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不是有点突兀了?”李原有些忐忑地说道。 现在朱允熥虽然还没有明确自己加入储位争夺,但是在朝中,朱允熥已经隐隐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他们这次来本身就有着投效的意思,尤其是李原,作为礼部尚书,其实很多事上他更喜欢坐山观虎斗,而且和赵勉、沈溍不同,人家俩人都多少有个借口,赵勉的老丈人就是朱允熥坚定的支持者。 虽然刘三吾只是对朱允熥的学问感兴趣,但也不可避免被打上吴王一系的标签了,赵勉也是三人中最没有心理压力的。 沈溍也差不多,人家好歹也有公务与朱允熥对接的借口,辽东一战让大明上下对火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现在大明最好的火器就是方山制造的,还有羊毛毡布,对了现在叫羊毛呢。 可是他一个礼部尚书和朱允熥真的没多少交际,虽然勉强能算得上的就是方山书院了,可是那好像和国子监或者其他传统书院很不一样。 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来了,不管是作为沈溍的同科,还是刘三吾的学生,他最终还是决定站在朱允熥这边! “人都来了,再说这些是不是有点晚了!”朱允熥在书房外边说了一声,就带着方孝孺来到别院书房。 三人见到朱允熥赶紧起身,朱允熥对着他们随意地一挥手,“都坐吧,没有外人大家就不要拘谨了。” 几人坐好后,朱允熥看看三人率先开口道,“我和太孙不慕的事你们应该知道了,你们和我走这么近,自然是都想清楚了,我就不再啰嗦了。” 三人听完顿时一阵心惊,朱允熥这是怎么了,这句话就差明说他要和朱允炆争夺皇储之位了,在场的除了朱允熥本人,就连方孝孺都下意识朝书房外边看看。 没办法,锦衣卫给大家的心理阴影太大了,朱允熥见状也是记在心理,虽然后世对明朝的厂卫评价极低。 但是朱允熥却不这么认为,看看明朝的历史就知道,厂卫后来已经成为皇帝和百官角逐的最大依仗之一了。 明朝的读书人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抱团的一群人,他们不是单纯的个体,他们背后是一个个大家族,这些人是明朝发展最终的得利者,但是他们却往往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及国家! 这还是有厂卫的存在,要是没有厂卫,朱允熥甚至觉得明朝根本坚持不到两百年。 只是厂卫的发展要控制,他坚信一句话,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自然也就不存在完美的制度,只要控制好就行了。 后世清朝也有初类似于厂卫的机构,最出名的就是雍正年间的血滴子,还有贯穿大半个清朝历史的粘杆处,就是明朝厂卫的一个变种。 “没关系,今天我们在这说的话不会有第六个人知道,除非是我们自己说出去。”朱允熥给众人安心道。 朱允熥这也算是故作神秘一把,他知道,作为领导不能让自己的下属知道自己所有的底牌,方孝孺和张定边,甚至蓝玉这些人,都不知道蒋瓛已经算是朱允熥的人了,至于王和,那更是除了他们两人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就这样,他们五个谈了将近一个下午,后世也把这次谈话称之为洪泰新政的开始,不是他们不想继续谈下去,而是情况不允许了。 临近晚饭的时候,宫里来人传话朱元璋叫朱允熥去皇宫。 消息一来就把李原等人吓得半死,开玩笑,他们这和密谋造反没有区别,要是被老朱知道了,扒皮都是轻的,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 不过他们也同时对朱允熥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个时候朱元璋找朱允熥,要么就是他们密谋的事被朱元璋知道了,要么就是朱元璋找他有要事。 可是听着朱允熥一路上骂骂咧咧地走,就知道后者的面比较大,朱允熥一路上就没有停止对王和的骂声,说他‘老奸巨猾’、‘混蛋’之类的,反正没什么好话。 朱允熥这样不是心里有底,就是脑子不好使,显然后者不可能出现,所以,朱允熥知道这次去皇宫是为什么。 想想也对,大明虽然立国不过二十几年,但是看看也有十几个藩王就藩了,可在这十几个人之中,没有一个像朱允熥一样,没封王就在宫外有了自己的一处宅子,虽然和朱允熥亲王的身份不相衬。 