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第342节 西南也不稳了

   沈惟敬好整以暇地呵呵笑道:“夏大人的意思是…咱们可以秘密合作演戏给丰臣秀吉看,只要你配合,高丽战场上的大明王师就不会对你的第一军团发动真正的攻击,如此,你就能保存实力。”他稍微顿了一下,显得十分推心置腹地道,“小西将军,我知道,你是一个武将、武士,必须对主上保持忠诚,然而,你对丰臣秀吉继续保持忠诚已经没有意义了,丰臣秀吉正在自掘坟墓,你继续忠于他只会让小西家给他陪葬。你如果非要冥顽不灵地忠于丰臣秀吉,我大明王师也无所谓,大不了把你连同加藤清正等人一起消灭掉。忠于丰臣秀吉,死路一条,灵活变通,可以保住你的家族。”    如果坐在沈惟敬对面的是加藤清正那种“真正的武士”,早就暴跳如雷、当场一刀砍了沈惟敬了,但坐在沈惟敬对面的是小西行长,他虽然也是武将、武士,但在骨子里是个商人,既是整天跟钱打交道、对钱最感兴趣的商人,自然更在乎自家切身利益而不是什么忠诚道义。    说到万历明倭高丽战争,就绕不开沈惟敬这个人,此人十分“奇特”,历史上,明政府在砍了他后对他的盖棺定论是“市井恶棍”,妥妥的反派角色一枚,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不妨仔细梳理沈惟敬在明倭高丽战争中干的事:战争开始,倭军横扫席卷高丽,明国高层们下定决心抗倭援高,无奈大军还没有调动集结完毕,后勤粮草辎重物资也没有准备好,需要对倭军实施缓兵之计以拖延时间,肩负这项任务的就是沈惟敬,他靠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糊弄住了高丽君臣,令其人心大定,也糊弄住了小西行长等倭军将领,令其摇摆不定,从而给明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战备时间,无疑,他对国家是有功的。    可能是第一次忽悠大获成功让沈惟敬昏了头,也可能是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隐情内幕,他的第二次忽悠完全玩砸了,明倭两军在高丽战场上打了一阵子后,倭军发现自己想要打败明军、进兵明国完全是痴人说梦,明军也发现倭军有点难啃,于是,双方再次展开议和谈判,奔走在明倭两国之间的沈惟敬发现万历帝和丰臣秀吉开出的条件“相差极大”,根本不可能谈拢,夸下海口、骑虎难下的他开弓没有回头箭,无可奈何或有着某些深层原因的他索性“要么不忽悠,要么就忽悠到底”,对丰臣秀吉说“万历帝把你的条件都答应了”,对万历帝说“丰臣秀吉把你的条件都答应了”,从而换来双方的“皆大欢喜”。    可是,纸里怎么包得住火呢?很快,沈惟敬的跨国大骗局就被事实拆穿了,明倭再度开战,沈惟敬被抓入大牢,最终被斩首示众。    明政府把沈惟敬定性为“市井恶棍”显然是有失公允,沈惟敬其实是忠良之后,当年,他的父亲参加过东南抗倭战役,还曾英勇地救过东南总督胡宗宪。在第一次出使高丽、接触倭军高层时,沈惟敬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他不卑不亢、巧舌如簧,圆满地完成任务,须知,这项任务是可能要掉脑袋的,他敢于挺身而出,深入龙潭虎穴,如果说他此举只是为了牟取私利或沽名钓誉,未免太主观了,倭人对他评价很高,小西行长夸赞过他,他在去倭国本土出使时见到了丰臣秀吉本人,丰臣秀吉也曾称赞他“猛将”,他后来之所以把事情办得一塌糊涂,要么是他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了,要么是存在某些已经湮灭在历史尘埃中的深层原因。    沈惟敬能把明倭两国高层都忽悠得团团转,仅靠他一个人是做不到的,倭国那边有人一直配合他,谁呢?就是小西行长。    对丰臣秀吉,小西行长是忠诚的,但对丰臣秀吉发动的这场战争,他又是非常反对的,他在高丽战场上为丰臣秀吉打仗只是一种身不由己。历史上,为阻止战争,小西行长在战前、战争期间多次向明高泄露军情机密,又跟沈惟敬串通起来“唱双簧”欺骗万历帝和丰臣秀吉。由此可见,小西行长绝不是那种脑子里一根筋的“纯粹的倭国武士”,他是个懂得灵活变通、见风使舵、明哲保身的“识时务者”。    听完沈惟敬的话,小西行长并没有沉吟太久,因为很多事他已经悄悄地思考很多遍了,他深深地吸口气,声音不高但很郑重地道:“如果夏大人能以诚待我,我也会以诚待夏大人。”    沈惟敬喜不自禁:“如此,甚好!甚好!小西将军你大可放心,这种事就跟做生意一样,讲诚信才能做得长久、做大做强。小西将军你言而有信,夏大人也必会一诺千金、一言九鼎。”    小西行长已经知道这一切的幕后“操盘手”是夏华,李旦也好沈惟敬也好,都是夏华的人,对此,他心里一直存在一个疑惑:“沈大人,我知夏大人是明国的状元和驸马、大明皇帝的妹夫,不过,我曾打探过,夏大人目前的官级似乎并不高,他能控制进入高丽作战的明国军队吗?”    