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苏护赶到京都之时,已是数十日之后,蓬头垢面,与难民无异,待他登殿拜谒圣上之时,文武百官的表情值得玩味,但也只一瞬又恢复平静,都没想到苏护竟然可以活着回来。 圣上杨広立即起身恭迎:“一路走来,真是难为爱卿了。” 苏护:“若不是有侠义之士以命相护,臣难以再见圣上啊。” 杨広:“此事稍后再说,爱卿随朕回宫,好生休息一番。” 黄坤皱眉不悦的说道:“我看苏护大人一路走来,已是跋涉艰辛,我看不如暂回府中歇息,待日后再说。” 杨広起身道:“既是暂回府中歇息,我看不妨就先在朕的寝宫。” 黄坤:“圣上寝宫乃龙体安息之所,怎能留他人酣睡?” 杨広:“此事我已有决断,国师不可再言。” 黄坤不作声的退了下去,晚间之时,黄坤面圣,问出心中所想:“圣上早朝之举,何故强留苏护?” 杨広:“哦?朕只是念他年迈劳累,又有何不妥?” 黄坤迎上杨広警惕的目光,知他对自己一直心有芥蒂,干脆道:“圣上既然信不过臣,不如将先帝剑收回在侧,从此无人再拦圣上。” 杨広佯怒道:“国师此话何意?朕将先帝剑赐予你,便是授你监国之责,难不成你要弃大昌于不顾?” 黄坤:“黄坤定为大昌效力,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可微臣能耐再大,也抵不住百官的攻讦,如果圣上也信不过微臣,不如收回先帝剑!” 大昌不能没有黄坤,如果没有黄坤,大昌只会更乱。 黄坤须发皆白,再道:“我知圣上心中抱负,急于拨乱扶正,可大昌百年弊端,世家门阀自立为王,想要彻底铲除,又何在一朝一夕?圣上那般急躁,急于请苏护回寝宫一叙,他们会怎么想?此事,若圣上操之过急,则有玉碎之患啊!” 杨広一时分不清黄坤是忠是奸,权衡之下,不过一瞬:“舅舅,外甥更难,外甥年幼,出生之时父皇已薨,三岁之年,便遇刺客,后又中风发疯,当今朝局,满朝文武,我最信任的就是您。舅舅,母后说过,您有辅国之才,而后您又护驾有功,故而我将先帝剑赐与您,拜为国师,可先斩后奏,肯与外甥说这些的人,就只有您了,就只有舅舅了。” 黄坤:“圣上,咱们不说这些,就目前来看,大昌禁武令已经初现成果,我知您心里明白,大昌的病根不在江湖,而在官府,可如果不从江湖下手,如何摸出病根?至今来看,禁武令已经初现成果,收回的铁器也已充为国有,当今之势,应放缓朝廷与江湖的关系,正好苏大人来了,这个好人便可让苏大人来做。” 杨広:“舅舅的意思是?” 黄坤:“禁武令颁布至今,已有三年光景,下面人在执行圣策之时,难免会虚报妄报,想发设法的诈取国库官银,而下面更是怨声载道,想来定是积冤已久,老臣有监国之责,不可脱身,我看可在户部之下另设督武府,命苏护为户部尚书兼任督武大人,一并清算三年来的积案冤案,还世道朗朗乾坤!” 杨広闻之,心底一寒,立即起身拒绝道:“不可,此事万万不可!苏爱卿刚回帝都,还未好生歇息,再说了户部一事本来就是千头万绪,苏爱卿也无暇分心于督武府一事。” 黄坤急道:“圣上,此事不可再拖,迟则生变!” 杨広怒道:“难不成我大昌上下,找不到一个督武大人?” 黄坤:“臣既有监国之责,定会为大昌尽心尽力,苏护是目前最为合适的人选。” 杨広:“兵部尚书王赐崀不合适?” 黄坤:“征兵吃紧,王赐崀无法脱身。” 杨広再次气道:“王赐崀无法脱身,那苏护就有办法脱身了?” 僵持之时,苏护已经醒来,在烛火的摇曳下,苏护的身影被拉得修长,月光透过琉璃金瓦,丝楠木窗,洒在他的白色胡须上,他已经年过半百,想起以往之事,一抹轻笑,说道:“圣上,微臣可去。” 