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节 好了伤疤忘了疼
十一月二十八日这天,冰天雪地的关外建州费阿拉城内,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喜得他的第八个儿子,取名黄台吉; 同日,朱尧姬在延长县诞下一子,取名夏明威; 还是同日,高丽战场上,高丽军与倭军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幸州之战。 幸州城位于汉城附近,是一座规模不大并且十分破败的小山城,濒临汉江,三面环水、一面陡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最关键之处在于这座小山城俯瞰碧蹄馆和汉城之间的要隘,扼守着明高联军南下或倭军北上的咽喉,具有很高的军事意义。明高联军拿下了这座小山城,就扫清了通往汉城的障碍。 “根据可靠情报,盘踞幸州山城的倭兵只有两千人不到,并且属于从平壤一路败逃到汉城的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平壤大捷中,倭军丰臣军团被全歼,黑田军团也被我们和明军吃掉一半,小西军团虽从平壤侥幸逃脱,但该军团上下在见识到我们和明军的武威后一方面心有余悸,庆幸自己跑得快捡了一条命,一方面被我们和明军打怕了,已成惊弓之鸟,生怕自己会重蹈丰臣军团的覆辙,全军团士气低下、斗志萎靡、人心惶惶。”开城的高丽军中军大帐里,高丽军主将李镒露出了一个智珠在握的笑容,“因此,只要我们集中优势兵力并且速度够快,抢在汉城倭军主力回过神、发兵支援前,就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幸州山城!” 旁边的副将金应瑞连连点头:“集结到开城的我军有四万兵力,盔甲兵器整齐者近两万,以两万之兵突袭两千之敌,胜算确实是十拿九稳,只是,幸州山城如此重要,倭军为何只派区区两千兵力防御当地?其中会不会有诈?” 李镒呵呵一笑:“有诈?能有什么诈?原因很简单,此时此刻,聚集在汉城的倭军大小头目正陷入举棋不定的犹豫不决中,意见相左者各执一词、争吵不休,不知是应该死守汉城、跟我们还有明军一较高下,还是及时弃守汉城、保存实力、撤往忠清道庆尚道甚至倭国本土,因为内部意见不统一,所以他们的防御部署才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 金应瑞沉思一下,又想起了一个问题:“李如松将军已经给了我们便宜行事权限的军令,允许我们独立出击,只是,殿下是什么态度?我们是殿下的将军,还是要服从殿下的命令的。” 李镒再度呵呵一笑:“殿下的态度…其实是不言自明的。你看,明军在取得平壤大捷后一路南下,目前已进兵开城,汉城近在眼前并且唾手可得,兵法有云‘兵贵神速’,黄州城、海州城、开城…都未爆发激战,都是倭军不战而逃、明军和我们兵不血刃地收复的,这说明汉城的倭军也可能想要不战而逃,按照常理,明军在拿下开城后如果乘胜追击、马不停蹄地对汉城发动大举进攻,很有可能会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地把汉城拿下,但明军却屯兵在开城迟迟按兵不动,你不觉得这很耐人寻味吗?” 金应瑞心神一动:“将军,你的意思是…” 李镒脸上掠过一丝幽邃的淡笑:“李如松和李如松背后的明朝皇帝,是想要待价而沽呀!他们断定我们高丽军不是倭军的对手,我们高丽想要赶走倭寇、光复全国,只能依靠他们的军队,所以,他们故意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就是为了挟寇自重趁机跟我们索取更多的好处。” 金应瑞既吃了一惊又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所以,”李镒脸色猛地紧绷起来,“我们要独立打出一场大胜仗!就像南部的李舜臣、李尧臣、权栗那样。我们要让明人知道,不靠他们,我们也能战胜倭人!如此,明人才不会小看我们高丽人!” 金应瑞点头:“确实是这个理。” 