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众国作为**的灯塔,应该照耀全世界。” —————乔治。布什 “灯塔”具有可怕的学习和应变能力,无论在战术对抗,还是战略层面运筹中,随时都在进行远期预测。简单说,任何重复性的战术,对它们都没有效果。 所以这次,中国军队实施了一套新战术。 这套战术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翻桌”。 这个古怪的名字,是由颇通东方谋略的中情局前局长,奥尔森科克想出来的。当然不是随性乱起,这个名字具有一定的隐含意味。用科克的话说,当臭棋篓子面对一名具备碾压优势的高手,对手甚至可以在没有车马炮的情况下,仅依靠运筹获胜;这样的时刻,掀翻棋桌,才是最佳策略。 所有的进攻都只是佯攻。目的在于破坏个别传感器,并不能完全遏制灯塔反制。虽然至今,仍然不知道灯塔决策方式,但是很显然其谙熟于所有已知套路,即使是带有一定盲目性的反击,也是深度学习的产物,势必是高效的。 一架高速战斗机,从北方迅速逼近,避开了已探测到地面雷达的主瓣方向,它要进行一次横贯舟山全岛的侦察飞行,侦察岛上敌人最近半年的部署情况,尤其是找到那部,让指挥部如鲠在喉的大型搜索雷达,以及它每每能避开攻击的原因。 在这个双方侦察卫星大部被摧毁的时代,大型雷达和侦察飞机再次成为刺探对手的主要方式。 这架外形古怪的飞机,此时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马赫,以此速度南北横贯全岛,只需要5秒钟,不过,穿过敌人防空网,则需要35秒。它的隐身设计可以压缩敌人早期预警时间,但是并不足够。因为“灯塔”的决策时间,即使算上内部通讯延迟,也无限接近0。 灯塔的整个优势建立在信息优势的基础上,它对信息的渴求是不计成本的,前沿部署大型雷达就是它的古怪思路之一。这部雷达至今只开机过六次,累积时间不到120秒,似乎仍然处在调试状态,但是预计会成为日后入侵内陆的主要支撑。 照理说,这样的大型雷达很容易摧毁,因为通常它在陆地部署,只能安置在山坡上,无法移动,但是中国军队进行了几次饱和攻击,都不影响它的下一次开机。指挥部在攻击了三次未得手后,终于开窍,判断这部巨大的雷达,可能安装在一个机动底盘上。虽然听起来很疯狂,常识上几乎不可能,但是只有通过一次有效侦察,才能确定实情,并制定下一步策略。 舟山岛**地带。 八根铁轨上,巨大的堡垒缓慢移动着,那部雷达的底盘,就在这些平行铁轨上缓慢移动,它的四周飘散着白烟,如同一座烟雾缭绕的海外仙山。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如此沉重的底盘,竟然使用了蒸汽动力。 堡垒上方天穹般的半圆形装甲顶部,用来保护其雷达的相控阵天线,不受电磁脉冲弹或者物理物理攻击,使用时,其顶部巨大弧形铁幕,才向西方打开, 这样的设计,牺牲了15°的雷达俯仰的和一定的方向扫描能力,任何人类设计师,都不会设计出这么弱智、低效、丑陋的东西;不过“灯塔”对效率的理解与人类不同,对它而言,战争是一场全局效能的精算。所以在单个单位上,从不贪大求全,它只考虑整个体系上每一个节点的最优匹配。使用落后的蒸汽动力,除了工程可行性的考虑,也为了每天定时释放白色蒸汽,遮挡中国仅存的几枚一万公里中轨道上,低分辨率光学卫星的定期观察。 查尔斯维兰中校,穿着近似宇航服的厚重防护服,操控战斗机,向着严密的防空圈直冲过去。 他必须小心应对。任何小的方向修正,都会导致速度的损失,而这种损失势必是致命的。 这种高速飞机一共只在洛克希德的工厂内生产了9架,大部分毁于战火,剩下的3架,目前都在中国腹地机场。就在鲁比尼奥强制将美国军队纳入灯塔指挥体系,并且要在每一名飞行员头部安装机脑交互装置后,第一战略侦察中队,带着最后的资产反水了。这是灯塔最想得到的东西,它目前还无法制造这种高速飞机。 这种飞机平飞的最大速度,仍然略小于岛上爱国者VI导弹,也就是说,中校身处在一场理论赢面不大的赌局内。 就在不久前,战术飞机的隐身化,还是主流,而高速战斗机似乎不再有用武之地。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目前的对手,其决策速度超过人类五千至一百万倍,实际上,具体数值仍然不详,这两个相距遥远的数字其实是奥尔森科克以及**104研究所的苏玲玲少将,根据一些线索推测的。所以,单单用隐形压缩其预警时间,仍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用高速压制其反击窗口。 “来吧,让我看看你们这些自动扫地机,有没有长能耐。” 中校将节流阀推至最高,进入极限加力,这将使得飞机速度超越6马赫。当然,节流阀在这个位置,不能停留太久,具体而言不能超过16秒。 头盔显示器上,立即显示出一个倒计时时钟,从16开始倒数。一旦超过十六秒,发动机的故障率,随着每一秒过去,增加400%,而机体温度会陡然增加到内部冷却无法控制的地步,随之而来的电子设备损坏概率,会以指数方式增加。另外,高温导致飞机变形不可避免,其导致的坠毁概率略低于前两项指标,但是任何额外的机动,都可能造成不可预料的解体风险。好消息是,一旦解体,飞行员会在瞬间获得安宁,这种下场,比大部分死在这场战争中的人,要好。 穿越防空圈,需要30秒。这意味着飞机穿过防空圈的可能性,理论存在。不过中校最想要的,只是穿过岛屿,将侦察信息送出去,能否逃命是其次的。 维兰中校是来拼命的,战争已然绝望,如果战争失败了,剩余的二十亿人的命运就注定了,每个人,都会如同北美的同类一样,在自己头上插一根管子,将灵魂出卖给“伊甸园”。 等离子屏蔽层,让他无法接受到大部分方向的雷达告警,但是他可以通过前半球视野,看到敌人导弹腾空而起的。 一枚四天前补射,并隐藏在太空残骸中的红外侦察卫星,首先看到了穿越舟山的高速侦察机。随即,部署在舟山**的爱国者系统开始运作,搜索雷达照射到了目标,但是由于核心搜索雷达,正在徐徐打开装甲穹顶,导弹阵地失去了最佳时机。 导弹从维兰3点钟方向腾空而起,迅速被甩到了身后,它们要加速到最大速度,还需要一次二级火箭点火,现在已经不赶趟了。中校稍微减速,就在等离子体消失的瞬间,进行了一次短暂通讯。通讯通过36000公里的同步通讯卫星传输,大概延迟0。4秒后,传送到地面指挥站。他本人专心于飞行,并不知道,拍到了什么。 这次冒险飞行拍到了岛屿北方,那部机动部署的巨型X波段雷达,虽然灯塔试图通过释放动力蒸汽的方式,隐藏其部署,但是这一方式,通常只运用在对付已知轨道周期的侦察卫星上,来不及应对突然飞过的“曙光”高速侦察机。 释放蒸汽的额外坏处在于,这部雷达的底盘,失去了足够的启动动力,在恢复管道压力前,它哪儿也去不了。算无遗策的灯塔,意识到这次对手没有按部就班,而是打乱了出牌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