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节 摄兵备佥事
客观上讲,魏学曾这位三边总督可算一位名臣,虽然位高权重,但从没干过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党同伐异之类的事,他为人正直、做事勤勉,督军西北期间颇有功绩,德高望重、深得人心,历史上的他在宁夏之役后期被万历帝以“玩忽职守、应变不力”等罪名撤职查办,这显然是冤枉他了。万历帝之所以对魏学曾不满,是因为他急于求成、想要速战速决地结束宁夏之役——宁夏之役开战后两个月,明倭高丽战争爆发了,万历帝急着把明军精锐从西北战场调到高丽战场——但魏学曾却“拖拖拉拉”一直没能获胜,让万历帝对他逐渐失去耐心。然而,魏学曾这么“拖泥带水”并非他指挥能力不行或克敌意志不坚,而是因为他手上军力不足,叛军据城坚守,明军强攻难度太大,又要对付叛军外援,自然进展缓慢。魏学曾为能早日获胜,在强攻收效不大的情况下侧重于对叛军进行招降,结果被哱拜等贼首将计就计地施行缓兵之计,另外,魏学曾还针对宁夏镇东北处地势低洼制定了“挖开附近黄河堤坝水淹宁夏镇”的计划,可他又觉得这么做会殃及城中无辜百姓,所以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在他被撤职查办后,继任总指挥叶梦熊执行了魏学曾已经制定好的水淹作战计划,最终一举破城。魏学曾被捕时,朝中大臣数十人为他求情,宁夏边军将士也“号泣送之”,都说明他并不差。 对魏学曾这位兢兢业业的名臣,夏华自然愿意拉他一把,保住他的前途,这也是出于一种长远的考虑。魏学曾要是被撤职查办,接替他的叶梦熊会在宁夏之役后自然而然地总制陕西三边军务,这会导致高级文将们的战后封赏难以落实,如果叶梦熊被迫前去南京半退休,怎么办?有魏学曾在,就能为叶梦熊吸引不少火力,以退为进,还能团结陕西官场上很多人。 夏华虽然不在魏学曾身边,但他可以通过杨文“循循善诱地引导”魏学曾采用更好的作战方针平定这场叛乱。 毫无疑问,魏学曾在这场紧急召开的战前军事会议上把杨文的“献策”完全听了进去,他随即展开紧锣密鼓的周密部署,先急调周边能抽调的边军部队赶来参战、助战,又借茶马官银补充军饷鼓舞士气,然后飞马传令给各边军城堡,要求他们稳定军心、加强防备,同时派遣军队加强边境各隘口的把守阻断塞外蒙古人与叛军联合,最精锐的杨家军被派往最至关重要的石嘴山驰援平虏城萧如薰部,这一切布置得当后,他又兵分三路,一路由副总兵李昫率领赶赴灵州,一路由游击赵武率领赶赴鸣沙州,沿河道部署重兵以防叛军渡过黄河,而他本人则亲自率领一路兵马驻扎在军事要地花马池作为策应,三地构成犄角之势,从而将叛军堵在河西保障西北内地的安全。 这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措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局势开始被稳定住,叛乱没有扩大——哱拜等贼首确实也无意进击攻略西北内地的意图——接下来,魏学曾开始指挥明军展开反击,集中兵力挨个挨个地收复河西四十七堡已沦陷的军镇城堡。果然,叛军攻占这些军镇城堡只为了掠夺钱粮物资人口,无意扩大地盘并跟明军进行“寸土不让”的交战,所以面对明军的反扑,叛军虽然节节抵抗但并不死战,使得反攻的明军尽管战斗力不强,但还是攻势顺利、接连取胜,已沦陷的军镇城堡不断被收复,罪首被处死,从众者被安抚并被重新编入明军对叛军作战,叛军的控制区越来越小,战线逐渐地缩回宁夏镇。 从表面上看,叛乱被平定已指日可待,但双方高层都心知肚明,真正的大战还没开始,叛军的实力并未受到真正的打击,外援也即将抵达,这就使得哱拜等贼首并不慌张。在接到魏学曾的劝降文书后,哱拜态度强硬地提出诸多狮子大开口的条件,要求朝廷免除他们兵变作乱的罪名并授予官职,允许他们以后世袭罔替地永久占据宁夏地区等等。 三月时,朝廷的命令和万历帝的圣旨及尚方剑被送到了西北,明政府向魏学曾下令“擒元凶,赦余党,听便宜处置,务昭朝廷恩威,毋得延误军机”,手持尚方剑的魏学曾享有“斩临阵不用命者以肃军法”的特权;明政府同时悬以重赏“擒献哱拜者,与世封,斩哱承恩者,许以侯伯延世”“擒献哱拜、哱承恩父子者,赏银二万两,封龙虎将军,擒献刘东旸、许朝、土文秀者,赏银一万两,封都指挥使”。 与此同时,明军的后援也不断抵达宁夏前线。甘肃巡抚叶梦熊被调到西北担任此战的副总指挥,陕西副使朱正色被提升为新任宁夏巡抚,洮岷副总兵董一奎被晋为新任宁夏总兵,坚守住平虏城、取得平虏城大捷这场明军在宁夏之役中首场大胜的平虏城参将萧如薰被破格提拔为宁夏副总兵,大同镇副将麻贵、都督佥事牛秉忠等将先后率领万余兵马星夜兼程前来增援,陕西巡抚沈思孝率领陕省部分兵马移驻下马关以声援,监察御史梅国桢出任监军御史。