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第382节 加藤军团的末日(1)

   当明军东征部队在高丽西北部跨过鸭绿江**高丽作战时,高丽西南部的全罗道境内,李家寨迎来了加藤军团的第二次全面进攻。    “光州那边,权栗拒绝了我们提出的邀请其部攻击倭军侧后方、袭扰倭军、牵制倭军以支援和配合我军的建议。”战前会议上,率领一支轻骑离开山寨前往别地联络友军帮忙的唐仁槟报告着他的活动结果。倭军虽然在开战后占领了高丽大部分国土,但仅限于重要城市、大城市和交通线,对占领区内的中小城市、集镇、广大乡村的控制力度十分薄弱,这很正常,倭军就十几万人,哪能面面俱到地控制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所以倭军占领区内空子很多。    “不出所料。”刘企轻轻一笑,“这老小子对我怀恨在心呢,故意公报私仇、作壁上观,盼着我们被倭军吃掉。”    “但他的副将黄进很赞成我们的主张,反复劝权栗接纳我们的建议,但权栗就是不听。”唐仁槟补充道。    刘企点点头。    同样率领一支轻骑离开山寨的简熙佳说道:“我去晋州那里看了看情况,当地一切稳妥,金时敏得知我们的情况后有意出兵助我们一臂之力,但他兵力不足,出兵恐怕会导致晋州城陷入空虚并被倭军趁虚而入,所以有心无力,我感谢了他的好意并给予了婉拒,他只要继续守好晋州城,就已经帮了我们大忙了。”    刘企再次点点头。    简熙佳说的这个晋州当然不是华夏的晋州,而是同名的、位于全罗道东边庆尚道境内西南部的晋州,此地是交通要地,扼守着从庆尚道进入全罗道的要道,因此,庆尚道境内的倭军想要向西进入全罗道,必须先通过晋州城,晋州城不失守,倭军就没法通过,换而言之,晋州城是全罗道东边的屏障。——加藤清正的第二军团是从咸镜道调头通过黄海道、京畿道、忠清道进入全罗道的。    此时,率领晋州城军民坚守当地的人名叫金时敏,此君在高丽历史上大名鼎鼎,可与李舜臣齐名并称。金时敏是忠清道人氏,自小立志成为一名将军,所以勤练武功、研读兵书,这场战争爆发前一年,他被调到晋州当官,战争爆发后,他领导全城军民死守孤城顽强抵抗倭军,打退了倭军对晋州城的第一次进攻,取得“晋州大捷”。刘企等李家寨高层当然知道晋州城得失的意义,所以曾出手帮助金时敏,无偿赠送了一批兵器军火和粮草物资给金时敏,还派了一批老兵过去帮金时敏训练部下,金时敏十分感激,他领导的晋州抗倭义军与李家寨相当于盟友关系。    历史上的高丽战争期间,高丽军曾打出三场较大的胜仗,被后世高丽人合称“三大捷”,分别是李舜臣指挥的闲山岛大捷、权栗指挥的幸州大捷、金时敏指挥的晋州大捷。此三捷里,李舜臣的闲山岛大捷不必多说,权栗的幸州大捷其实有些名不副实,一来,此战爆发时间是明军进入高丽作战后,明军虽未参加此战,但在客观上帮高丽军牵制住倭军主力并向高丽军提供了很多火器,二来,高丽军虽在此战中获胜,但自身伤亡损失很大,倭军第二次进攻时,高丽军直接弃城撤退了,倒是金时敏的晋州大捷更过硬,因为此战爆发时间是明军进入高丽作战前,当时,高丽全国上下犹如末日到来般,人心惶惶、乱作一团,军队纷纷溃败、国土连连沦丧,金时敏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率领晋州城军民取得晋州大捷确实很了不起,堪称良将。    “权栗存心隔岸观火,金时敏心有余而力不足,除了这两家,全罗道及周边一带也没什么大规模的义军力量了。”刘企伸个懒腰,“算啦,还是靠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娘家人’吧!”    一旁的王崧站起身,走到墙边的刀架前,上面陈放着一把把倭刀即武士刀。必须承认,倭国拿得出手的好东西虽然不多,但倭刀确实是连华夏也没有的上等兵器,不过,倭军不是人人都有倭刀,只有中高等武士才有,明高两国军人都以得到倭刀为荣誉。随着杀死的倭军中高等武士越来越多,缴获的倭刀越来越多,明军主力和李家寨的军官们人手一把作为佩刀。    王崧看着一把没有**刀鞘的倭刀,只见刀尖在缓缓地滴下水珠,好像杀过人后滴血。    “明天会是一个大雾天。”王崧看向刘企等人。    刘企等人点点头,栾树文道:“算算时间,倭军抓捕的高丽足轻也够多的了,相信他们明天将会发动大进攻。”    “来吧!”刘企冷然道,“加藤清正以为我们的末日要到了,但到底是谁的末日要到了,那可说不准!”他目光炯炯地看向众人,“想要打败这伙倭寇,得先预判他们会使出什么阴招,从而料敌先机,来,大伙儿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一起开动脑筋想想。对了,”他想起什么,问道,“我们上次接纳的那七千多老百姓可有人暗中煽动其他人图谋不轨?”    王崧道:“稍有一些,但很快就被清理出去了。这些老百姓家的男丁虽然是被我们所杀,但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倭寇,他们的家人绝大部分心里明白谁才是害死他们的凶手,加上我们稳妥地安葬了那些身不由己送死的高丽足轻,没让他们暴尸荒野,又给这些老百姓安排住处、分发粮食,还实行严格的连坐制度,谁敢说不该说的话,立马就会被举报,所以人心没有乱。”    “那就好。”刘企颔首。    