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你还觉得委屈了,那你说说,你委屈在哪了。”朱元璋看着朱允熥的样子,忍不住笑着说道。 “皇爷爷,我光是这个书院修建花费就是那个别院庄子的五倍,三十万两白银啊!”朱允熥一副肉疼地说道。 “噗!”朱元璋刚喝的一口茶一下就全喷出来了。 “多少?就你这还花了三十万两?”朱元璋第一感觉是朱允熥说谎,然后就觉得他肯定是被人骗了! 这地方本来就是朱允熥的,不需要他话一文钱,然后这连个围墙和像样点的大门都没有的书院,加上稀稀拉拉的几栋建筑,就是全都用银子盖也用不了。 “是啊,这还只是书院的建设费,如果再加上每年我投入到里边的成本,就更多了,教学用的教具、先生们的薪酬、杂役护卫们的工钱、还有学生们的伙食费。 您别看方山书院现在只有一百多人,可仅仅半年的支出就是一万五千两!”朱允熥一副守财奴地说道。 朱元璋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看朱允熥,然后又看看刘三吾和张信,他想听听他们俩的意见,毕竟屋里这些人里边,刘三吾在入朝为官之前,就在老家办过一个书院。 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经验肯定很丰富。 只是他看过去的时候,刘三吾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张信也有点不好意思。 “你们俩说说,咱们的吴王是不是钱太多,被人给骗了。”朱元璋见两人不说话,就主动开口问道。 “微臣万死,当初微臣是拒绝吴王殿下给的薪酬的,只是殿下坚持,说不收钱就是看不起他,那他就不用我们来书院授课了。”刘三吾不好意思地说道。 他在入朝为官之前,确实办过小书院,自然知道一个书院开销有多大,尤其是在书院教书以来,他亲眼所见的是,朱允熥不计成本的投入,就让他更不好意思了。 朱元璋一听刘三吾曲解自己的意思了,赶紧纠正道,“没说你拿钱的事,他本来就是富翁,你们跑过来教书,他拿出点钱来给你们也是应该的。” “皇爷爷,您说的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朱允熥赶紧跟上,不然老朱要是真生气,拂袖而去了,自己再想解释就有点难了。 “你闭嘴,你是不是被手下人蒙蔽了,你一个百十人的书院,半年就花了一万五千两,难道这些人喘气都要你给银子吗!”朱元璋愤愤地说道。 “差不多吧。”朱允熥肯定地说道。 说实话,在办书院之前,他确实没想到办个书院这么费钱,只是后来厚厚的账本拿到他跟前的时候,朱允熥也被吓得不轻。 他倒不是舍不得花钱,当初他修建方山的时候那么困难,都硬硬生生挤出钱修书院,现在他也算是有钱人了,自然不怕花钱。 即便做好了心理准备,对于两世都没有弄过这个的朱允熥来说,在看到账本的第一反应其实和老朱差不多。如果不是方孝孺太可靠,他都准备让蒋瓛派人查一查了。 朱元璋彻底无语了,他没想到朱允熥竟然把自己的气话当真了。 “您现在看到的这些,只不过是书院的冰山一角,这里只是书院举办各种仪式的前院,其他的分院都在别处。 比如农学院,要教授学生们各种农学知识,自然不能只在教室里边,所以农学院在书院另外一边的山脚,那里临近农田,也方便学生们实习。 工学院,因为要做很多实验,就把他放在后山了,这样安全系数要高一些。 理化学院也是一样,甚至他们的实验更加危险,所以从建设伊始就把他放在大后山里边。只有律学、数学这些相对安全的分院,才放在前边。”朱允熥如数家珍地说道。 不过他说完之后,就看到老朱端着茶杯愣在那了,似乎有点出神了。 “皇爷爷?”朱允熥小声地喊了一句。 “说人话!”老朱怒道。 原来他不是被朱允熥超前的设计震撼到了,而是没听懂! “那些地方您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您看了肯定比我自己说要直观的多。”朱允熥开始循循善诱,他就是要让朱元璋自己去看看。 现场观摩和听别人说之间的差距那不是一般的大,而看现场视觉上的震撼那是任何语言能比拟的。 “行啊,那你说说那些不用咱亲眼去看的吧。”朱元璋揉了揉眉头说道。 “皇爷爷,刚您也听到了,我这个书院不是为了科举办的。