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节 达者才能兼济天下
夏华钻出车厢,看到前面白雪皑皑的路上跪着一个青年妇女,怀里还抱着一个几岁的女童,母女俩都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瘦骨嶙峋,冻得瑟瑟发抖,那女子的脸已经冻得发紫,满脸满手的皲裂和冻疮,她不停地向夏华的马车磕头,声音沙哑地哭泣哀求道:“这位贵人!请帮帮我们吧!求求您了!求求您了…”场景令人心碎落泪。 “快去看看!”夏华一边吩咐赵炎一边从车厢里找出两件棉袄递给赵炎,“拿去给她们!” “是,公子。”赵炎接过棉袄跳下马车走向那对母女,先扶起那女子,然后把两件棉袄分别披在那女子身上、裹住那女子怀里的女童,温言细语地问清楚怎么回事,最后回来报告夏华,“公子,这女子住在一个距此很远的村子,女儿昨夜受了风寒发起高烧,她抱着女儿前去镇上看郎中买了药,但家里穷,雇不起车,只能走路,眼看女儿病情在路上越来越严重,又见我们马车经过,便乞求我们施以援手,搭车送她们回家,好让她能早点煎药给她女儿吃。” “快让她们上车!”夏华急忙道,救人如救火,这是不容犹豫迟疑的。 “谢谢这位公子!谢谢这位公子!您真是大好人…”那女子声泪俱下、千恩万谢地抱着女儿在赵炎和夏华帮助下登上夏华的马车。 “快进车厢里,别再冻着了!”夏华摸了摸那神智迷糊、昏睡着的女童的额头,只感到滚烫滚烫的,“不能耽搁了!再烧下去,孩子会危险的!大家一起来,现在就给这孩子煎药!再取一个豚脬手套来,灌上冰雪放在这孩子的额头上给她降温。” “是,公子。”众人一起忙碌起来。 在夏华的指挥下,众人把三辆马车驾到路边野地上长着几棵大树、稍微能避风的地方,三辆马车列成一个品字形,夏华的双驾马车最大,在车厢里铺盖好厚厚的被褥让那女童躺下,另外两辆马车上的人都下车,在车厢里点起两个小火炉,一个煎熬药材,一个煮汤。小火炉、砂锅、木炭等物都有,是离京前在京城里买的,食物和药材也都有,这是防止路上不时之需。夏华看了那女子在镇上买的药材,都是最便宜的、药效最差的,于是弃而不用,改用他自己带的桂枝、芍药、黄连、大枣、麻黄、人参等专门治疗风寒的良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这些药材的药理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但其中几味不便宜,此时大部分的穷苦老百姓如果得了风寒,只能吃生姜喝姜汤多盖几层被子捂汗硬扛,扛过去就能康复,扛不过去人就没了。 夏华的队伍里虽然没有专业的医生,但具备一定的医疗能力,赵炎和绣春都懂得一些常见伤病的医治方法,赵炎是在江湖上练出来的,绣春是以前在张府专业培训出来的,另外,夏华在给朱尧姬治肺疾时认识了当世名医连成玉,连成玉非常感激夏华在传染病医理学说上对他的“指点”,送了上百个常见伤病的药方和很多珍稀药物给他,有需要时照方抓药即可。 “公子…”有人悄悄地走到夏华身边低声唤道,是丹儿。 “怎么了?”夏华看向丹儿。 丹儿看了看四周,显得很紧张:“小姐说她刚才无意发现有两个男人在不远处的树林里鬼鬼祟祟地偷看我们,并且身上都带着兵器,看起来不像好人,请公子你小心点。” 夏华心头一惊,随即镇定下来:“好,我知道了。”他对赵炎招了招手,“赵兄,麻烦你一下。” 赵炎心领神会,立刻犹如雪中脱兔般飞步跃身而去。 