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心里此时无比郁闷,刚刚看到新式武器和新式战法之后的喜悦,完全被这种无奈取代,北方遭灾了。 他也明白了今年为什么北元那些残余刚刚被蓝玉收拾了一顿,怎么又抽风一样骚扰大明边界。 今年北方草原提前入冬,还异常寒冷,被称作白灾的大雪弥漫整个草原,现在已经波及到了大明九边,东起广宁西至凉州,就没有一处安宁的地方。 同样愁眉不展的还有朱允熥。 当然,在场的众人也全都心事重重,北元现在已经算不上是一个政权,他顶多算得上是随时威胁北方边界的一大群部落,真正的黄金家族现在已经失去了对草原的控制。 现在北方边界不仅遭受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雪灾,还有北元扰边,一时间整个北方边境风声鹤唳,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就是大宁。 那里也算是大明最北边的藩王封地,宁王朱权去年才刚刚就藩,现在就遇到这么一个大难题,虽说宁王聪慧,可毕竟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 这次的急报就是他派人送来的,在场的众人,包括朱允炆都知道,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朱权是不会发这份奏报的。 之前大雪刚刚开始的时候,朝廷就派出了工部左侍郎严震直前往赈灾,当然,严震直去的时候,还带着一份赈灾‘宝典’。 这是朝廷六部根据朱允熥河南赈灾梳理出来的赈灾要略,原本大宁梳理的辽东本来不是朝廷重点关注的地方,辽东之地此时还没有后世那么发达,这里地广人稀,条件更是差到极点,正好给朝中官员一个试手的机会。 可是谁也没想到,严震直到了辽东后,一开始还算不错,毕竟此时的辽东汉民还远不如朵颜三卫人多,赈济起来还算顺利,只是,严震直却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 那就是区别对待,他对汉民都不是偏袒了,完全就是忽视了朵颜三卫那些投靠大明的蒙元势力,朱权倒是劝过多次,但是严震直表面上答应的挺好,可转身就好像失忆一样。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严震直,辽东地广人稀,距离京城遥远,救灾物资很难运抵辽东,况且,受灾的不只有辽东,整个大明九边就没有一个好地方。 所以,物资第一时间自然是运送到那些地方,也正因为如此,辽东的那些蒙元部族就不愿意了,开始跟着他们西边的亲戚学,先是小规模,后来发展到几个部落联合行动,直接对大明的边城开抢。 这还是宁王朱权斡旋的结果,不然现在辽东早就打成一锅粥了。 朱允熥郁闷的是,果然是人算不如天算,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用来解决粮食危机的后招,竟然还没有开始就失效了。 现在外援已失,京城周边更是被朱允炆黄子澄他们围的水泄不通,他方山这十几万人可咋办啊。 吴王府方山别院的大厅里,此时已经吵成一锅粥,有人主张放弃辽东,有人主张即刻从江南运粮,反正有用的没用的办法出了一大堆。 尤其是黄子澄,他的积极让朱允熥都感到好奇,这家伙什么时候这么关心国家大事了。 其实这除了朱允熥的偏见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严震直就是黄子澄举荐的! 作为他的同乡好友,也算是朱允炆的铁杆嫡系,为了不让朱允熥专美于朱元璋面前,加上朝廷六部根据朱允熥的赈灾方略,弄出来的赈灾要略,在他们看来,赈灾就是手到擒来。 而且,辽东本来就不如其他地方这么引人注意,就算是不成功,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只是他们没想到,严震直竟然把投靠大明的朵颜三卫给惹毛了。 “陛下,此次朵颜三卫降而后叛,皆是因为灾情严重,辽东遭遇乃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雪灾,微臣以为,应当即刻传旨临近府县筹集粮草,只要粮草到位,辽东危机自然迎刃而解。”黄子澄上前行礼道。 朱元璋看着言之凿凿的黄子澄,心中一股无力感袭来,朱允炆亲近黄子澄没问题,黄子澄也算是朝野闻名的大儒,可是他怎么就这么糊涂蛋呢。 周边府县筹粮,他是怎么想出来的,现在大明整个九边一片白茫茫大雪,各个地方都是自身难保,你让他们怎么筹粮。 原本,他解决方山粮食危机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从九边买粮! 现在九边遭灾,他买粮的计划还没开始就落空了。 “皇祖父,黄师傅所言极是,孙儿以为除此之外,还要着户部清点库存,组织人手向北方输送粮草,安定九边之民。”朱允炆走出来说道。 朱元璋听完,暗中点点头,朱允炆这个办法也算不错,虽然不能立马见效,起码比黄子澄那个周边筹粮靠谱的多,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办法之一了。 朱元璋下意识看向一边的朱允熥,看到他一脸愁容的时候,心中顿时一阵欣慰,这小子还是挺关心国家大事的吗,其实朱元璋完全是误会了。 朱允熥发愁的是方山怎么办,现在的存粮最多支撑五天的时间,就算是有百姓献粮,可相对于方山庞大的基数,那些粮食也支撑不了多久。 “允熥,你怎么看?”朱元璋鬼使神差地对朱允熥问道。 “啊?皇爷爷您说什么?”朱允熥好半天才缓过神来,一脸茫然地问道。 这不是朱允熥装傻,是他现在真的有点发愁了。 朱元璋无奈,敢在自己面前神游的,也就是他朱允熥一个了,要是换成旁人,一顿板子是逃不掉了。 还好有赵勉凑到朱允熥身边小声把事说了一遍,朱允熥想了一会儿,然后转身看向赵勉,“赵大人,此次九边共计需要多少粮草?从京城押运的话,路上会有多少损耗?” “这个,按照目前的情形,发往九边的粮草不能低于五百万石,如果再加上路上损耗的话,最少要起运一千一百万石。”赵勉心中默默计算一番后说道。 “皇爷爷,二哥虽然说的有理,但损耗太大,而且远水解不了近渴,孙儿觉得不太好。”朱允熥皱着没说道。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朱允炆一下就炸了,他今天算是被朱允熥**了一天了,现在自己这么中正平和的一个好主意,朱元璋都点头赞许,朱允熥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驳斥自己,这不是摆明砸场子吗。 “皇爷爷,孙儿觉得,九边虽然全都受灾,但肯定有轻重之分,没有掌握具体受灾情况之前,孙儿贸然说什么,这是对朝廷的不负责,是对九边百姓的不负责。”朱允熥行礼道。 朱元璋听完觉得有道理,就示意赵勉继续,作为户部尚书,虽然不知道北元扰边的具体情况,但是对于九边的灾情还是了如指掌的。 “我方山也缺粮食。”朱允熥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了这么一句。 “啊?”众人疑惑,方山? 你方山再重要,能比得过大明九边? 朱元璋心中也是一阵失望。 “给方山拨付五十万石粮食,这活我接下来了。”朱允熥一咬牙说道。 朱元璋听完差点没笑出来,看来朱允熥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已经有办法解决方山的粮食危机了。 “吴王殿下,现在陛下在等我们商讨九边之事,你这个时候为了方山一地所要粮食,这不是火上浇油吗!”黄子澄不满地说道。 他就差蹦出来说,方山是你的封地,九边关乎大明安危,你怎么好意思的。 “黄大人,我说了,给我五十万石粮食,九边的事我接下来了。你要是不同意也行,要不你来?”朱允熥戏谑地看着黄子澄说道。 这倒不是朱允熥拿乔,而是黄子澄真不是这块料,果然朱允熥说完之后,黄子澄立马语塞。 “好,朕准了。”朱元璋开口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朱允熥在说话的时候,朱元璋有种放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