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第400节 汉城大战(2)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生死!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踏东瀛兮,逐倭奴!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车辚辚马萧萧,队伍里军歌阵阵,伴随着如火如虹的斗志一起直上云霄,出战的明军官兵们唱的是在汉朝军歌《马踏燕然》的基础上稍作改动的《马踏东瀛》,每词每字都充满视强敌和死亡如无物、勇于为国献身捐躯的大无畏气势和高度的爱国心,壮志雄心气冲牛斗。    因为不会骑马所以只能坐马车的夏华站在马车上看着自己前后左右、军列如龙、踏霜碎冰而行的明军将士们,举目望去,处处荡气回肠的壮观场景,人马喷着团团白气,女真军骑兵个个身穿辑甲,辽东军骑兵即李家的家丁私兵们个个身穿布面甲即内置铁甲外覆棉布的甲衣,将领军官们都身穿明甲,所谓明甲,指的是甲片外露的铁甲,与也被称为“暗甲”的布面甲相对,分为多种,山文甲、锁子甲、各种罩甲都是明甲,成本和防护力都高于布面甲。    队伍里,密密麻麻的金属碰撞声响似雨点,铁盔铠甲明晃晃犹如鱼鳞星河,官兵们的火枪、长枪、长矛、马槊、腰刀、弓箭宛若树林,随着战马前行时的颠簸而一浪一浪地起伏。    “壮哉!我神州王师!伟哉!我华夏儿郎!”夏华心神激荡,尽管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但他只感到自己的四肢百骸内尽是奔腾火热的热血。    开城和汉城相距约一百二十里,从开城前往汉城,依次经过坡州城、惠阴山口惠仁岭、距汉城约三十里地的碧蹄馆、幸州山城、距汉城约二十四里地的砺石岘也叫砺石岭、小丸山、望客岘、昌陵等地。当明军诱饵部队出动时,倭军侦察部队立刻窥探到了,因为倭军在汉城以北的弘济院设立了前哨阵地,并且幸州山城此时也在倭军手里。    这场野地遭遇战,倭军自以为自己单方面地掌握着明军的动向,实际情况是明军知道倭军自以为单方面地掌握着自己的动向。    汉城的东城门口,被编为倭军右军、负责全军右翼掩护和防御的小西行长部第一军团正在浩浩荡荡地出城,道路边,军团指挥官小西行长和军团副指挥官宗义智小声地窃窃私语。    宗义智:“这场大败仗估计要让我军折损几万人吧?开战后,我们真的只是做做样子?”    小西行长:“你说呢?你觉得我们现在还有别的选择?”    宗义智叹口气:“但愿经过这场大败仗,太阁殿下能彻底清醒过来吧!”    小西行长目光幽深:“如果他继续执迷不悟,那就没办法了。岛津家也已经投靠了明朝,岛津义弘的第四军团不会来汉城了。义智大人,你也要为你的家族的前景好好地考虑考虑呀,九州地区也不是不可以分给你一二国。”    宗义智默然地点点头。    倭军第一军团可谓“倭国反战人士和爱好和平人士的大本营”,军团一号人物小西行长自然不必多说,二号人物宗义智跟小西行长一样。宗义智是什么人呢?也是倭国的一个大名,他和他的家族的领地就是高丽海峡中的对马岛以及对马岛和九州岛之间的壹岐岛,虽然地盘不大,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倭军发兵高丽,必然要横渡高丽海峡、以壹岐岛和对马岛作为海上中转站。丰臣秀吉打算发动侵略高丽、进攻明国的战争时,宗义智跟小西行长一样极力反对,并且反对原因一样,宗义智和小西行长都热衷于跟外国人做生意,打仗会严重影响到他们家族的商贸事业和财政收入,然而,丰臣秀吉一意孤行、坚决不听,强令宗家出兵五千加入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    又急又无奈的宗义智为破坏丰臣秀吉的战争计划,铤而走险,干出了比小西行长干的更大胆的举措:战争爆发前,他偷偷溜去高丽汉城,想要亲自面见高丽王李昖给高丽国报警,让高丽军做好战备,让丰臣秀吉知难而退。没想到李昖也不知是脑子里哪根筋搭错了或者是宗义智此举确实匪夷所思,所以李昖认为宗义智此举是“挑拨高倭友好关系”“肯定有阴谋”,不但不相信他、不感激他,还下令抓他送交给丰臣秀吉。宗义智又气又火,赶紧逃回了倭国。    