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汉闲王

第十八章 筑城

大汉闲王 铭华 5691 2024-07-17 12:48
   第十八章筑城    严守一遵刘迪舟之命与崔博回广陵筹集物资和人员。留守的人员也没歇气,在刘迪舟安排下上山砍树,以备建房之用。    刘迪舟在山与河之间的空地上,搭建几座木屋作为第一营地。将人员与临时用的那点物资由帐篷转到木屋里,算是暂时安顿下来了。    接着又在靠海的高地,搭建了几座木屋作为第二营地。营地与营地之间,建了几座信息传递哨。海边搭建了观察哨和瞭望塔。    刘迪舟派人每天轮流值守,一旦有船只到来的消息,值守人员就通过烽火传递信息。住在第一营地的人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船来了的消息。    刘迪舟每天清晨都会上山练功,练完功下山时不时就会带回几只飞禽走兽。刘迪舟为它们在第一营地建了个养殖场,野鸡、野山羊、野猪崽都被他带下山圈养起来。毫无疑问,饲养员除了老王头和崔婉儿这一老一少,再没第二人选了。几天后,刘迪舟又从大山里带回几窝兔子回来。这春夏之交,兔子们都躲在洞里生小兔,难怪崔博的仆人找不着兔子。兔子生了小兔就出来觅食,刘迪舟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现它们的,他将兔子连窝带崽全搂了回来。这下养殖场就热闹了!养了这么多动物,老孙头与崔婉儿的饲养队伍也越来越大,开始两人,到现在已经增加到八个人了。    刘迪舟对整个地区做了一个详细的勘察,勘察结果使他坚信他所处的地方应该就是后世的盐城。这里地势平坦,东西南北纵横几十里皆为平川。西南两面环山,往北应该就到了山东。    刘迪舟还在他们原来从北边过来的悬崖山处发现,大海从北流向南,在那悬崖山处,海平面是超过他所处的地方的。换一句话说,如果将那悬崖山打掉,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就会被海水淹掉。    刘迪舟在那悬崖山整整盘旋了三天,发现悬崖有一处断层,只要敲掉其上部三分之一的岩面,海水涨潮时就会漫过来进入平川。如果将这里处理好,那就是一个天然的海水进出的开关。控制好海水的进出,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个天然的晒盐地。分割开来,估计有百亩、千亩,甚至上万亩的盐田。盐城的建设在刘迪舟的脑海中,渐渐有了个轮廓。    等待大部队到来的时候,刘迪舟利用空闲时间,陪着崔婉儿到处闲逛。两人如同度蜜月,一起看过大海日出、落日余晖;一起赶海捡贝壳,一起下海捞鱼虾。顺带教教刘迪舟吹吹箫,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对崔婉儿来讲,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吃。十来天时间,她简直吃遍了山珍海味。刘迪舟上次带回野猪崽的时候,顺便将野猪父母也带了回来,不过是被他打死了带下山的。他将野猪绝大多数的肉腌制晒干成风干肉,剩下的做了顿大餐让老王头、崔婉儿与那些随从美美地吃了一顿。    家里餐桌上鱼虾就从没断个,螃蟹抓起来的时候张牙舞爪,吓得崔婉儿玉颜变色。可清蒸螃蟹蘸着酱也让崔婉儿吃得玉颜色变,毫无大家闺秀模样。    做个笼子,搞点新鲜野猪肝放在里面,放到海里。第二天一早去取笼子,保证不让你失望。大虾、大蟹、八爪鱼,偶尔还有个大王八,全是好东西。身材苗条发育不全的崔婉儿,十来天时间,居然被刘迪舟喂得白白胖胖、**。    