现在方山书院一共有学生八十九人,常驻教师十一人,还有像刘先生、张先生这样非常驻先生二十五人,理化院、工学院、农学院、文律院、数学院、医学院、商学院七个分院。 这里边除了文律学院需要学生要考虑秀才功名之外,其他学院对功名没有任何要求。文律学言做这个要求是因为咱们大明要想做讼师就必须要有秀才功名。 其他学科就没有这种要求,农学院主要是研究如何耕种,怎么样提高粮食的产量,防治病虫害等等。 工学院主要方向是各种建筑、器械打造,理化学院就有点复杂,现在物理学院主要还停留在诸如提高钢铁冶炼和钢铁分类上,化学现在也只有火药制造一个大概方向。 也正因为这些学问要不断实验,所以需要不断购买实验器材,比如矿石、建造冶炼炉,建好了之后还要维护。 这些就要一万一千两的支出,剩下的就是书院先生、护卫和杂役的薪酬,这半年是两千两,伙食补助这些也要两千两,这还是有农学院和学生们平日抓鱼捕猎来的肉食,不然伙食补助费肯定还要增加。 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也有个几百两,所以刚才孙儿说一万五千两还是少说的,今后书院规模扩大之后,花费就更多了。”朱允熥一边说着,自己也一边心疼。 这要是按照自己心里的模样弄出一个书院,那一年不得十万两。 这可是大明朝初年,一个中等人家一年的支出也不过十两银子,他这一个书院就药花费一万户中等人家的全年支出,想想都恐怖。 “你还想着扩大规模?你这些钱要是拿出来,都够建十处书院了!”朱元璋惊声道。 “那是自然。”朱允熥信心十足地说道。 “你这个书院不教四书五经,交出来的学生估计也很难冲出科场,你觉得会有人愿意来?”朱元璋无奈地说道。 确实啊,有句话不是说嘛,‘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那么多人寒窗苦读自然是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方山书院好了,教的东西几乎和科场完全隔绝,谁会愿意来你这读书啊,别说你这不收钱,还管吃管住,那也没人会来。 “皇爷爷,也正是因为这样,不然您觉得我的书院能办下去吗?”朱允熥反问道。 朱元璋一愣,不过他马上就明白朱允熥的意思了,朱允熥被朝中的文官们打压的厉害,当初他书院建立伊始,开出三倍的薪酬,也没有人来方山书院应聘。 没有老师,那还能叫书院? 朱允熥现在这么做看来也是没办法,即便是自己强行下令让那些国子监的教授们过来,他们也不会出全力,难怪朱允熥一直对自己的支持拒绝呢。 还有一点,朱允熥只不过是一个藩王,如果他真的把书院办的有声有色,那朝中的官员们肯定不会答应,到时候他们会想尽办法打压,自己或许也不会同意。 一个藩王,培养那么多官员,这不能不让人担心,朱允熥现在这个书院就很好,最多就是培养出一些讼师来,这对朝廷不会有什么影响。 “你花了这么大的精力和财力办的书院,可你自己刚刚也看到了,学生竟然在上课时间到处乱窜,你就是天大宏图也是白搭。”朱元璋转移话题道。 “您说这个啊,他们不是乱窜,他们是在完成自己的实践课,那些在树林草地上的学生也一样,他们是在完成自己的课前准备,或者几人在一起讨论课业中遇到的问题。 在方山,学生有半年的时间,他们可以去任何课程听,但是半年之后他们必须做出选择,那个时候他们就不能在变了,必须在这完成三年的学习。 这三年半的时间里,他们不需要花一文钱,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是书院负责。不过他们在完成课业的同时,还有实践课。 实践课主要是他们要去各种生活技能,帮着杂役打扫书院,修建树木草坪,或者是后厨帮工,有或者是去捕鱼狩猎,猎物卖给书院的后厨,所得钱财归他们自己所有。 这些都是他们从书院毕业的必要程序,方山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朱允熥信誓旦旦地说道。 朱元璋听得有点迷糊,他决定还是亲自看看再说,因为朱允熥说的这些他有一大部分根本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一声钟声再次响彻书院。 朱元璋转头看向朱允熥,似乎在问这又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