山寨外的野地上,加藤清正静静地凝视着夜幕下犹如一头蛰伏不动的怪兽般的李家寨,他越看越愤恨、不甘、痛苦,算上先前被打残的庄林支队,他的第二军团已经被李家寨这头怪兽吞噬了九千多人,九千多人!——加藤军团在李家寨累计折损的九千多人不都是丧命的,有很多受伤未死,但这年头医疗水平低下特别是倭人的医疗水平,跟明国比起来相差一大截,所以伤兵死亡率很高,就算活下来,大多也残废了——九千多人意味着什么?要知道,加藤军团从倭国本土出发时也就二万二千人,从庆尚道一路打到咸镜道,全军团死伤加起来只有几百人,结果在李家寨足足死伤了九千多人。    这么大的数字,让加藤清正实在无法接受,他在发给丰臣秀吉的战报里不得不把第二军团的死伤数字缩了不少水,因为他知道真实的死伤数字实在太大了,另外,他心里很清楚,他就算成功打下李家寨,但付出这么高的代价、这么大的死伤数字,足以让他头上的“东瀛名将”称号不保。    加藤清正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好歹是在倭国威名赫赫、大名鼎鼎的“东瀛名将”,怎么却在李家寨这里打得这么糟糕?    其实,加藤清正已经想到了答案,但他潜意识里完全不愿意承认,因为承认这个答案实在太丢脸了,那就是:加藤清正等人确实是东瀛名将,他们的军事指挥能力在倭国确实是天花板级别的,但拿到倭国之外只是二流水平,因为…整个倭国的军事水平就只是二流水平。倭国就是一口小小的井,加藤清正等人还有丰臣秀吉,都是这口井里的青蛙。    翻阅后世倭人撰写的关于倭国战国时代的书籍,还有后世倭人拍摄的相关电影电视剧、制作开发的相关游戏等等,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倭国战国时代“名将”多得惊人。说好听点叫“人才济济”“名将辈出”,说难听点叫“名将多如狗”,特别是他们的称号还有各类组合,名头一个比一个响亮,环顾华夏三国时代,名将组合也不过曹魏的“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东吴的“江东十二虎臣”等寥寥几个,而倭国战国时代的“名将”组合足有几十近百个,就说德川家康的家臣家将吧,便有“德川三杰”“德川四天王”“德川十六神将”等,实力和势力比德川家康小得多的加藤清正的麾下也有什么“加藤四杰”“加藤十六将”,倭国内战一百多年,大名层出不穷,各大名麾下都有一堆“名将”组合,多得简直泛滥了,搞得好像当时全世界起码有一半的“名将”投胎在了倭国。    名气大是大,但实力呢?先说倭人评定出的“东瀛战国三杰”即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人里,前者差点儿统一倭国,中者短暂地统一了倭国,后者长久地统一了倭国,应该说,此三人的能力确实出类拔萃,实力与称号相配;在这三人之下,被后世倭人反复和大力吹捧的“东瀛战国两大军神”即“越后之龙”上杉谦信和“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倭人把这两个“军神”吹得呀…就好像这两人如果不是死对头而是联起手来,足以征服全世界了,就连拍的关于他们俩展开“大战”的电影都毫不谦虚地取名《天与地》,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口气大得吓死人,实际上呢,这两人在最鼎盛时的领地都不过一百二十万石,而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都高达八百万石,即便此时在给丰臣秀吉打工的德川家康,领地也有二百五十万石,比这两人的总和还多。    倭国所谓“越后之龙”上杉谦信和“甲斐之虎”武田信玄都这个样子,更别说别人了。很多被后世倭人冠以“名将”“兵法家”“奇才”“怪杰”等头衔的东瀛战国人物,绝大多数领地不过几万石,换而言之,他们麾下人马撑死了也不过二三千、一二千人,这也叫“名将”?    至于加藤清正,原先历史上的他在高丽战争前中期打高丽军打得威风八面,没跟明军交过手,在战争后期跟明军打了一场蔚山之战,蔚山此地在哪里呢?在高丽半岛东南部海边,也就是说,这场战役的爆发背景是明军已经把倭军一路赶到海边了,此战是倭军死守蔚山城、明军攻城,此战中,明军存在指挥失误、后勤不济、兵力不足、不掌握制海权等弊端,身为蔚山倭军指挥官的加藤清正打得还算可圈可点,不过,他的打法也很简单,就是死活不出城跟明军野战,坚决缩在城内打防御战,但也被明军打得一度险些丧命。总体而言,这场战役正好让加藤清正发挥了他善于筑城和守城的长处。    那么,加藤清正擅不擅长攻城呢?——野战就不用说了,肯定不擅长,倭军就没几个将领敢跟明军打野战的——翻阅他的履历,倭国内战期间,他主要参加了两场著名的攻城战,一是鸟取城之战,二是高松城之战,并且他都不是主将,只是参战的武将之一。鸟取城之战,丰臣秀吉近三万兵马攻打只有四千守军的鸟取城,采取的是围困封锁战术,通过断粮来逼降守军,尽管如此,鸟取城还是坚持了近五个月;高松城之战,丰臣秀吉军使用的是水淹战术。不难看出,在这两场攻城战中,加藤清正所属的丰臣秀吉军都没有采用强攻战术,加藤清正并不具备独力攻取一座坚城的能力和经验,最让此时的他感到棘手的是,围困封锁战术也好,水淹战术也好,对他眼前的李家寨都完全用不起来。    “明天,必须一举攻破这座山寨!”加藤清正在心里暗暗地发狠发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