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

第58章 策论,本心

   “咚咚咚。”   明德堂外下课的钟声响起,马夫子便起身下课了,众人规规矩矩的行礼,等到马夫子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学堂中的众人立刻激烈闹腾了起来。   说到底也不过是些小孩子,再早熟贪玩的天性还是免不了得。   安青岚拉着王平的手,就要带着他出去转转,可还不等两人动身   不一会儿,王平的桌案前就围起了一大群小屁孩们,这些人分成三拨,一波身着华丽,锦衣玉带,步履祥云,一看就是大家公子做派。   另一拨,身着朴素布衣,衣衫干净整洁,脸上洋溢着笑容,乐观开朗。   第三拨,就是安青岚这种,身着麻衣脚踏麻鞋,质朴中带着一股坚韧不拔之感。   只见对面那个身着华丽的为首小胖墩,看着王平拱了拱手,想把王平的位置换到他临的书桌上。   王平看着泾渭分明的几拨人,觉得有些好笑,于是就拒绝了小胖墩周墨轩的邀请,和身边的众人打了招呼,就和安青岚离开了,见状周墨轩也不生气,只是瞧着王平和安青岚穿着的麻衣麻鞋,笑着摇头。   安青岚带着王平转悠了一大圈,路上还经过了甲班和乙班,甲班乙班里的学子年纪瞧起来比他俩已经大了不少。   他们瞧见王平过来,一个个都跑到了门口,朝着王平一阵挤眉弄眼。   “王平学弟,咱们也是同窗啦。”   “你们都让开,我必须让王平学弟见见我的俊郎挺拔,非凡帅气。”   说着还十分骚包的撩了一下额头的刘海,王平不知道这群学长为什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但出于礼貌还是十分客气的回应了一个勉强的笑容。   一阵寂静过后,哄堂大笑。   那学长尴尬的躲进了教室,身旁的其他学长朝王平竖着大拇指,一脸开心。   这样来看,书院里的学子都挺好的,王平一边打量着周围的环境,一边拉着还要往书院其他地方的安青岚停了下来。   “王平,咋不走了?”   “要上课了,小心一会儿迟到了被夫子责罚!”   “哦!”   安青岚看着王平挠头笑了笑,只见不远处一老伯,提着一个被麻布包裹着的木榔头就朝着远处要檐角下悬挂着的铜钟走去。   “dong...dong……”   厚重悠远的钟声响起,王平安青岚对视一眼,同时迈步和院中散步的其他学子一样朝着教室撒腿狂奔。   又是一堂课,由另外一位刘夫子上,讲的是策问,策问是考验的是国家民生政治和军事的理解,而刘夫子再介绍以后,就提出了一个小的问题,让众人试着回答。   而被朝廷嘉奖,火炕之法普及无数的王平,首当其冲就受到了刘夫子的特别关照。   起初,王平虽然也重视,但也没觉得这策论考试有多难,可是随着答案出口后,刘夫子一脸笑容的欲言又止,王平立马弄了个大红脸。   “好了,王平的回答,也还不错。”   “不过,大宣朝虽以武立国,但这策论既要考验尔等对经义的理解,还要做出相应的判断,当然最重要的是建立于我大宣律法之上,不然就如那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王平自觉出糗,可在其他同窗的眼里却仿若神人,在他们思索问题的时候,王平就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回答,回答虽然不是完美,可在他们心里已经很强了。   就连那个叫周墨轩的小胖墩眼底也闪过一丝惊诧,认真的打量起了王平。   吃午饭的时候,王平面露难色,这书院的大锅饭果然和上一世都有一个共同的区别——都很难吃。   不过为了学习有体力,还是强撑着的吃了下去,而在王平的旁边,安青岚和陈洪亮两人倒是毫无波澜,大口大口吃的一脸满足。   等吃过饭,安青岚就带王平逛了洗墨池还有书院藏书阁,洗墨池里都是些寒门学子和小厮,寒门学子们也只是洗洗毛笔,防止硬化,至于砚台那是舍不得洗的,用完之后倒点水还能练字。   藏书阁里书并没有很多,王平也没找到一些前辈留下的笔记,这倒是挺遗憾的,不过四书五经还有大宣律法,以及术算之术还是有一些的。   而且藏书阁还有学子专门管理,类似于前世的勤工俭学,一旁还有纸笔,用来就给学子抄写,学院提供纸笔,学子负责抄写。   若检查无误,便可以获得一些抄写费。   这也算给寒门学子一些赚钱机会了,安青岚将手中抄好的书本递了过去,对方检查了一下,便记录在册,一月之后便会按时发放。   逛完这些,两人就一同回了教室午休,这古代没有闹钟,为了确保不错过上课只能在教室待着休息。   下午上课的算学课,算学虽难,可经过上一世接水放水等一系列毫无人情可言的题目折磨,王平倒是能够轻松应对。   这让教学的秦夫子大加赞赏,上完算学,一天学院夫子授课就完成了,在积元县有宅子房屋的,都各自三五点回家,留在书院的就各自拿着书本学习背诵。   王平则整理了一下今日的所学,就去了柳夫子处,柳夫子看着王平整理的东西,点了点头,考教指点一些,王平才开口问起了进士科和明经科的选择。   柳夫子犹豫了许久,才开口对着王平说道:   “王平,科举选择事关重大,这关乎着你的一生荣辱,你现在尚且还不急。”   “不如再等等,且用力学习,再过上几个月,根据你的成果,再做打算也不迟。”   “不过老师能告诉你的是,你的两位师兄都选择了进士科,大丈夫人生在世,应当胸怀大志,建立一番事业。”   “如此,才不算埋没你的天姿。”   “要知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告别柳夫子,王平的脑中一直回荡着这句话,良久也没得出个决定,于是也只好听从柳夫子的意见了努力几个月再行决定了。   王平走后,柳夫子批改陈洪亮和左韧松两人的手也停了下来,从今日几位夫子的夸赞来看,王平的天资少有,若是能保持,科举之路有很大的希望。   可惜这孩子到现在也还没有看清自己的路,只是为了科举而科举。   想到这柳夫子又突然笑了,这孩子虽说是这样,可是能长久保持刻苦学习的能力,已经超过很大一部分人了。   至于以后,他会明白的。   就像当年的自己一样,经历一些事才会明理,笃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柳夫子一边笑着吟诵起了孔夫子的话,一边拿着朱砂红笔重新批改。   夕阳西下,橘黄色的霞光,透过棱角飞檐,穿过树枝萌芽的间隙,一阵风吹来,头顶的风铃清脆作响,配合着树荫下学子们的读书声,王平也开始自己拿着一卷书,温习背诵。   “子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