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 生财有大道
会试又称春试、春闱,因为这场考试是在春天举行的,但很显然,近几十年的会试包括这次都跟春天毫不搭嘎,燕京地处北方,本就寒冷,加上小冰河效应,眼下说是春天,其实跟寒冬腊月没区别。等待进场的这三千五百多名考生在寒风低温中无不冻得瑟瑟发抖,雪花簌簌落下,考生们都成了雪人,入场的考生在走路时个个动作僵硬机械,不少人还摔了跟头。 煎熬了三四个小时,冻得浑身都麻木没知觉的夏华等人总算轮到入场了。 先前乡试,夏华等人热得半死,如今会试,夏华等人又冻得半死。会试的入场流程步骤跟乡试基本上一样,唯一让考生们稍感慰藉的是会试的考棚都是符合标准的,比乡试的考棚宽敞不少,也不存在漏水透风的情况,毕竟会试是在天子脚下举行的,地方官员们可以偷工减料、损公肥私,京中官员们不会,一来容易被皇帝知道,后果很严重,二来犯不着贪墨“这点小钱”。 找到自己的考棚后,夏华先挂上门帘挡住外面的风雪,然后打扫了一下,接着升起火炉,这火炉是专门设计的,既可以取暖也可以炒菜做饭。夏华确实是这么做的,他一边烤火取暖一边炒菜做饭,其实也不是真的炒菜做饭,就是把宋词儿几女给他准备的饭菜热了热,然后美美地吃饱了肚子,顿时,原本麻木僵硬的四肢百骸一下子涌入热气,浑身上下都暖洋洋的。 吃饱喝足后,夏华戴上了一双轻薄的貂皮手套,这双手套是绣春给他做的,先买来不满周岁的幼年小貂的貂皮,然后按照他的手型大小严丝合缝地裁剪缝制成,戴上就像给手穿上紧身衣,完全不影响写字,并且保暖不透气,能让夏华在考场上不至于双手冻成十根胡萝卜。 在把身心都调整到最佳状态后,夏华这才取出装着考卷的密封纸袋,拆封打开来看考题,刚一看,他就忍不住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得眼泪都哗啦啦地流了出来。 大笑声中,考棚门帘被人猛地一把掀开,是一个在外面站岗的军士,他诧异地看着哈哈大笑的夏华,惊愕道:“这么快就有了?”转头对远处同伴唤道,“过来帮忙!这儿疯了一个!” “不是!不是!不是!”夏华慌忙止住自己的大笑,“我没疯!我没疯!” 军士和赶过来的他的两个同伴一起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夏华:“这位学子,你真的没疯?” “没疯!没疯!绝对没疯!”夏华连连道。 “那就继续考试吧!”军士摇摇头,放下了门帘。 会试第一场的前三道考题是四书题,乡试时这三道题就是根本,会试更甚,因为这三道是皇帝命题的,三题之中又以首题最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 夏华之所以一看题目就如此失态地放声大笑,因为首题的题目赫然是—— 生财有大道。 这五个字不是万历帝自己琢磨编出来的,而是《大学》里最后一段的开头,原文是:“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意思是:发财致富有这样一条原则,生产财富的人要多,消耗财富的人要少,干得要快,用得要慢,这样就能一直保持富足。 毫无疑问,《大学》的这段跟如何发财致富根本没关系,而是阐述一个富国裕民的道理:国家统治者想要国库充裕、百姓富足,就要开源节流、多挣少花,还要精简裁撤臃肿冗余的机构人事,不要养太多耗费财富的寄生虫,同时,统治者自身也要勤俭节约,不能铺张浪费。 作为前后呼应,《大学》的这段的结尾是“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意思就是:国家不能把财富当做利益,应该把仁义当做利益。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仁义”,跟财富什么的关系不大。看到这个考题,如果考生不了解万历帝此时的“帝心”或对此准备不充分,肯定会审题出错导致跑题。 万历帝才不在乎什么富国裕民的道理,他现在最在乎的是如何快速地弄到大笔的银子,因为他想干大事,需要很多很多的钱,并且他个人也很贪财,考生如果在答题时望文生义地写上一堆勤政爱民啊、减少赋税啊、精简机构啊、裁撤人事啊、勤俭节约啊之类的堂皇道理,苦口婆心地劝诫万历帝“不能把财富当做利益,应该把仁义当做利益”,万历帝看了后只会感到膈应:尔母婢也!老子现在需要的是如何赚大钱发大财的法子,你说这些屁话有什么用?不能把财富当做利益,应该把仁义当做利益?好啊,那老子以后给文武百官发俸禄时就不发银子了,改发“仁义”,给各地拨款赈灾救民时不调银子调“仁义”,派军队打仗时给军士们发军饷也用“仁义”代替银子,好不好?