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特么滑头?”徐渭眯着眼冷笑道:“彭小文,那我问你啊,我特么要是特别积极向你献计献策,你会不会觉得我想要坑你?行了,不用回答,看你那贱兮兮的样子老子就知道你心里咋想的!” 仰脖子一饮而尽,砸吧砸吧嘴,老徐敲齐筷子夹起一块松茸放进嘴里。 彭小文无奈地摇摇头,已经跨越时空向组织上报告了这个阵营不详的九世穿越老妖精的存在,组织上给到的批复,是让彭小文积极接触,争取让他成为我们的朋友。 话说的很艺术,也留有足够的松紧性,让执行人有足够的空间和决策尺度。 比如说,组织上没有说,争取让他早日加入我们。 再比如说,组织上也没有说,如果他成为不了我们的朋友,该怎么处置。 不如说,组织上也没有告诉彭小文,有没有安排其他同志对老徐自称的九次穿越真实性进行审核。 甚至是,老徐目前只是说了三次穿越经历而已,给忽必烈订下灭宋计策的郭宝玉,给唐肃宗订下大迂回战略的姓李的道士丞相,以及民国那个姓杨的。剩下来的六次穿越到底是谁,到底是哪个阵营,组织上也没有要求彭小文尽快搞清楚。 所以说,从组织上的态度分析,并没有把这位九穿人士当成是对目前战略有多么重要影响的要素,一切该咋滴还继续咋滴。 “咋了?你们组织上,对我还没有结论?”老徐笑眯眯地问道。 彭小文翻翻眼,说道:“太特么麻烦了,我琢磨着干脆除掉你算了!” “哈哈哈!”老徐大笑道:“拉倒吧!你们组织上的纪律,老夫还是了解一二的,你们只对内部的**进行锄奸,对外是不执行暗杀的,嘿嘿嘿,老夫又不是你们的成员,你除掉我?那你也只能琢磨琢磨而已!” “我说你个老东西,这特么都已经是明朝了,你不琢磨着咋能让咱们国家更好,你没事琢磨我们的纪律干啥!”彭小文不满地骂道。 老徐没有正面回答,问道:“你们这边分支机构的名字选的是啥?老夫听听名字起的咋样,顺带着给你们算算吉凶。” “还特么算吉凶,我们无神论者还信你这个啊?真是!”彭小文轻蔑地反唇相讥,不过还是告诉了老徐:“我们在这边的机构名字叫‘布衣工会’,其它的都没变,主要是考虑到这个时代老百姓对世界的理解能力,口号也简单,布衣也有过上好日子的权利,就这。” “嗯,挺好,也算是领悟了老马的精髓,他石匠,你布衣。”老徐捋着胡子,说道:“不过你们这种搞法,最多也就是三五年,你在大明朝的靠山就不会再同意了吧,呵呵。” 彭小文知道老徐说的是沐王府和东厂提督大太监李文松,这的确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轻轻摇摇头,彭小文说道:“暂时还不会,在创造工商业产值增加赋税方面,他们一时半会还找不出比我效率更高的人选,所以说暂时来说,只要我整出一副闷声发大财的样子,不暴露我的远期目标,应该还能蒙混过去。” 徐渭看着彭小文,问道:“听起来,你们像是有这方面的经验?” 彭小文点点头,没回答杨永泰的问题,而是换了个话题,问道:“老徐,上次沙丘的事情,讲讲呗,我没想出来。” “呦呵!”老徐惊呼了一声,道:“你居然承认了自己没想出了,难得啊!你不是有外挂的吗?用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彭小文撇撇嘴,说道:“搜索引擎啊,那玩意的确是好用,但关键是,信息量太大了,你那天就给了我一个秦始皇的关键词,我实在是没法子深入下去了,不过要是你能再给点线索的话,这天还能聊,不至于聊死。” “哦,这么回事。”老徐继续自斟自饮,说道:“看在这上好的松茸野味份上,老夫就再给你讲点。” 彭小文点点头。 徐渭看着彭小文,启发道:“其实一点就通,你肯定也想到过,就跟你坚持要让努尔哈赤他们留短发剃平头,差不多的原理!” “嗯?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彭小文果然是一点就通。 徐渭点点头,说道:“那你再搜索搜索,看看秦始皇修的那条直道,和赵武灵王,能不能找到什么关系。” “秦直道,赵武灵王?”彭小文疑惑着,把这两个关键词输入到了搜索引擎里,然后瞪大了眼睛,看向徐渭,问道:“你吗?所以说,这个大迂回战略,也是你折腾的?这次你是谁?” 徐渭嘿嘿嘿笑了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就是死沙丘宫里的那个。” (二) 战国时期的华服,与汉朝时期的汉服,那是有相当大区别的。 其中的一个区别就是,没有裤子。 裤子其实是一个很晚才出现的发明,要到春秋战国之际才终于出现了裤子的雏形——只有左右两个裤腿,中间并不连着,穿的时候要用带子系在腰部,有点像今天女人的吊带袜,只是没弹力。 这种裤子,当时叫做胫(jìng)衣,顾名思义,就是小腿遮蔽物,也叫绔,“纨绔子弟”的“绔”。所谓纨绔,“纨”是高级丝织品,“绔”是穿在深衣里面,只能露出一点裤脚的东西,所以,一个人如果连“绔”都穿得那么讲究,当然就是“纨绔子弟”了。 大约进入战国时代才发展出了裤腰和裤裆,但由于路径依赖的作用,裤裆仍然延续着裳的制作思路,前后并不连着,所以这种裤子就是一种开裆裤。 中国人从不穿裤子发展到有了开裆裤穿,过程并不算短。所以在先秦年间,人如果坐在地上,屁股着地,双腿伸开,这叫“箕踞”,虽然很放松,但也很不雅,因为容易走光。如果当着别人的面“箕踞”而坐,这就等于骂街。 历史上最著名的箕踞事件有两个:一个是孟子回家看见老婆箕踞,马上怒不可遏,闹离婚;一个是荆轲刺秦王,受伤失去战斗力了,以箕踞的姿态破口大骂。所以这也是中国古人一定要选择跪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