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第290节 处理结果出来了

   夏华忽然第一次感谢这年头交通运输的落后以及穗京两地的超远距离,因为广州这边的大事要用一个多月才能八百里加急上报到燕京,而燕京那边的处理结果也要用一个多月才能八百里加急下达到广州,加上万历帝和朝中大臣们的扯皮时间,满打满算,起码要过三个月才会尘埃落定。    三个月的时间,足够夏华把方方面面的善后收尾工作都稳稳妥妥地处理完成,也足够他把他在这场大风暴中狠捞大赚的惊人战果吃干抹净消化掉。    府城的动乱已被平定,动乱带来的各种后遗症也在慢慢地被解决,一切都很顺利,府城平定,全粤基本上就随之恢复安定了。除了府城,夏华的“老巢”新安县同样有一大堆杂事等着他操心,最大的根源就是新安县在这场风暴中人口数量暴增。风暴正式刮起前,新安县人口总数大约十五万,风暴逐渐消退时,新安县人口总数已猛增到五十余万,一下子多出的三十几万人都是在风暴期间从外地接连不断地迁入的,风暴结束后,很少的人选择返回老家,绝大部分人选择留下定居,一来,新安县发展得这么好,住在新安县肯定能过上比住在别地好得多的日子,二来,夏华制定的那些优惠政策非常吸引人,三来,经过这场风暴,很多人丧失了某种信心,觉得返回老家居住生活很没有安全感,只有在新安县才能真正地安居乐业。    对这些投靠自己、希望成为新安县居民的外地老百姓,夏华当然不会视其为累赘或将其拒之门外,他是非常欢迎和求之不得的,有了这么多的新人口、这么丰富和充裕的人力资源,新安县的发展建设速度必然更上一层楼,新安军的兵源也更充足了。    治下一下子猛增了这么多人口,夏华肯定又要掏一大笔钱了,但他现在“不差钱”。    夏华在广州这边忙忙碌碌,燕京那边肯定已经吵翻了天,好在隔得远,所以夏华这个“惹出一堆事的罪魁祸首”根本听不见,正好落得耳根清净。    “绣春!”在等待来自燕京的消息时,夏华心念一动想到了什么,随即把绣春唤了过来。    “公子!”绣春立刻快步而来。    “交给你和绽冬一项任务。”    “请公子吩咐。”    夏华吩咐完,特地嘱咐道:“多加小心,完不完成任务是次要的,你们平平安安最重要。”    绣春点头:“谢公子关心,我知道了。”    在很多人各怀心思的等待中,一直等到十二月上旬,朝廷和万历帝对“粤闽粮荒”和“广州府城动乱”这两件大事的主要当事人的处理结果终于敲定了。    第一个被处理的自然是夏华,万历帝颁布旨意,对夏华进行了“严厉训斥”,罚俸一年——对于这项处罚,没人在乎,都知道这是连隔靴搔痒都算不上的象征性处罚,纯属闹着玩,夏华一年俸禄不过几十两银子,他压根就不靠这么一点少得可怜的工资过日子,万历帝就算罚他一辈子没工资也对他没影响——撤除新安县知县和新安市舶司副提举二职,调任延安府延长县知县。    万历帝对夏华的第二项处罚可谓耐人寻味,首先,从新安县知县变成延长县知县,看似平调,实则贬官,新安县好歹位处南方,没有外敌,自倭寇之乱被平定后,沿海地区是十分太平的,延长县可是在西北靠近边塞,那里可不太平并且经济落后,再者,新安县虽然原本不是富裕地方,但已经被夏华建设得红红火火,已是一个油水十足的经济大县,从一个沿海富县调到一个内陆边区穷县,这不是贬官是什么?其次,夏华原本是新安市舶司的一把-手,如今被撤掉了这个职务,也是妥妥的贬官。    然而,夏华对此是哑巴吃饺子,因为万历帝同时还“狠狠地痛斥了”新安卫指挥使杨文,对其一样罚俸一年外加官降一级,令其率领新安卫部队前往固原镇戍边。    把夏华和杨家军调到西北,万历帝摆明了是派夏华和杨家军去准备参加宁夏之役,趁着这场风暴进行调动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混淆视听。看来,夏华通过骆思恭对万历帝“泄露的天机”一如既往地得到了万历帝的重视,不出所料,夏华并未“失宠”。    夏华不干新安县知县和新安市舶司副提举了,谁来接替呢?万历帝也下了圣旨,新安县典史汤显祖跳过主簿、县丞二职,被任命为新安县第三任知县;新安市舶司的另一个副提举杨江职务不变,很显然,夏华不在后,新安市舶司就完全由杨江负责了。    汤显祖也好杨江也好,本就是夏华这套班子的人,如此一来,夏华就算不在新安县当官,新安县和新安市舶司还是老样子。对万历帝来说,新安市舶司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这只母鸡是夏华一手培育出来的,不能轻动,更不能干出杀鸡取卵的蠢事。    