不一会儿,赵炎一手一个地提着两个男子回来,夏华看去,只见此二人都是衣衫破旧、不修边幅、贼眉鼠眼,一看就知不是市井无赖就是乡村地痞,反正不是好人,都挨了赵炎的拳脚,被揍得鼻青脸肿。 “你们偷看我们干什么?”夏华沉声问道。 两人里,一个少年畏畏缩缩,另一个青年则神色油滑地大叫大嚷道:“怎么?长了眼睛看东西也犯王法?我们只是路过,看到你们有马有车,忍不住好奇多看了几眼,就得挨顿打?你们讲不讲理?就算是皇帝老子出巡,还不许老百姓看?” 夏华看向赵炎:“他们身上有兵器吗?” 赵炎摇头:“没有。” 夏华摸出十几个铜板给这两个男子:“好了,一场误会,算我们对不住,你们可以走了。” 两个男子急忙捡起铜板,如蒙大赦地跑掉了。 另一边,绣春几人已经煎好了药、煮好了姜汤,喂那女童喝下,又人人都喝了一大碗姜汤暖身御寒,包括那女子,绣春见这对母女肯定已经很久没有吃顿饱饭了,于是拿出几个肉饼递去,让那女子掰碎泡姜汤吃下和喂那女童。那女子感动得泣不成声,经过询问,女子自称魏杨氏,女儿叫魏青,丈夫已亡,家中只剩她和女儿,母女俩相依为命,艰辛劳苦度日。 “唉,天底下的可怜人实在太多太多了,”夏华心头难受,“我得早点让自己具有帮助越多越好的人的能力,从而达则兼济天下。” “公子,”赵炎走到夏华身边,“天色眼看已晚,我们得找个可以遮风挡雪的地方过夜。” 夏华举目四望,到处都是白茫茫的荒原野岭,看不到村舍房屋。 “公子,”魏杨氏怯生生地道,“向前几里右转到一条小路上,再过几里会有一座破庙,可以将就着过夜。” “好,就去那里吧!”夏华对众人吩咐道。 大半个小时后,夏华一行来到魏杨氏说的破庙,确实是荒山野岭间的一座破庙,荒草萋萋、空无一人,已被废弃,大部分房屋已倒塌化为残垣断壁,只有最坚固的主殿还算完好,但也四处漏风,佛像破损蒙尘,屋顶和墙角结满蜘蛛网。 众人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忙起来,把马车停好,把马匹牵到廊檐下拴在柱上喂饲料,寻找材料堵住主殿的漏风处,打扫地面、点起篝火、铺设地铺、支炉架锅、烧煮饭食…又给夏华拼装好夏华在京城里定制的折叠拆分桌椅,摆上文房四宝和油灯蜡烛,原本萧条荒废的破庙一下子有了人烟和人气。 “小青怎么样了?”夏华关心地询问道。 “好转了不少,已经有些退烧了。”绣春回答道。 “那就好。”夏华松了一口气,他的土造青霉素已经用完了,就算还有,也不敢轻易用。 “夏公子,您真是大慈大悲的大好人呀!”魏杨氏连连抹眼泪,她看到绘秋、丹儿等人在篝火边烧饭做菜煮茶,连忙上前帮忙。 “公子!”绽冬笑嘻嘻地凑到夏华身边,“给我们讲几个故事嘛!” 夏华坐在折叠桌前的折叠椅上,赵海给他磨墨,他摊纸提笔凝神,正打算继续写书:“又要讲故事?没看到公子我要赶稿吗?” “唉哟,讲两个就好嘛!”绽冬立刻撒起娇来。 “绽冬,不要打搅公子!”绣春板着脸。 绽冬吐吐舌头,但完全没流露出畏惧害怕神色,仍然嘻嘻哈哈。 夏华这四个婢女性格各不相同,绣春稳重成熟,织夏沉默寡言,绘秋憨厚淳朴,绽冬活泼俏皮,自跟随夏华后,她们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听夏华讲故事,不管是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奇闻怪谈、童话寓言还是海外异域的种种神奇奥妙,都让她们听得既如痴如醉又大开见识,赵海也是,赵炎起初兴趣不大,但很快也成了夏华的拥趸。