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烽火淬心

与巴中革命老区的感情

烽火淬心 太渭 2731 2024-07-17 12:40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人民军队创建94年了。    这支军队能从失败走向胜利,在挫折中奋争,从苦难走向辉煌,成为当今世界不可小觑的武装力量,根本原因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人民军队的军魂。一代代、一批批有信仰的革命战士,则是这支军队打不垮、打不死的基石。    《烽火淬心》写到第二卷,故事发生地主要在川陕革命的根据地,也就是以现在的四川巴中市为中心的地区。    巴中市下辖巴州、恩阳两区,通江、南江、平昌三县,这里曾经是旧中国的第二大苏区,也是中国革命的“露天博物馆”。    笔者与巴中革命老区的情感联系,可以追溯到五年前的一次偶然之行。    那时,笔者在成都工作,有一位姓张的律师朋友,是巴中平昌县人,他约我们几位同仁赴老区游玩,顺便考察几个优秀的贫困学生。我们准备资助一批品学兼优的山区学子。    第一次去的是巴中革命老区平昌县。在那里,笔者与同事走访了几所山区学校,与当地老师进行了座谈,还尽可能多地了解山区学校和学生的需求。    那一次,笔者代表所在单位,为平昌县博雅学校捐建了校园图书室,并选定了资助的贫困学生。    从那年起,每年夏天,笔者都要去一趟巴中。有时在平昌看望孩子,有时带他们去附近的县市开拓眼界,有时和他们一起参观革命旧址,缅怀那片土地上曾经牺牲的烈士。    前年,我们去了巴中革命老区的核心所在通江县(作品中通安县),那里曾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所在地,也是苏区的实际首府。    可以想象,一九三零年代,面对突然出现的一支红军,当地群众是怎么的反应。从排斥到理解,从接受到支持。人民群众为了川陕革命的根据地做了很多很多贡献。    在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根据地烈士陵园,笔者带着孩子们去祭拜烈士。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在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红军战士为了保卫革命的成果,为了建立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难以估量的代价。    在这个全**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其中无名烈士17225位,牺牲在通江有姓名的外省籍贯红军烈士218人。    当时通江总人口不足23万人,就有4。8万余人参加红军,新中国成立时仅4000余人幸存。傅崇碧、何正文、陈彬等10位通江籍儿女成长为共和国将军。    可以看出来,这里牺牲的烈士,绝大多数是当地红军战士。    烈士陵园所在的王坪村,也是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所在地。    1933年底,红四方面军为反对军阀刘湘的“六路围攻”,将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由鹦歌嘴迁于沙溪镇王坪村。    总医院担任收治前后方伤病员的任务,最多时高达数千人余人。由于当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成千上万的红军伤病员因伤势过重,且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在医院不幸光荣牺牲。    在医院附近掩埋的烈士多了,就在那里修建起烈士陵园。    1934年7月,红四方面军总部为褒扬革命烈士,决定在王坪烈士墓区修建了纪念碑。    《烽火淬心》小说中的军医院以及主要的军医护人员,就是以四方面军总医院为背景刻画的。    看着那一排排整齐的墓碑,笔者在心里说,先烈们,你们的血没有白流。今天,川北的人民已经过上了好日子,摆脱了贫穷。即便还有个别的贫困人家,政府也都积极帮扶他们,不再为温饱发愁。    从2016年起,笔者选定了平昌县一位初中女生婷婷,作为资助对象,每月寄给生活费。    这个孩子家境贫寒,爷爷奶奶在乡下村子里生活。父亲在外打工时遭遇车祸,腿伤留下后遗症。即便如此,这位父亲仍坚持为生计奔波。    孩子的母亲为了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把他们从山里带出来,在县城一所学校安顿下来,并且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把三个孩子放在那里之后,她也远赴广东去打工。    作为长女的婷婷,带着妹妹弟弟在出租屋里生活,学习。学校给她有午饭的保障,她在学校吃了饭,还要回家给妹妹弟弟做饭,晚上下了自习回家,还要辅导弟妹的学业。    这样一个懂事、好学的孩子,如果因为贫困失学,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我和我单位决定资助她。    几年过去,婷婷父母两人一直在外打工,家境有所好转。笔者之所以坚持多年资助,就是不想让这孩子因为家贫而影响了学业。    前年,我和同事再去平昌县看望学生。婷婷的母亲恰巧从外地回来,她执意让我去她家吃一顿饭。那是他们用心做的一桌饭,很丰富。看得出来,他们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了。    我到他们家时,婷婷还没放学。我和她母亲聊了一会儿,婷婷和弟弟妹妹相继回家。婷婷一进门,就系上围裙到厨房里帮忙,她的妹妹摆凳子、擦桌子,她的弟弟还特意去买了几瓶饮料招待我。    那顿饭,是我在巴中吃得最香的饭菜,比任何餐馆、酒店里的饭菜都要好吃。    去年夏天,婷婷的父亲在工地上受伤,失去了一根指头。作为律师,笔者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法律帮助,赢得一些补偿。    那时,我最怕婷婷情绪受影响,因为她已经开始了高考备战。我一边帮她父亲处理工伤事宜,一边鼓励孩子不要受大人伤病的影响,继续保持高昂的学习劲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婷婷参加高考,以570分的高分,被济南大学录取。而且,是她最喜欢的英语专业。虽然学校不是很理想,但是,能从那个偏远山沟里走出来,也是值得欢呼和庆贺的事情。    记得那是6月23日的晚上,十点多了,婷婷打来电话,告诉我她的高考分数。    我的内心无比欣慰。    电话那头的她,虽然没说几句话,但我能感觉到,她很开心。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跳出农门。    八十多年前,川陕根据地的人民极大地支持革命,这么多年过去,他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全国的很多地方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有能力有爱心的组织,支持帮助他们。支持教育就是支持未来,尤其是对山区的女童,需要投入更多的关爱。    笔者的心已经与巴中革命老区联系到了一起,与平昌县的这个贫困家庭联系到了一起。    当年,那里的群众无私地支持红军,支持革命,今天,我们这些生活还过得去的人,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那些仍有生活困难的家庭,尤其是学生。    对婷婷的资助,仍将继续下去,与革命老区的感情也将维系下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