刘迪舟看她的眼神都有了变化,他总担心哪天晚上自己管不住自己的下身会做出禽兽行为,一不小心又干了那将少女变成少妇的工程,那就麻烦了!那崔家不得把他给撕了?所以每晚他总赖在老王头房间喝酒瞎聊天,待得崔婉儿睡着了才偷偷进房睡觉,有时候不得以借名值夜班,一人跑到第二营地去睡。    崔婉儿拿他没办法,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也不再强行要他天天晚上陪她睡觉了。没经人事懵懵懂懂的小女孩,怎么知道守在她身边睡觉的那个男人内心煎熬的苦。    半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某天下午大海那边的观察哨烧起烽火,终于传来看到船的消息了。刘迪舟他们高兴地快速奔向海边,果然远处的海域有船过来。待得近了些,隐约能看见船上甲板人影晃动。可船就是在海上游弋,靠不了岸。    刘迪舟命人打出早做好了的红蓝信号旗,指挥船向他们这些天发现并清理出来的港湾行驶。但船上的人好像看不明白旗语,仍在海上漂,就是不靠岸。    没办法!刘迪舟跃到海上凸出岩石上,深吸一口气,使出“狮子吼”,“向———前———行—————,看———浮标——————”总算船上有清白人,终于听清刘迪舟的话。在早已安装好的浮标的指引下,船慢慢驶进临时港湾,停在搭建好了的临时码头边。    来了两艘船,超过刘迪舟的预计,码头只建了一个。刘迪舟看着船,盘算着应该是他托严管家写给崔家太老爷的信起了作用,崔家也打算加入刘迪舟的筑城建设,在今后细盐的销售中分得一杯羹。    当第一艘船的人和物资下完,刘迪舟就命人赶快抢着将物资运出码头运上高处。黑夜已经来临,开始涨潮了。这里潮汐昼夜分明,涨落潮有好几米的落差。到了晚上,码头就被海水淹没。第二艘船的人员和物资只能在海上过上一夜,等明天白天再上岸。    严守一下得船来,“主公!守一幸不辱使命。”他见着刘迪舟躬手行礼。自船入海他就没怎么睡,日夜在甲板上巡视,总担心错过地方。当他看到刘迪舟设在那高高悬崖之上瞭望塔顶迎风飘扬的红旗时,他的一颗悬着的心才落地。他疲惫至极!    “辛苦了!严管家。”刘迪舟作揖回礼,“什么也别说,先吃饭休息,有事明天再谈。”刘迪舟看出严管家很是疲惫,他心疼!于是强令严管家先去休息,严管家只好去了营房吃饭睡觉。    下人们有序的将物资运回营地,将工匠和工人们安排进营房休息。刘迪舟站在那里与那些熟悉的工匠和工人打招呼,他发现来的全是原来安排进工厂的流民,而那东阳本地的和项梁军营派来的工匠和工人一个都没来。反正他全权委托严管家选的人,所以他也没多想。    那停在海上的船是广陵崔家的人员,这次随船而来的崔博比上次兴奋多了!有使不完的力气般,正在甲板上蹦跶喊着“妹夫!”不断。坐船出海他是第一次,又不用耗体力。他肯定是吃嘛嘛香,难免兴奋!刘迪舟招手示意。    第二天一清早,刘迪舟带着崔婉儿早早来到码头迎崔家人下船。这时潮水已退,崔家人正慢慢将物资搬下,这次他们带来了不少人员和物资。    刘迪舟正看着那些物资。“妹夫!”崔博不知从哪里蹦了出来,“你交待的事我已办妥,我那兔子肉呢?”这小子!一下船就惦记吃。“有!管够。”刘迪舟笑着说。“骗人?”崔博不太相信,他的下人可是在大山里转了一下午,连兔毛都没找着。    “是真的!”旁边崔婉儿高兴地说:“哥!我们还养了好多兔子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崔婉儿跟着刘迪舟没几天,讲话都学着刘迪舟的,少了那些之乎者也。    崔博瞪了她一眼说:“你现时还可以高兴一下,等下你就要哭了。”“为何?”“爹来了!”“啊?”崔婉儿一楞,看看俩男人一吐舌头,“那我得躲躲!”