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问题的根本在于百姓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故老相传的历史,不光是中原堂口,就连安南猴子们也有。 在安南猴子们的传说之中,大明曾经在几百年前就进攻过安南。 但是在安南人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赶走了邪恶的大明。 所以后人们才能安稳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不过,虽然大明是邪恶的,但是好歹会讲一些规矩。 比如不会随便杀人,比如只要投降就可以得到饭吃等等。 现在不同了,明军士卒确实不会随便杀人,但是他们会用火炮展开犁地式的轰炸。 投降了也确实可以得到饭吃,但是要进行无边的劳动。 这跟传说中的不一样,安南人开始怀念起没有作乱之前的生活了,甚至于想起了之前官府的好处。 从安南百姓的身份到大明百姓的身份,再换回到安南百姓的身份之后又成为了现在的俘虏身份。 所有人都开始后悔起来。 然而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后悔药这种东西,时光也不可能再倒流回去…… 七百多万的安南猴子除了极少数逃入了南掌或者跟南掌交界的山里。 剩下的非死即降,统统都被五军都督府卖给了铁道部当猪仔。 以至于刘向整个人都显得年轻了几分。 之前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 不是材料。 除了工部之外,还有少府这么个怪胎。 还有民间无数的工坊,只要有银子,什么样儿的材料买不到? 而大明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所有人都清楚,国库里面和内帑里面有的是银子,以后也会越来越多,根本就不需要为了银子发愁。 真正让人头疼的是人力。 大明的百姓大约在两万万之数,想要挑出三五千万的壮劳力其实很简单。 然而不管是修建铁路还是疏通河道修建桥梁,都是有生命危险的。 总不能拿大明百姓的命去填吧? 明明有那么多的蛮子…… 现在好了,安南被解决掉了,大概抓回来的五百万安南人就统统变成了劳工。 怎么着也能有一百多万的壮劳力仅铁道部慢慢消耗,铁路修建的速度也将大大加快。 刘向的一张老脸都快笑成了九月的菊花。 但是郭谢的一脸老点就黑成了墨汁一样。 安南猴子被卖给了铁道部当猪仔,钱是户部从国库支给五军都督府的。 至于五军都督府再怎么把这笔钱分给士卒,那跟户部的关系不大。 问题在于百姓。 安南那里原木倒是有些大明百姓在做买卖,然而相对于整个安南的土地来说。 那么点儿人加一起都填不满一个镇南卫。 那剩下的土地怎么办? 闲置着不管了?等以后移民? 别搞笑了,那里的粮食产量那么高。 现在不赶紧移民过去耕种起来,自己死后都没脸去见各位先贤! 那么问题来了。 想要移民没问题,问题在于移民的数量上面。 如果只需要迁移十万八万的百姓倒是好办的很,但是安南需要的是几百万,甚至于近千万的百姓,自己上哪儿弄去? 强制迁移? 强制迁移个几万,问题不大,十几万的话也可以勉强,但是当强行迁移的百姓数量达到五百万这个数字之后,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就像是朱由检之前所说的过那样,任何的困难放在大明两万万百姓的身上,都不算困难。 再小的麻烦放在两万万百姓身上,都是天大的麻烦。 强制迁移五百万的百姓,他们身后还会牵扯到差不多两千万的亲眷。 几乎占了整个大明人口总数量的十分之一,这就已经不是天大的麻烦了。 这是会动荡国本的要命问题! 郭谢觉得自己的头发都快因为发愁而掉光了,问题是,就算是郭谢现在就变秃了,也未必能够变强。 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于郭谢的预料,民间对于这一次的移民行动很积极。 抽调了各个地方官府反馈回来的消息,又特意找朱由检要了锦衣卫的情报之后。 郭谢才发现,自己把移民的事情想的太过于复杂了一些。 原本郭谢以为大明的百姓会因为故土难离,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原因而不愿意移民到交趾。 但是实际上却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面对移民最担心的是什么? 是不清楚将要移民的地方土地产量如何,担心自己去了人生地不熟的会被人欺负。 担心移民的成本与回报不成正比。 但是安南能一样吗? 谁不知道安南那里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再加上安南猴子都已经被抓去修铁路。 也不用担心坐地户的欺负,还有官府给的安家银子,耕牛,家具,种子。 这么多的好条件加一起,不心动的是傻子! 在看到好处的时候,百姓们的行动力几乎是强前的强大。 很多人不仅仅是自己报了名,甚至于还呼朋唤友的喊上其他人一起报名,让各地官府开始头疼如何限制人数。 最后的解决办法,几乎所有的地方官府都采用了相同的手段,抓阄。 一个县里有多少户人家,就在一个大箱子里扔上多少个纸团。 假设县里分到了五十户移民的名额,箱子里就会有五十个写着移字的纸团,剩下的全都是空白。 抽中移字纸团的人欣喜若狂,抽中空白纸团的人如同死了爹娘,百姓就是这么现实。 无所谓什么故土难离,而是因为好处不够明显,诱惑不够强。 一旦有着巨大的,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好处,大明的百姓们经任何人都积极! 搞清楚了其中的弯弯绕,郭谢干脆如法炮制了一番,试着吸引百姓往勒石草原迁移,效果确实很明显。 只是在试图吸引百姓往朵甘思和乌思藏迁移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尤其是葱岭那边,更是没人愿意去。 百姓又不是傻子,朵甘思和乌思藏那里的地形还有环境都不算太好,谁闲的没事儿了才会想着往那里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