赵炎等人发自肺腑地觉得,自家的公子是真真正正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公子,上次听了您说的‘地球’后,我想了几天几夜怎么想也想不通,我们脚下的大地怎么会是一个大球呢?”见绽冬挑起话题,赵炎忍不住心头的极度好奇不解上前道,“大地是个大球?这太匪夷所思了!到底是真是假?” 不光赵炎,赵海、绣春等人也都情不自禁地围聚过来,齐齐目光闪闪发亮地看着夏华,眼神里充满人类最原始的求知欲。 夏华不得不给他们继续上现代科学普及课:“我们脚下的大地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各国有着不同的说法,但绝大部分只是猜想或神话,早在两千年前,就有西洋学者推测大地其实是个大球,因为生活中有很多蛛丝马迹已经表明这一点,比如,我们站在海边,看着从远处海平线开过来的船,就会发现船一开始是露出尖尖的桅杆,然后再慢慢地露出船身,而不是从一开始就露出整个船身全貌。六十多年前,西洋有位伟大的航海家叫麦哲伦,他带着一批船员驾驶几艘大船从西洋一路向西航行,假如大地是平的,那麦哲伦的船队到了大地边缘后肯定会坠入大海瀑布的深渊里,但事实却没有,三年后,一直一路向西的麦哲伦船队返回了西洋,铁证如山地说明了大地是个大球,因为只有球才会这样,船队绕上一圈还能回到原点。” 赵炎等人都听得既醍醐灌顶、惊叹不已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公子,地球背面的人为什么没有掉下去呢?” “公子,既然地球是个大球,那它是靠什么支撑在宇宙里的呢?” “公子,既然大地不是平的,那大海里的海水为什么不溢出来呢?” “公子,既然大地是个大球,那太阳、月亮、星星又是怎么回事?” “公子,地球这个大球究竟有多大呀?” “好了,好了!”夏华被他们问得头疼,“你们的问题也是无数东西方学者想不明白的问题,此时此刻,无数的东西方学者正在苦苦研究着这些问题,等他们慢慢研究出来再说吧!” “公子,你上次提到一个地方叫美洲,究竟是怎么回事呀?”绽冬眨着大眼睛,“公子,你就给我们说说美洲的事吧!” 夏华无奈地放下手中的毛笔:“好吧,就给你们讲一讲美洲吧!先说亚洲、欧洲、非洲,咱们华夏人住在亚洲东部也就是东亚,从东亚向西是西域,从西域再往西是一个叫奥斯曼的大帝国,从奥斯曼继续往西就是西洋人居住的欧洲了,欧洲南部有片大海叫地中海,地中海往南就是非洲,亚欧非三大洲基本上是连在一起的,美洲在哪里呢?在西洋之西,西洋之西有片极大的大海叫大西洋,欧洲人乘船渡过大西洋便抵达了美洲,如果我们华夏人要去美洲,并不需要向西,向东也能,华夏之东是东洋,东洋之东也是一片极大的大海,比大西洋更大,可称其为大东洋(太平洋),大东洋对岸就是美洲,那美洲的土地约有我们大明国四倍之大,当地生活着玛雅人、印加人、阿兹特克人…” “公子,你说欧洲人现在正在美洲到处攻杀美洲人、抢夺美洲人的土地和财富?” “是啊,欧洲人历尽千辛万苦到了美洲,他们不去烧杀抢掠,难道是为了旅游?” “美洲人为什么打不过欧洲人呢?” “因为美洲人自己不争气呀,他们在美洲生活了几万年,居然连车轮都没有发明出来,也没有驯化家禽家畜,他们没有耕牛、没有战马,不会开山采矿、不会冶金炼铁,使的兵器是用石头和少量的铜做的,而不是像我们和欧洲人这样是用钢铁做的。你们想想看,欧洲人到了美洲,跟虎豹豺狼钻进羊群里有区别吗?美洲人毫无招架之力。” “公子所言极是呀,人不自强,天也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