说完话转身就要跑。    “婉儿!”从甲板上下来一面部表情严肃约三十来岁的男子,他看着转身要跑的崔婉儿喊了一声。“爹!”崔婉儿跑不掉了,只好回头叫爹。    “你爹是五老爷还是六老爷?”刘迪舟在崔家就没分清楚那几个老爷是哪几个老爷,忙问旁边的崔博。“六!”崔博小声嘟咙了一句。刘迪舟上前行礼,“六老爷亲临,一路辛苦了!”。那崔家六老爷正是要崔博拜师的那位,也是崔博和崔婉儿的亲生爹,是刘迪舟的准岳父。    本来一脸严肃的六老爷看到刘迪舟来打招呼,也作揖回礼,却不知用何恰当的名称称呼对方,只好答了一句,“不辛苦!”算是回答了。“请!”刘迪舟伸手让六老爷先走。六老爷点头先行,忽又回头对刘迪舟说:“大老爷在后面。”刘迪舟只好站着等大老爷下船。    崔婉儿上前挽着她爹的手,六老爷又恢复了一脸严肃。崔婉儿正想撒娇来抵消他爹的怒气。谁料六老爷看着女儿,本以为女儿来这贫瘠之地一定吃了不少苦头,可他看到的却是女儿圆嘟嘟的脸,看来小日子过得蛮滋润!    “怎么胖得如此丑了?”说完话,实在是忍不住了,“扑哧”一笑。崔婉儿怎么也没想到父亲竟然讲出这么一句话,她着急指着刘迪舟的背影随口说道:“都赖他!”。做父亲的对女儿的话都比较敏感,他听女儿一说,紧张起来,这臭小子!不会把我女儿肚子搞大了吧?谁料他女儿接着说:“他做的菜太好吃了!女儿想不胖都难。”    六老爷被女儿这一大喘气的话噎住了,只好用“胖点好,胖点好!”来掩盖自己的尴尬想法。“您不是说女儿胖得如此丑吗?”崔婉儿不解问道。“不丑,不丑!我女儿天生丽质,广陵第一大美人岂能丑?”六老爷接过话说。“爹!我等快点去营地用早餐吧!”旁边崔博听他妹这么一说,忍不住要去吃那刘迪舟做的菜了。    刘迪舟接到大老爷,两人客气一番,刘迪舟就陪着大老爷上了码头,也进营房吃早餐去了。    吃过早餐,留下搬运清理的人员。崔家大老爷等人在刘迪舟的陪同下,向第一营区进发。沿途绿色盎然,春意正浓。一路上听刘迪舟将建新城的构想说了个大概,众人急着赶路,也没去问具体实施方案。半晌午,众人走到第一营区。“要是有那滑杆坐就好了!”崔博揉着酸胀的脚无不遗憾地说,他还在想着当地主下乡的美事。    老王头已早早在营房门外迎接,所有下人都去第二营接人去了,昨晚就他一人在第一营守营。他笑眯眯地将众人迎进院子,崔婉儿就迫不及待地带她父亲去看她们的养殖园,崔博也屁颠屁颠跟在后面去看养殖园。    刘迪舟则带着崔家大老爷进了他们临时会客厅,分宾主落座,老王头将新沏的热菜奉上。寒暄了小一会儿,崔家大老爷从怀中拿出太老爷的回信交给刘迪舟。刘迪舟接过竹简信铺开一看,一个字都不认识。他装模作样看了一会儿,将竹简合上拿在手上掂了掂,看着大老爷说:“太老爷只说了大概,没说太明白。我主要想听听大老爷的意思?”刘迪舟这话看似轻描淡写却暗藏玄机,一方面解了自己不识得这竹简上字的尴尬,一方面又将大老爷轻轻捧了一下,抬高了大老爷的身份。这马屁拍得—————不露声色!大老爷很是受用,他站起来向刘迪舟行了个礼,“太老爷的意思,筑城由我崔家出资建造,大人提供海盐的制造方法,所得利润五五分成。”    那敢情好!可崔家为什么这么大方?刘迪舟不解看着大老爷。“大人勿多虑!婉儿过门后,我等不就是一家人了吗?”大老爷忙解释。    崔家太老爷是一极有眼光之人,他通过与刘迪舟交谈接触,认为刘迪舟未来前途不可估量。商人中不是有个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故事吗?崔家老太爷也想创造个奇迹;所以他将宝压在刘迪舟身上,崔家全力以赴支持刘迪舟。何况还有海盐的生产做保障,亏肯定亏不到哪去!    崔家这个大胆决定,是刘迪舟万万没想到的。不过既然崔家接手筑新城,倒是减清了刘迪舟不少压力。