沈惟敬胸有成竹地道:“当然!夏大人目前的官级之所以并不高,是因为他还太年轻了,皇上不能把他升得太快,但他掌握的实权相当大,连总督都比不了,他说大明王师不会真打你的第一军团,就能说到做到。”    小西行长点点头:“那么,我下一步该怎么做?”    沈惟敬道:“首先,你不能再继续向北推进了,丰臣秀吉催你,你就找合情合理的借口,加藤清正的第二军团不是在锦城吃了一个大败仗吗?这不就是现成的借口?你就说,高丽人反抗十分激烈,需要好好地清剿占领区内的高丽反抗势力,暂时无法继续北进,顺便踩加藤清正一脚,说他的第二军团居然被高丽民军打得损兵折将,简直是耻辱,反正你要保持这个现状不变;其次,等大明王师进入高丽,第一仗肯定是反攻平壤,你和大明王师装模作样地打一场就放弃平壤南撤,大明王师不会对你进行围追堵截,也不会对你设伏,故意放你离开,从而让你的第一军团不会蒙受太大的损失。”    小西行长轻轻地叹口气:“我知道了。”    双方接下来又商谈了很多细节,谈得十分“愉快”,因为双方各得所需。沈惟敬背后的夏华想要更好地打击丰臣秀吉、打击倭国,小西行长确信丰臣秀吉和倭国根本赢得不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他想要在丰臣秀吉和倭国输掉这场战争后保住小西家,保住自己的家业和势力。    “西北打完了东北打,在这个时候,西南可不能节外生枝啊!”离开延长县前往燕京的路上,夏华看着卢泰从西南发给他的急报,忍不住皱起眉头。    万历三大征正是打哱拜、打丰臣秀吉、打西南大土司杨应龙,当哱拜作乱、丰臣秀吉大兵压境时,杨应龙也蠢蠢欲动了。    身为播州的土皇帝,杨应龙本就不是什么善类,他在他的领地内长期作威作福,什么欺男霸女、横征暴敛之类的都是小儿科,更露骨的是,他的居所跟皇宫一样雕龙画凤,还像皇帝那样阉割男子任用太监,这都说明了他暗藏着的勃勃野心。类似于妄图割据西北的哱拜,杨应龙的志向并非推翻明朝、改天换地,而是割据西南,特别是西南地区最丰饶富足的四川,一直让他垂涎三尺。    本来,明朝对杨应龙这种地头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要不是公然造反,明政府就不会采取强硬手段,但杨应龙干得实在太出格,他常年残酷盘剥、压榨、欺凌他辖下的“五司七姓”,搞得播州当地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前阵子,他还亲手犯下一桩惊动燕京的血案。    这桩血案是这样的:杨应龙正妻姓张,但最受他宠爱的是一个叫田雌凤的小妾,某天,这田雌凤告诉杨应龙“听说你正妻张氏给你戴了一顶帽子,绿色的”,这事是真是假不清楚,反正杨应龙听了后大怒,当即休了张氏并将其扫地出门,本来嘛,这事就到此为止了,偏偏杨应龙事后越想越气,加上喝了不少酒,居然提着刀跑到张家杀了张氏、张母和张家不少人,还凶性大发地斩下了张氏和张母的首级。——张父已过世多年。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性质就变了,从家庭矛盾升级成了刑事案件。张氏能嫁给杨应龙成为正妻,肯定不是小门小户之女,张家在播州也有势力的,血案发生后,张氏叔父张时照立刻上告朝廷,不但控诉杨应龙滥杀无辜,还揭发杨应龙密谋造反。    张家既跟杨应龙联姻,对杨应龙暗地里的很多勾当是清清楚楚的,也掌握着不少证据,以前,两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肯定不能互相伤害,但杨应龙对张家如此残暴不仁,两家已经反目成仇,张家还管那么多干什么呢?肯定是要将其扳倒以报仇。    朝廷里的很多人和西南地区的一些地方大员早就看杨应龙不顺眼了,正好,这是一个办他的好机会,于是宣布在重庆府审理这桩血案,要求杨应龙到重庆府受审,杨应龙又不傻,他心知肚明朝廷让他去重庆府根本不是当被告人,而是请君入瓮,让他自投罗网,所以抗命不去,同时“能屈能伸”,表示自己愿赔偿重金并出精兵五千前往高丽对战倭军以戴罪立功。    看到杨应龙的这个回复,万历帝等一些人有些心动,毕竟高丽战争已经爆发,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是不理智的,西北的哱拜已经节外生过一回枝,要是西南的杨应龙也节外生枝,必然严重地影响到高丽战争,但四川巡抚王继光坚定主张讨伐剿灭杨应龙,他认为朝廷已经把杨应龙惯得不成样子了,绝不能继续惯下去,同时,他认为杨应龙很好打,给他几千兵马就能一举铲除杨应龙。    目前,西南这事就这么个情况,万历帝和明政府犹豫迟疑,事情战和未定、悬而未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