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正阳门:不和苏萌搞对象

第72章 已读乱回

   李艳有些茫然地看向郑重,发现后者也是一脸茫然的模样。   瞬间,她平衡了。   看来他们才是正常人,而韩春明才是那个少数人。   思维实在是太跳脱了。   “呵呵,确实,燕京大学……嗯,还可以。”   李艳能怎么办呢,打不过,只能加入其中了。   面对同事那【你在口出什么狂言】的表情,李艳只是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表情,安之若素地问道:   “我看到你数学和物理都是满分,那我想问一下,就是这两门功课该如何学习,你给广大的学子提供个方法。”   这个问题很简单,根本难不住韩春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努力和刻苦;而要想学习好数理化,那就只能刷题,不断地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每当你第一眼看到这道题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就是类似的题目,这就算勉强达标了。”   韩春明如此正经的回答让李艳双眼放光,心里感慨这采访总算是回归了正轨。   喜上眉梢。   “那这么说来,在这次考试的过程中,你看到数学试卷的第一眼,脑海中就浮现出相似的题目?”   【奈斯!绝杀!】   李艳在心底里为自己的机智鼓掌。   其实她原本是一个雍容大方的人,但实在是韩春明的回答太跳脱了,把她也带跑偏了。   “嗯……怎么不是呢!”   韩春明装作扭捏的样子,只不过这副表情在众人眼里总有一些……娇柔做作?   还是……真诚?   他们看不懂了,只是感觉有些眼熟!   “展开说说。”李艳催促道。   “和你说的差不多,但也没那么夸张,只是有些相似而已,我可不敢大放厥词。而且剩下的话我还没说完。   要想数学和物理成绩好,除了努力还需要一丢丢天赋。   毕竟有些人确实不适合学习理科。   人的思维方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有的人想象力丰富;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具象化能力强,等等。   与此对应的就是有的人适合学习文科,而有的人适合学习理科。   所以在此我先对所有求学的人提一句忠告——千万不要和自己搞别捏。   你不喜欢理科,就千万不要强迫自己去学,也不要因为自身或者其他人地要求而去改变自己的想法,你要知道,喜欢才是原动力。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都是经验之谈,哈哈。”   “噢,经验?那是不是意味着韩同学你之前也有过这方面地徘徊?”   李艳是一个经验很丰富的主编。   虽然每次采访前都会列许多的问题,但她不是那种只会照着稿子念的人,次次都会根据被采访者地回答见缝插针地提问,主动配合被采访人。   这样被采访人才会舒服,状态才会松弛,效果自然就上来了。   但这次韩春明实在是太松弛了,根本不用她引导。   那小话,嗖嗖地往外冒啊。   “我倒是没犹豫多久,很快就决定了要选择理科。”   “哦,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做出这样的决定?”   “因为我的地理和历史没物理和化学好。   简单来说吧,我物理和化学可以考九十分,但我要是选择地理和历史,这分数也就是八十多而已,绝对不会比它俩分高。   识时务者为俊杰,我自然得选择理科了。   您说是吧。”   李艳暗自咽下口水,忙不迭点头。   “对,确实得这么选,呵呵。”   不知道另外的同事怎么想,但她此时就像喝了半瓶醋一样,整个人都是酸的。   什么话!   什么叫也就八十多!   要知道文科状元赵泽燕这次高考文科两门也只考了八十七分!   以韩春明的话来说,这也就是他选了理科,要是他选了文科,说不定赵泽燕就和文科状元失之交臂了。   说话小天才。   “好,我们继续问下一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你是理科状元,最擅长的科目也是数学和物理,那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弃理学文,报考燕大中文系。   按道理来说,你应该去数学系或者物理系,能和我们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这个问题算是难住了韩春明。   因为他刚想脱口而出一句“中文系美女多,我不想和一群大老爷们一起上学‘,但接着就被pass了!   这句话不能说,不然就zz错误了!   所以他得好好斟酌一番。   “嗯……我觉得您这句话问的就有错误。   首先我并没有弃理从文,这种想法从来都没有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是喜欢数学和物理,但这也并不妨碍我喜欢历史。   对,你们可以来看看。”   韩春明突然起身,伸手邀请他们进自己的屋子。   李艳他们三人也想知道韩春明在卖什么关子,就一起进了屋里,然后……   就看到了被摆在书架上密密麻麻的书。   “看,这都是我的收藏,各种奇闻轶事,正史,野史,我都有所涉及。”   李艳被这一个大书架震撼到了,上前动手检查了起来。   一本又一本,都是历史书。   这个感觉很奇怪。   在一位理科状元的屋里,竟然摆满了历史方面的书。   “周仁,拍两张照片。”   两声响动后,大家又回到了客厅,继续之前的话题。   “我本人非常喜欢历史,在我看来,历史就是一本书,厚厚的一本书,它包括了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历史更是反思之学,我们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获得启迪。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你们也看到了,我什么书籍都会去涉猎,不会区分什么类别,因为在我看来,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瑰宝。   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汗牛充栋的史料   这些历史文化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给予了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它们给了我智慧,让我受益无穷。   原谅我比较词穷,无法完美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但我想说的都在之前的话里。   嗯,就是这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