仁义、仁义,能当饭吃么?毫无营养的正确的废话! 考生如果猜到了万历帝的心思但却对此准备不充分,那麻烦就来了:如何给万历帝想出赚大钱发大财的法子?古往今来,哪朝哪代的君王和王公大臣们不是绞尽脑汁地把这个问题想了N遍?能想出的法子早就想出来了,一时半会儿间如何想出一条前人从未想到的并且具有可行性的好办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巧立名目地给老百姓增加苛捐杂税。万历帝看了后只会拍桌子骂娘:尔母婢也!增加苛捐杂税?你啥意思?想让朕成为被老百姓唾骂、在悠悠青史上留下骂名的昏君吗?再说了,增加苛捐杂税这么低级的办法连你都想得到,你以为朕想不到?你丫的不但侮辱朕的人格,还侮辱朕的智商! 所以,想要在这道“大分题”上拿到高分甚至满分,必须具备两个前提: 第一,知道万历帝出这个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二,肚子里有可以让万历帝赚大钱发大财的好办法。 除了这道首题,万历帝出的另外两题也基本上不出夏华六人考前研究的结果,都是通过引经据典的方式比较隐晦、拐弯抹角地询问大明朝现在有什么内忧和外患,若需用兵该如何用兵。万历帝雄心万丈,很想干出一番大事,不过,他跟朝堂上的“那帮老家伙”已经闹翻,所以,他的理想和抱负是不会受到朝堂上那些大臣的支持的,所以,他已经不寄希望于那帮老臣,他打算通过这次的会试往朝中引入新鲜血液,提拔和栽培新秀人才,培养听命于他的新生政-治力量,一为抗衡那帮不听他话跟他作对的老臣,二为协助他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 “万历帝跟历史上的那个万历帝完全就是判若两人了呀!”夏华感慨不已。 夏华相信,卢泰、杨江、刘时俊、胡世赏、袁可立此时此刻肯定都在大笑,也不知他们会不会被军士误以为疯了而抬出去。 对万历帝出的题目,夏华六人个个胸有成竹、腹稿在怀,他们准备好了一堆“重磅炸弹”。 夏华当然不会把后世的那些国策政策原封不动地拿到这个时代,那么做纯属愚蠢,一是生搬硬套后世的国策政策放在这个时代只会水土不服,二是会给他带来麻烦。夏华六人潜心研究出的东西都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大背景。 首先,万历帝想对外打仗、开疆拓土,想扬名立万、流芳百世,同时又想发大财,那么,东瀛倭国就是大明国第一个最理想的下手目标,原因有三: 第一,就算大明不打倭国,倭国也会打上门来,丰臣秀吉就要统一倭国了,此酋接下来就会发动明倭高丽战争,况且,倭寇曾给华夏带来那么大的损失,华夏还没有报这一箭之仇; 第二,征服了倭国,既可以一劳永逸地铲除华夏的这个卧榻祸患,还能彻底地打通华夏通往大东洋即太平洋的海路,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三,倭国现在很有钱,征服了倭国,大明可以大捞一笔。 众所周知,倭国是一个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不妨把华倭两国进行横向对比,华夏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说得不好听点,华夏再不济,刨地挖资源卖给外国人也能赚到钱,倭国就不行了,倭国自然资源十分贫乏,只有一些煤炭、天然气、硫磺,别的就没有了,然而,这个时代的倭国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富国。因为倭国三岛处于亚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火山地震活动频繁,这也使得倭国境内有很多银矿和不少金矿,在16世纪,倭国正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银国,全世界约三分之一的白银产自倭国,代表就是著名的“石见银矿”,另外,倭国同期的黄金产量也占全世界约5%。 一百二十多年前,倭国进入战国时代,打了足足一百二十多年的内战,倭人打内战的钱从何而来?就是靠那些银矿和金矿,从而可以不停地打内战、向华夏和西洋外购军火和物资。保守估计,倭国此时每年能产银约200吨,价值无需多言,但再过二十年左右就会逐渐枯竭。 打倭国,又能建功立业又能大捞一笔,岂会不让万历帝大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