夏华下面就是广州知府屠谦了,万历帝在圣旨中宣称,虽然屠谦长子屠昊是粤闽粮荒和广州府城动乱这两件大事的幕后主使之一,罪大恶极,但屠谦在关键时候大义灭亲,又暗奉皇命隐蔽行事,忍辱负重、搜集证据,最终配合夏华成功地将奸恶团伙一网打尽,还为解决广州府城动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不受牵连,仍为广州知府,屠家其他人也都不受牵连;    两广总督刘继文玩忽职守、驭下无方,以致于广州卫所武备糜烂、军纪败坏、失控作乱,撤职查办,两广总督之职由兵部右侍郎萧彦接任;    广东布政使张大忠在事件中失察渎职,罚俸一年、官降一级,暂留原职以为将功补过。…    万历帝最后又下了圣旨,将已被抓获的潘九、屠昊、房禹希等奸徒一律押往京城,严厉抓捕尚未归案的奸恶团伙成员令以三司会审,还命令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前往广州对这系列事件进行复查,等等,如此,也算给各方一个交代了。    处罚名单一长串,但仔细看来,除了刘总督最倒霉外,万历帝对其他人的处罚好像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特别是对夏华的处罚,有心人都觉得“皇帝对夏华的心都快偏到胳肢窝里了”。闹出这么大的风波,朝中百官弹劾夏华的折子都够他去西北烧火取暖一整个冬天了,他居然就受了这么一点点处罚,实在是…令人大失所望。    这个结果其实是万历帝据理力争并与东南豪强既得利益集团在朝堂上的代言人的一个双方都做出妥协退让的结果,对东南豪强们来说,广州九家等广东本地豪强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在这个时候应该对其“壁虎断尾”免得事态扩大导致躲在幕后的他们引火烧身,所以,东南豪强们经过权衡利弊,觉得与其救广东本地豪强,不如索性将其彻底地送进坟墓以灭口,让这场风暴早点得到平息,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对万历帝来说,夏华肯定要力保的,别的方面就不说了,光是冲着银子,万历帝也万万舍不得自己的这尊小财神爷被别人整死:瞧瞧夏华,多能办事啊,去年给他搞来了一百五十万两,今年上半年就有一百五十万两,下半年还有一百五十万两,毫无疑问,到明年、后年、大后年…会越来越多,在这场风暴中又搞来二百万两,不仅如此,夏华出的卖彩票、办镖局、卖灯油等金点子也是一棵棵摇钱树,举目大明朝上下,会搞钱的人一抓一大把,但有几个人像夏华这样忠心耿耿地为他和朝廷以百万两为单位地搞钱?要不是夏华年纪太轻并且资历太浅,万历帝真恨不得让宋尚书赶紧退休回老家养老,让夏华当户部尚书,那他就再也不愁没银子花了。    如果有人批评万历帝太“惯着”夏华了,万历帝的反驳会非常振振有词:有本事你也像夏华那样一年给朕搞来几百万两,朕保证也惯着你,况且,夏华在广州搞出的风波本就是“奉皇命密旨行事”。    除了那结结实实的二百万两银子,万历帝还因为夏华通过这场风暴捞了很多好处,比如,广东本地的豪强势力都被夏华这个又不按常理出牌又实力强横、敢拼敢闯的愣头青搅得七零八落,那么,一直被当地豪强势力掌控的广州口岸就可以被朝廷趁机收回来了,夏华在发给万历帝的奏折里建议“全面整顿和重建广州市舶司”,万历帝对此自然从善如流、欣然同意。    除广州市舶司,夏华还向万历帝建议新开潮州市舶司,这是夏华先前对潮汕商团的承诺。夏华声称,此次粤闽粮荒危机能得以解决,潮汕义商功不可没,他们前往南洋重金采购粮食运回国内支援官府,又积极地出钱出力赈济灾民,恳请皇上对他们加以嘉奖,而潮汕商人们最想要的嘉奖就是朝廷批准在潮州也开办市舶司。    因为新安市舶司的日进斗金,万历帝已经深深地尝到对外通商带来的甜头,所以也欣然同意,下旨新开潮州市舶司,并御笔亲题“粤东义商”牌匾赏赐给潮汕商团作为特别的嘉奖。    消息传来,潮汕地区欢声雷动,当地商民欢呼雀跃,在大呼“皇上万岁”时对一手促成此事的夏华无不感恩戴德。    “下官夏华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新安县衙里,夏华听完圣旨后毕恭毕敬地从宣读圣旨的陈矩手里接过圣旨。    陈矩笑容可掬地把圣旨交到夏华手里,然后温言安慰道:“夏大人,皇上虽然下旨把你调去西北,但皇上心里有数你是一个忠君报国的好官,为争取到这个结果,皇上已经尽力了。”    “多谢陈公公慰藉。”夏华笑道,他明白陈矩此话的意思。    “要去西北了。”夏华心里忍不住想起了苏东坡的那首名词里的两句:西北望,射天狼!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