刘迪舟当机立断,决定将自己的筑城计划和盘托出,他将崔家大老爷等人请进他的指挥所。    这时,严管家一路小跑赶了过来。昨晚他睡得很香,今晨起晚了点。待得他起床,刘迪舟已经带着崔家大爷们出发第一营区。他匆匆用过早餐也急急忙忙赶来第一营区,正好赶在刘迪舟带着崔家大老爷进指挥所,他也跟了进去。    指挥所西面墙上有一幅用木炭画的大地图,是刘迪舟这几天勘察实地画出来的。图上新城区的轮廓已经非常清楚,包括盐田和海水引进的地方都在图上做了详细的标注。    有了崔家做后盾,刘迪舟没有了顾虑。他将他筑新城的思路向在坐的崔家代表做了详细的解读,新城主城筑在第二营区所在地,附城筑在第一营区所在地。主城四周都是盐田,约有万亩;如果天气晴朗,没有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保守估计每月细盐产量超过两万万斤。按照当时秦帝国的人口估算,这盐城建成了,解决全国国人吃盐都没问题。    产量上去了,价格就要降低。刘迪舟建盐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所有人都吃得上吃得起细盐,他要将细盐的价格控制得比白菜还要低,人人买得起。    “大人!我有一事不明?”崔家大老爷问:“既然筑城仅为生产细盐,一城足矣!为何要筑两城?”    刘迪舟看了看大老爷说:“其一,淮夷古城的沉没提醒了我,海平面上涨,海水有可能将新城淹没,一旦有海啸之类的自然灾害出现,附城就是新城的临时避难所。这其二,当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老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难。我筑附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当这些流民逃难到我们这里,我能有足够的地方收容他们,给他们一个安生之家。”    刘迪舟勘察时发现此地东南两面是山,大山深处一般敌人不会来犯。西靠大海,此时代还不是大航海时代,没有炮舰从海上攻来。其北部倒是为空旷开阔之地,如在北部依地势筑高墙以防山东来敌,此地倒可成为老百姓的“世外桃源”。    作为一个新社会穿越过来的人,不可能对那些由于战争造成的生灵涂炭、饿殍遍地的惨状视而不见。既然无法制止,那就仅可能的去帮助吧!停了停,刘迪舟又说道:“这新城建设规划好了后,我就回东阳了,毕竟我还是东阳县令。既然大老爷您们崔家接手筑城,那作为新城的建设与管理者,您!崔家大老爷,还望大老爷您成全我这个心愿!”    “先生大德!”大老爷站起来作揖躬身行了个大礼,“先生高义让我汗颜!我以及我崔家必定全力筑好新城,不负先生之愿!”面对刘迪舟,他突然感到他是多么的渺小!难怪临出行之时,太老爷一直称赞这刘迪舟非寻常之人,要他不可怠慢。他今天算是明白了!那时候的读书人都有一种视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在心。只是时局混乱,他们都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份担当。当刘迪舟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大老爷心中的那份担当忽然有了一个实质性的体现。    道理很简单,他就是没发现!所谓一字之师!不过如此。所以他从内心发出对刘迪舟的敬佩之感,此人可为师也!    此时,严守一站起来行礼道:“主公!我有要事禀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