对这场高丽战争,明方和高丽方因为利益出发点不同所以策略不同,高丽朝廷当然是希望早日把倭军全面地逐出高丽,早日结束战争,毕竟战争每持续一天,高丽就要损失更大,高丽人肯定不希望本国长期成为战场,在“消灭倭军”和“赶走倭军”之间,后者更加省时省事省力,所以高丽人只想着“赶走倭军”而不是“消灭倭军”; 万历帝和夏华跟高丽人想的不同,他们的战争目的是“消灭倭军”而不是“赶走倭军”,他们要的是把倭军越多越好地消灭在高丽境内从而方便日后明军登陆、征服倭国本土,如此,他们就是要把高丽变成明倭大战的战场,反正高丽又不是华夏领土,打得遍地焦土寸草不生也无所谓。 基于这样的战略分歧,占领开城的明高联军便出现了严重的战术分歧,高丽军主张“趁着汉城倭军还没有做好准备,兵贵神速、直捣黄龙”——倭军在占领汉城后并未在汉城一带大规模地修建防御工事,因为倭军在轻取汉城后又继续北上拿下了开城、平壤等地,在倭军看来,整个高丽都已是倭国的新领土、倭军接下来攻打明国的后方基地,处于倭军控制下的高丽是“非常安全”的,干嘛修建防御工事?——明军则气定神闲、稳坐钓鱼台、按兵不动,因为明军一要等待后续部队、兵器军械、粮草物资运到开城前线,做好最充分的战备,二要等待汉城一带聚集越多越好的倭军,从而在接下来的汉城大战中一口气吃掉大量倭兵,所以在高丽军看来“故意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李镒等高丽军将领和尹斗寿、郑澈等高丽大臣虽然不满,无奈,高丽军是要听命于明军的,又没有那个实力,无法独立发起收复汉城之战。 这是明高双方的战略、战术分歧,同时,双方在政-治上也产生了一些裂缝。万历帝和夏华不打算让明朝在这场抗倭援高战争中当国际活雷锋,所以向高丽朝廷提出了不少要求和条件,这就刺激到了不少高丽高层的神经,另外,随着高丽军逐渐得到重建,有几支高丽军还打出了几场漂亮的胜仗比如李舜臣的水师、李尧臣的部队、权栗的部队,从而促使高丽的一些高层想要把高丽军的指挥权从明军手里收回来。 对此,夏华只能说:“你们可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啊!OK,OK,你们能?那你们就上吧!” “对了,”李镒最后嘱咐道,“李如松不是送了两千套明军衣甲给我们吗?很好,无需改动,直接发放给两千精锐军士让他们穿上,到时候,我军先头部队就这样穿着明军的衣甲、打着明军的旗号发起进攻,让倭军误以为明军也参加了此战。” 金应瑞称赞道:“真是妙计呀!” 虽然李镒嘴里对明军颇有几分轻视之意,但他心知肚明,倭军根本不怕高丽军,只惧明军,所以,参战的部分高丽军伪装成明军可以有效地打击倭军的士气斗志、震慑恫吓倭军。 距李镒的中军大帐不算太远的李如松的中军大帐里,李如松、杨文、夏华正在斗地主。 “四个皮蛋!哈哈!炸弹!本督赢了!”李如松在丢下四个Q和一个3后手舞足蹈地道。 杨文和夏华无可奈何地把手里的散牌丢下。 李如松得意地看向夏华:“夏状元,你下围棋不行,打扑克也不行啊!” 夏华讪讪一笑:“督帅用兵如神,打牌也暗藏兵法之道,我哪里是您的对手啊!” 李如松抚须哈哈一笑。 对夏华来说,这事说起来挺丢人的,李如松找他下围棋,在李如松看来,夏华不但是文人还是“文魁”状元,下围棋肯定很厉害,这年头的文人墨客哪个不以下围棋为必备技能?但夏华还真的不会下围棋,为了挽回颜面,他让人用硬纸板做了一套扑克牌,想要大杀四方,结果被大杀四方。倒也是,李如松等“古代人”只是生在古代,又不是在智商上低于现代人,他们在学会后世的游戏后照样玩得得心应手。 “爹!”李建业急匆匆地掀帘快步而入。 李如松瞪了李建业一眼。 李建业连忙改口并行礼:“督帅!杨将军、夏大人。” 李如松心头通明:“李镒那边有动静了?” 李建业笑道:“嗯,高丽军动起来了,他们出动了起码一半兵马,都是顶盔披甲的军士。” 李如松看向杨文和夏华,二人都心照不宣。 “这场汉城大战就要拉开序幕了。”李如松呵呵一笑。 杨文和夏华一起点头,夏华看向李建业:“建业兄,小西行长那边说好了吗?” 李建业咧嘴一笑:“送上门的功劳,他当然是求之不得了,通过平壤之战,他已经完全相信我们了。” “那就好。”李如松点头,看向杨文,“筠江,你的部队可以出发了。” 杨文肃然起身行礼:“末将领命!” 李如松交代道:“我麾下的那五千建州女真军步兵也都交给你指挥。” 杨文愈发肃然:“末将明白!” “好了!”李如松伸了个懒腰,“传令各部,都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