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明清大战(一)
“陛下圣明!臣等肝脑涂地,愿为国朝尽忠尽力!” 下列众人连忙跪成一片,同声说。 在他们之中一名来自勋阳的总兵王铎恩面色闪烁,手脚发抖,似是心有所想。 随后,诸将与朱由检和内阁大臣对于辽东之事,从白天一直谈论到了深夜。 最终就是两个字。 灭清! …… 商议军情之后,时间来到夜晚。 勋阳总兵王铎恩回到自己营内,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面容。 脸涨成通红,他接连大笑几声。 “这个皇帝好,这个皇帝好!!” “哥,你怎么成这副样子了?” “是啊,咱们还反不反了?” 王铎恩的弟弟王光泰和王昌有些不明白,咱们可是收了鞑子的好处,这次跟随将军们一同来京城,就是想听听军机。 王铎恩闻言有些吃惊,上前直接怼了说这话的王昌一下,仍是激动不已的说道,“看见了吗?那蔺养成吃了败仗,但是尽力打,居然还升了一级!” “还有秦良玉一个娘们。” “如今竟然都特么封公了,赏银五十万!” “你们两个说说,这还反?” “反个屁!要是咱们在战场上取了两个鞑子甲喇的人头,那可就是就鲤鱼跃龙门,一下子成人上人了!?” “依我看,这个皇帝才是真龙天子,没那帮嚼舌根的书生说那么昏庸!” “不说也封个候吧,只要今后立功多了能搞个伯爵当当,老子那可就是光宗耀祖了!” 听王铎恩说完,本就不怎么想再反的王光泰和王昌两人也是赶紧点点头。 “大哥说的不错!” “本以为大明成如今这个样子是皇帝昏庸,没想到皇帝是圣君,却是被那些读书的给害的!” 三人中年岁最小的王昌也是有些被带动,说道,“嗯!在大清那边儿能得到什么?” “充其量两片破瓦房,在大明才有盼头!” “还大西?那是流寇,咱们是官军,怎么能和流寇一样!” 王铎恩又上前给了王昌一下,喜滋滋的说道。 “哎!哥说的是,那咱们到时候怎么打?” 王昌捂着生疼的胸口,嘿嘿一乐,转移话题问道。 “怎么打,这个老子还不知……!”勋阳总兵王铎恩摇摇头,想想说道,“今儿个在暖阁内那些人不是说了不少吗?” “出去告诉弟兄们,只管擦亮了刀杀就是了,这次咱们要争一争这个头功!” 王光泰哈哈大笑两声,说道,“鞑子?没跟他们打过,蔺养成都能立功,料想关外的蛮子也牛不到哪里去!” 官军这边已经跃跃欲试,人人都想争夺那份头功。 同样的,多尔衮这头儿也是打着好好在关内捞一票的念头…… 对于多尔衮来说,捞一票是必须的,更大的目标还是带着八旗兵杀进明国京师。 看看那紫禁城到底比自家盛京皇宫强在哪里,看看汉人自称天朝的资本究竟在哪儿? 多尔衮这边动作够快的,杨御藩前脚离开,后脚就已经开始围攻三屯营了。 若不是杨御藩此行就只带着蔺养成和那十六名将军独自进京,还真有可能被多尔衮钻了空子…… 三屯营与遵化相隔不过几十里,大军行动还会慢些。 但杨御藩和蔺养成全算在内,一行也就十五个骑兵,早晨出发,算上议事面圣的时间,十天之后就回到了边关。 回到城中的第一时间,蔺养成和杨御藩就来到城头。 见到外头飘着的八种眼色黄龙大旗,当即就是紧皱眉头,冷哼一声。 “这多尔衮动作够快的呵。” “可不是!哥,你前脚刚走,这帮鞑子后脚就来攻城,若不是弟兄们用命放炮,这会儿怕是已经失陷了。” 留守三屯营的杨廷栋说话的同时也有些后怕。 “这帮鞑子!”蔺养成自打喜峰口一战以后,手中原本征战多年的老营队伍就只剩下十三个人,算是个多儿衮结下梁子。 当即狠狠拍了下城砖。 “蓟镇那边儿嗯么样了,据说如今的蓟镇已经不剩下多少兵在守了?那还能守得住么?” “自然是没守住。”杨廷栋叹了口气,说道,“你们刚走,就有哨骑回来报信,说是蓟镇昨天夜里就已经失陷了,鞑子的做派和喜峰口一样,把城毁了,男女老少都杀了!” “他们毁城干什么?”蔺养成有一事不明,当即发问。 杨御藩却没有吭声,看着远处多尔衮的营帐,其实他是在想事情。 若是平日里,杨御藩听杨廷栋这么称呼自己,是一定要呵斥几句的。 现在这会儿却也顾不上那么多。 自从入城以后他就一直在琢磨,为什么多尔衮来的这么快这么急,是不是城里边儿出了汉奸? 想想确实是这么个理儿。 多尔衮也是两条胳膊两条腿,又不是神仙,若没有汉奸送信,怎么可能知道的这么快? 听到蔺养成再次询问,他这才回过神来,冷笑着说道,“还能干什么?” “他们是蛮夷,本来就是到处劫掠的,关内的鞑子土地占不住,自然要该毁的毁,该烧的烧,该杀的杀,好让咱们元气大伤,来年他们好继续入关!” “可恨!” “将军你看,有一骑出来了!” 这时候,垛口旁边一名守卫的步弓手忽然指着远处清军大营,惊声说道。 杨御藩二话没说,直接抽出刀喊着下令,“传本将的军令,全城戒备!” 很快,那个骑兵逐渐来到瓮城下,却见是个汉人长相的汉军旗兵士。 只见他朝上遥遥抱拳,说道,“杨大帅,皇上让奴才来传个话。” “说是若您能归顺我大清,他老人家将不计前嫌,封侯为伯,那都是不在话下! “放你娘的屁!你不要祖宗了,还要拉着老子也不要祖宗!?” 杨御藩冷笑几声,勃然大怒,回身喊道,“来人,给老子把这个不要脸的狗汉奸弄死!” 本来那传信的汉军旗兵士还以为是个耀武扬威的好差事。 毕竟其余不少地方的明朝官员和将领都把信收了,而且也曾露出犹豫不决的神情。 就算没这个意思的,也并不会怎么亏待自己…… 相比出去当炮灰,这份前程实在是好赚得很。 可他却没想到,杨御藩竟然是个硬骨头,连信都没看,二话不说就要置自己于死地,显然是没有丝毫投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