这已经不重要了,朝中很多人都听说吕氏对朱允熥这些非她所生的皇孙、皇女们苛责,如果说这是朱元璋对朱允熥的一种变相保护的话,那朱允熥方山的封地,还有宁波的藩王封地,这些完全就是突破了一个藩王应该得到的范畴。 当然,这些还不足以让赵勉这三位尚书级别的高官死心塌地跟着朱允熥,最主要的是,他们知道朱允熥只要在京城,大部分时间都会被朱元璋拉到御书房批阅奏折! 虽然这只是传闻,毕竟身为正统储君的朱允炆现在也仅仅是批阅一些无关痛痒的奏折,而且数量还十分有限,朱允熥一个藩王竟然能批阅奏折,还是在御书房,那蕴含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几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然后互相抱拳各自回家了。 “皇爷爷,您用过晚膳没?”朱允熥一进御书房就笑嘻嘻地问道。 “嗯,刚才还不饿,现在看见你这个皮猴了,倒是有点饿了,你陪咱一块儿吃点吧。”朱元璋笑着说道。 “我就说王和这家伙不行,看看这都什么时辰了,还不给您准备晚膳,要不您就把他换了得了。”朱允熥恶狠狠盯着王和说道。 这要是别人这么说,第一就是得罪了王和,还是死仇的那种,这摆明车马砸人家饭碗,还是当着人家面说。 可是朱允熥说完之后,无论是朱元璋还是王和,谁都没放在心上,甚至他们觉得朱允熥如果不这么说才奇怪。 很快一大瓷盆面条,几样小菜,还有几张油饼就摆好了,朱允熥似乎早就习惯了,他搀扶着朱元璋坐好,就盛了两碗面条,不过朱元璋准备伸手接的时候,朱允熥却没有给他。 朱元璋好奇地看着他,看到朱允熥眉头微皱,忍不住开口问道,“怎么?不合胃口?” 朱元璋出身贫寒,现在虽然做了皇帝,富有四海,但是生活却很简单,别看他制定了很多制度,包括皇家用餐的标准,但是他自己却很少做到。 除了偶尔的大宴群臣、招待那些使臣之外,他自己吃的都很简单。 如果是别人看到朱元璋的晚膳露出这样的表情,朱元璋肯定会不高兴,甚至会收拾他,但是朱允熥作为它最喜欢的孙子,他自然不会这么想,这就是明显的双标! “饭食挺好的,只是我以前一直没注意,皇爷爷您一直都是这么吃饭吗?”朱允熥皱眉问道。 “怎么?哪里不对了?”朱元璋让朱允熥这么一说就更好奇了。 “我是说,就没安排人给您试食?”朱允熥转身看向王和。 这次不一样了,王和知道朱允熥这次是认真的,他心中不由得一惊。 朱允熥这家伙认真起来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虽然比不上朱元璋,但也是他见过人中最顶尖的之一了。 “试食?弄这么麻烦干嘛。”朱元璋笑着就要端碗开吃。 试食,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制度,一般都是高门大户或者高官显贵中才有,他们身娇命贵,怕有人毒害他们,所以在吃饭之前都会安排专人进行试食,皇帝作为当时最大的封建头子,自然也不能例外。 只是这种制度在明朝之前很少有王朝把他列为专门的制度,也就是时断时续,毕竟皇宫大内能下毒的人屈指可数。 万一有这样的存在,那皇帝就算安排了试食的人,也没什么用。 朱元璋军武出身,对大明朝的控制可以说是自信到了极点,他不认为有人敢对自己下毒,所以就根本没弄试食这一套。 可是朱允熥今天这么一说,还是非常郑重地说,朱元璋就有些惊讶。 边上的王和更是被冷汗浸湿了衣衫,朱允熥说得对,这一点朱元璋自己可以不在乎,可他作为大内总管,朱元璋的贴身宦官,这种事自然要万分小心! “皇爷爷,您现在年岁大了,很多事还是要注意一下。”朱允熥难得一脸认真地说道。 朱元璋原本想反驳一下,可是看到朱允熥严肃认真的样子,就把话咽回去了,这也是完备对自己的关心,横竖不费什么事。 “王和啊,你就按照允熥说得,以后给咱的饭食都安排人试一下。哎,没想到,自己倒了这个岁数,又开始吃别人的剩菜剩饭了。”朱元璋调笑一句道。 他年幼的时候,迫于生计做过和尚,当过乞丐,所以他这也算是自嘲。 “试食的要早,最少要在皇爷爷用膳之前半个时辰,最好是一个时辰,以后皇爷爷吃的每样东西,饭食经手的人,不管是掌勺的主厨,还是配菜的帮厨,送菜的人,摘菜洗菜每一步都要详细记录在案。”朱允熥林林总总又说了一大堆。 王和一边擦汗一边记下来,这也算是朱允熥帮了他一次,虽然他也不相信有人敢对朱元璋下毒,可**有一的话,他不是老命不保的事了,到时候挫骨扬灰都是轻的! 朱允熥说完之后,自己端起碗吃了几口,然后就和朱元璋说了几句闲话,大概半个时辰后,朱允熥才让人找来一个红泥炉,把饭食重新加热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