杨広看着一脸从容的苏护,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但并没有答应此事。 苏护:“确如国师所言,大昌的确没人能比我更适合做这个督武大人。” 最终,还是将苏护任命为户部尚书,兼任督武府,为督武大人。 黄坤与苏护辞别圣上之后,二人一同踏在宫城之中,待屏退众人后,苏护舒了一口气,感慨道:“曾几何时,我与黄兄还在市井因一糖人又打又闹,转眼之间竟都成了老翁咯。” 黄坤也不由笑出声:“我还记着,当时若不是先帝为你我二人各买一个,恐怕我们非要面红耳赤不可。” 苏护:“时光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皎洁的月光洒在宫殿,杨広目视二人远走,他知道,这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见苏护,看到苏护的背影。 黄坤:“是啊,人老了,大昌也老了。” 苏护:“大昌老了,可幼帝还在,大昌有明主,又有黄兄这般中流砥柱,大昌有望。” 黄坤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哈哈!想我黄坤自领幼帝先帝剑之后,文武百官弹劾我的折子日可论斤,就连圣上也觉着我黄坤是大奸之人,倒没想到最理解我的,却是与我政见不合,斗了几十年的苏护苏大人。” 苏护笑道:“这龙椅之位,若不是国师恩威并济,恐那日先帝薨时,皇室血脉便已血流成河。” 黄坤:“苏大人此话不错,北有墕王,南有陵王,都在觊觎这九五之位,更何况生在皇宫中的血脉呢?” 苏护:“实不相瞒,我有一事还请皇兄应承下来。” 黄坤:“苏大人直说便是。” 苏护:“若有一日,飞来横祸,苏护身首异处之时,还望黄兄可以念及旧日情谊,保我一家老小。” 黄坤一怔,而后道:“苏大人,请受在下一拜!” 翌日,大昌早朝,圣上杨広颁布圣旨,重新任用苏护为户部尚书,同时户部之下,专立督武府,户部尚书苏护兼任督武大人,专司禁武令一事,三年间的积案冤案,一并处理,有任何贪赃枉法之徒,可由督武府全权处置。 圣旨颁下,苏护接过,一片哗然。 黄坤拔剑怒道:“有事禀于圣上,朝堂之中岂容尔等喧哗!” 文武百官皆异口同声道:“臣无异议。” 太监尖细的嗓子说完退朝之后,那句圣上万年,大昌万年的话再次传遍朝堂。 苏护接过户部账单,仔细比对之后发现,自禁武令颁发三年以后,朝廷共计拨款银两约五百万,二十银两一个武人人头,换算下来就是二十五万人死于禁武令之中,三年一共是一千九百零五天,每天都有二百多人死于禁武令之下。 大昌人口锐减之下,便是朝廷的赋税,触目惊心,一个个的红色赤字,让苏护悲从心来,悲伤过后,他便重振精神,撸起了袖子,开始了大刀阔斧,切中要害的一系列征税利民之策。 数条国策的颁布,由圣上龙玺盖章发自大昌九州各郡各县,督武府也开始往下面所派官员实施督武之责,但能安然到任的官员屈指可数,也就与帝都相邻的两郡之地。 其墕王,陵王所封之地,乃至除鲁郡,苏郡之外的其余七郡,督武府内竟无一人到此为官,朝廷所派督武钦差,要么就是告病不去,要么就是忽然失踪,更有甚者竟是横死于市。 督武府的督武之责,虽名存实亡,但也在一定意义上扶正了圣上在民间的形象,确有别有用心者在从中作梗,行滥杀无辜之事。督武府在日后,乃至大昌灭亡,却仍体制健全,一直到江湖再无游侠之时,督武府才算正式取缔,而此时的督武府作为官府与江湖联系的重要纽带,在维护天下大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