。 众人见此。 立即山呼“不敢”! 但明眼都看得出来,这些家伙没有一个是不想知道的。 当然。 也有老实人。 那便是户部尚书刘成彦。 他本着既然都问了,那就问到底的缘故,直接诚恳的点着头。 秦天纵见此。 微微一笑。 “刘卿,此前内帑可是度支了数千亿,这么快就用完了?” 此言一出。 刘成彦心里一“咯噔”。 果然!来了! 群臣此刻也是默不作声。 翻旧账就没意思了。 “回禀王上,老臣...老臣也是无奈之举。这些日子以来,大夏上马了很多项目,从教育到修为,哪个不是花钱无数的存在?户部虽掌大夏钱粮,但花钱的地方也多。 就拿此次‘凶兽之王’活动来说,高于市场价收凶兽尸体,固然是富了大夏百姓,但却是苦了户部,若不是有内帑在后面撑着,恐怕老臣早就谢罪了。”刘成彦“声泪俱下”,看着甚是忧人。 见此。 秦天纵知道效果已经达到了。 他倒是没有想过独吞劫运殿修士的收获。 作为大夏的主人,他还是不缺这点格局的。 再说了,此前也跟群臣许诺了,收获这玩意还是需要酌情分配的。 大夏需要花钱的地方确实多,但也不能一直盯着他秦家的私财啊! 想要维持统治。 内帑可是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 但国库就不尽然了。 就比如赏赐一事,若是由内帑出,那是王恩浩荡,体恤民情。 但若是这玩意由国库出的话。 那就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完全是两个性质。 所以,于情于理都要该敲打敲打群臣,隔三差五将此前国库欠内帑的拿出来说说,臊一臊这些家伙。 既然都是大夏能臣了。 那国库怎么天天缺钱?难道这么多人不敌和珅一人? “行了,你们都看看吧!”秦天纵将奏折上内帑的信息抹去,只留下了劫运殿的收获。 群臣将奏折传阅了一番。 眼中却是都露出了一丝喜色。 果然啊! 劫运殿乃是五星仙门,都是个个不缺钱的存在。 一共四十二人,贡献了一千九百三十一亿。 这笔钱没有两场战斗多,但胜在是意外之财。 而且其中绝大部分乃是材料一系列的玩意。 毕竟作为高阶修士,也没有谁会将大量的钱财放在身上。 最主要的还是这些修士使用的法宝。 个个都是天阶,甚至灵阶的存在,也能卖出不菲的价格了。 “王上,这‘鸿蒙紫晶’是什么东西?”诸葛亮询问道。 群臣也是纷纷望向了秦天纵。 这报表上最多的当属“鸿蒙紫晶”了,足有十数枚之多。 而且其标的价格也是让人咂舌。 竟然一枚就价值百亿之多。 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收获。 闻言。 秦天纵看向了和珅。 和珅立即回应道:“王上,微臣让鉴定人员看过了!这玩意的作用他们也说不清楚。不过在诸天高阶修士之中,却是极为紧俏的存在。 各方都是竭力在收取此物,指甲盖的一枚就价值百亿大夏币。” 听到这话。 群臣面面相觑。 真的假的? 一枚就价值百亿。 这是什么做的? “可有实物?”有大臣问道。 “实物已经入了库,和某自然不会带在身上,这可是内帑。”和珅淡淡道。 询问之人脸色有些尴尬。 说的也是。 和珅就是个管内帑的,属于王室的东西,他怎么会放在身上呢? 见群臣都看得差不多了。 秦天纵缓缓道:“既然如此,各位觉得怎么样?这些玩意如何处理?” 群臣对视了一眼。 最后还是不怕得罪人的刘成彦站出身道:“王上,要不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