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延长县知县夏华素来公忠体国、竭诚效君,且深谙兵法韬略、通晓军机战事,今西北不宁、贼寇作乱,社稷震动、万民涂炭,朕心甚虑,军情似火,不容延误,特擢夏华为摄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佥事,整饬宁夏兵备,赐金剑一柄、银丝软甲一件,盼尔为国出力、为朕分忧,再创佳绩,功成传捷…” 延长县的县衙公堂里,夏华等人呼啦啦地跪了一地,听着一个从京城赶来的太监宣读圣旨,最后,夏华双手举过头顶接过圣旨,高声道:“下官夏华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到夏华接旨起身,那太监笑眯眯地道:“夏大人,咱家不得不多嘴一句,皇上可真是器重你呀,为了给你加封这个官,皇上可是跟朝中的大臣们吵了好几架呢!” 夏华一脸诚惶诚恐、毕恭毕敬:“天恩浩荡,下官就算是粉身碎骨,也难报天恩之万一!”他随即又一脸感激涕零,“公公特从京城来到这偏远山沟里,一路车马劳顿,真是太辛苦了!还请公公稍作休息,让下官好好地招待招待以表谢意,另外,下官这就上表谢恩,劳烦公公回京时一起带上。” 那太监呵呵笑道:“夏大人客气了。”他回京城时带回去的肯定不只是夏华给万历帝的谢恩奏表,还有夏华给他的大红包。 在那太监被下人们请去招待处后,朱尧姬忍不住问夏华:“夫君,皇兄给你的这道圣旨是何用意?” 夏华耸耸肩:“这不明摆着的嘛,派我去宁夏打仗呀!”他心知肚明,万历帝因为他“泄露天机”,知道明倭高丽战争马上就要爆发了,所以想尽快结束宁夏之役然后全力对付倭国,夏华既“能掐会算、料事如神”,西北要出乱子也是他第一个预测到的,自然而然,万历帝把他调去宁夏前线是希望借助他的“特殊能力”加速宁夏之役结束,同时,万历帝大概也想借机栽培夏华。 按理,夏华是科举出身的文官,怎么能去军队里担任武职呢?这不是名不正言不顺嘛?这种看法其实是片面的,华夏古代的“文官”和“武官”的界限没有那么分明。自宋朝开始,朝廷为防唐朝、五代时武人乱国之弊,逐渐地形成了“以文制武”的制度,宋朝就是个典型,但宋朝干得太过火,最终作茧自缚。到明朝时,因为明朝是在武力推翻蒙元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武将勋贵的地位比文官高得多,为防重蹈唐朝藩镇覆辙,明政府也选择实行“以文制武”,但没有宋朝干得那么过火,目的只是为防武将权力过大。翻阅明史不难发现,明朝的文官们很多人也会打仗,军事能力很出色,典型例子就是王阳明,又是思想家、文学家又是军事家。问题来了:明朝的文官们为什么能打呢?因为明朝对文官在军事方面是有一套培养机制的。 促使明朝文官们军事能力提高的,莫过于兵备道制度。 所谓“兵备道”,全称“整饬兵备道”,正是始设于明朝,它是明朝各省提刑按察司或别的部门在各地设立的辅助地方大员整饬兵备的“道”,主要负责分理辖区军务、缉捕盗贼、监督地方军队、管理地方兵马钱粮屯田、维持地方治安等。各地兵备道职权因地制宜,不尽相同,该职虽由按察司官员出任,但它的设置和裁革都由兵部负责。本来各地已有负责分道巡查的按察司副使、佥事从事巡查地方民政、经济、教育等,但因明朝立国渐久、社会矛盾加剧、各地动乱不断,明政府便在一些动乱频繁的地方专门设置兵备道巡查地方军事,一般会由按察司副使或佥事兼任,也有让各地分巡道官、分守道官兼任的。 兵备道出现后,任职官员大多从进士里挑选担任。进士是什么?不就是文官预备队么。大致上就是这么一个意思:每隔三年,朝廷通过会试、殿试录取了几百名进士,但没那么多文职让他们当文官,索性就把很多进士派去地方担任武职。这些进士被派去动乱频繁的地方担任武职,不但要整饬兵备、监督军务,有必要时还要亲自带兵打仗,他们岂能不努力提升自己的军事素质?于是,明朝的“会打仗的文官”就这么诞生了,打得好,以后会成为文将,也就是科举出身的、手无缚鸡之力但会打仗的文人将军。 明朝的兵备佥事是正五品,上面还有正四品的按察司副使,夏华现在是正六品,按理是当不上的,所以,夏华当的是“摄兵备佥事”,前面多了个“摄”字,啥意思?跟摄政王一样,“代理”的意思。估计万历帝要让夏华当兵备佥事,朝中一帮人反对,一是夏华毕竟有驸马这个身份,二是夏华才正六品。双方吵来吵去,最后各退一步,夏华可以当兵备佥事,但必须加个“摄”的前缀。 兵备佥事有没有实权呢?这得看情况。理论上是有实权的,甚至可以节制游击、参将,但前提是得到上面的总督、巡抚的允许,如果碰到的是一个不愿分权的总督、巡抚,那兵备佥事只能去搞后勤了,没法直接参加军机战事。历史上,袁崇焕也当过这个官,他当的是“宁前兵备佥事”,并且他运气好,碰到了几个信任他、器重他的上级,这才让他得以大展拳脚。 “一个兵不派,一两银子不给,就给了一柄剑、一件甲衣,便把老子打发去前线打仗?”夏华不得不在心里腹诽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万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