宗义智和小西行长关系非常好,两人地盘靠得近,经常合作做生意,并且两人都信奉天主教,宗义智就是在小西行长居住的宇土城里接受洗礼的。    小西行长搞出那么多“吃里扒外”的事却一直没有暴露,为啥?因为第一军团的副指挥官跟他是一伙的。小西行长和宗义智可谓“兄弟同心”一起使劲破坏丰臣秀吉的战争计划。    或许有人会难以置信:倭人内部居然这么不团结?事实就是这么不团结,此时的倭国可不是三百几十年后那个内部团结得吓人并且挑起世界大战的东瀛帝国。就说倭军第三军团副指挥官大友义统吧,他因为小西行长的出卖而丧命在了平壤战场上,冤吗?一点儿也不冤,因为原先历史上小西行长孤军困守平壤城时连连向他求救,他就见死不救地跑了,害得小西行长差点儿死在平壤,如今也算“一报还一报”。    汉城以北二十四里,砺石岭,清晨六点左右,天色阴沉,东方微露一丝鱼肚白。    不厚也不薄的晨雾中,前进中的明军诱饵部队发现了对面远处开过来一支倭军,也是清一色的骑兵,正是小早川秀包和立花宗茂率领的倭军前军部队。    小早川和立花的部队共有四千余人,都是骑兵。倭军骑兵不多,这四千多骑兵差不多就是汉城倭军骑兵部队的总数了。“四千多骑兵”,这个数字是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等**衡利弊敲定出来的,首先,小早川和立花的部队要能诱敌深入,所以人数不能太少,太少,就对明军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其次,小早川和立花的部队不能把明军吓跑,所以人数也不能太多,“四千多骑兵”这个数字正好。根据倭军掌握的情报,李如松和夏华带了三千多骑兵,倭军以四千多骑兵前去接敌,既能引诱明军追击又不会吓跑明军,但明军其实有五千多骑兵。    “好多的大球啊!”夏华身边的张云又惊奇又想笑,“倭军骑兵为何打扮得这么怪异?”    张云说的“大球”其实是倭军骑兵的母衣。倭军骑兵队被倭人称为“母衣众”,这就跟倭军火枪手部队被倭人称为“铁炮众”一样。倭军骑兵身上有个地方最惹人注意,就是他们背后的母衣,所谓母衣,结构类似于灯笼,以竹子编成圆球状,再在外面蒙上不同颜色的布,倭军骑兵们上战场后会把这种母衣背负在身后,“球口”是向着倭军骑兵后背、对着前方的,这样,当倭军骑兵在战场上策马奔驰时,风从“球口”灌入,母衣就会充气膨胀得犹如大球。    倭人为啥要给骑兵配上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母衣肯定不是用于通过蒙布的颜色分辨敌我的,因为倭军骑兵可以跟倭军步兵一样背上插着竖旗,有说法称母衣能对流矢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也有说法称母衣是模仿母体内保护婴儿的胎盘,倭军骑兵们背负上它象征着自己在战场上仍然还像婴儿受到母亲胎盘保护那样,只是一种祈福。反正夏华是不理解这个脑洞。    “他们的战马好差。”同在夏华身边的李建业的目光显然比张云更“专业”。    夏华拿起望远镜仔细地眺望观察,确实如此,倭人矮,倭马也矮,倭军骑兵们的战马普遍肩高只有一米二,连蒙古马都不如,而蒙古马在华夏各地马种里算是个头比较矮小的了。历史上,碧蹄馆之战是明倭两军的第一次大规模野战,此战中,倭军第一次见识到了明军的三眼铳和战马,参加过此战的立花宗茂不止一次地对部下们说“一定要设法弄到明军骑兵的大马”,没办法,倭马实在太矮小了,所以连立花宗茂这种倭国名将都对明军战马眼红不已。    “东瀛第一猛将?”李如松放下望远镜,轻蔑一笑,“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本督倒要看看你有几斤几两!”    倭军前军部队正前高高地竖着一面倭式竖旗,旗面上傲然大书道“东瀛第一猛将立花宗茂”。如此拉风外加拉仇恨的做法,正是立花宗茂本人的主意,他其实不是狂妄自大的人,他特地这么做,是为了激起李如松的好胜心,从而更好地引诱明军,簇拥在立花宗茂身边的二百名立花家的心腹家兵人人戴着立花宗茂在这场战争爆发前特地订做的金箔押桃型头兜即头盔,这个打扮是立花家的招牌。    双方既已狭路相逢,自然无需废话,“杀!”“杀给给…”李如松和小早川秀包一起怒声下达了进攻命令。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