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休夫后,小将军实力宠妻

第172章 一碗水端平

   顾崇玉没想到一个榜文竟然能吸引来这么多人,自是欣喜不已。    她和张明月二人一副男装打扮,混在人群中,和众多百姓一起等待主事出面主持甄选。    “这等了快半个时辰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有人不耐烦了。    “这时辰还未到呢,谁叫你来得这么早的。”    姚康县衙门口早就被围得水泄不通,有跑来看热闹的,有准备放手一搏的,还有各种小贩瞅准了时机在人群中穿梭,兜售小食的,就是没看见主事者。    过了半刻钟,宁仲期和周应熊才款款而来,他们互相谦让,最后由周应熊出面宣布比赛规则。    但凡有功名在身,不论秀才,举子都可报名参加第一轮比试,验明身份后就可以进大堂参加甄选。    周应熊话音一落,就有两个衙役站到门口,查验后将人一个个放过了进去。    “施秀才,你怎么不进去试试,万一你就是那幸运儿呢?”    人群中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着这前所未有的甄选。    施秀才笑道:“思南十二县这么多人抢一个主簿的位置,哪里有那么容易选上,你别看现在人多,这第一轮就能筛下一半的人。”    这第一轮考的就是写文章,和乡试会试自然是不能比的。    顾崇玉早就交代过,应试者不用文采有多好,她也不耐烦看那歌功颂德的文章,只要就事论事,条理清晰将事情讲清楚就好。    一场考试给的时间也不多,只有一炷香的时间。    出的题也是中规中矩,问甲乙两村世代居住在丙河两岸,因天旱无雨,两村争水时有冲突,作为一方主事应该如何处理?    “这题是不是太简单了些?”    百姓围在门口,虽然看不到里头的情况,考题却被衙役公布了出来,到时候中选者的文章也会贴到门外,让众人知道这次甄选绝育猫腻。    里头的考生正在奋笔疾书,外面的百姓也议论起来。    “是呀,就考这个吗?早知道我也去试试了。”    “王二狗,你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还想当官不成。”众人哈哈大笑。    王二狗拍着胸脯道:“字会不会写有什么紧要的,事能办就行了。”    说什么治国之策他们不懂,这各村之间争水争地,一棵树都要争的事,他们见得了不少。    又有人借机发挥:“肯定是吴山村的错了,上次他们就是胡搅蛮缠带着一群人上门找事,硬说是我们把河道挖了个口子。若我是主事就得带人把他们全抓了。”    “看来这主簿选谁都不能选你们村的人,不然吴山村祖坟都得被你们挖了。”    顾崇玉在一旁听着,也是哭笑不得,这些百姓太过实在,一个考题都能引申出这么多事来。    她笑了笑,拍了拍张明月,示意她往外走,准备从后头进去,看看考生们的反应。    张明月点头,护着顾崇玉往外挤,刚巧走到几人身旁。    刚才被人回怼男子不服气的声音传进二人耳中:“施秀才,你给评评理,我说的有何错,那河既在两村之间,谁都有权处置。谁有本事取到水,那水就该归谁,那些闹事的不该抓吗?”    施秀才本不想参与两人的争论,却被一人一边拉住袖子,偏要他评理。    他不由皱紧眉头,无奈回道:“你们都没错,是主事的错。两村共用一河之水,他早该想到你们之间会有误会。就该在事情没发生之前,先定下规矩。”    他的话看似是和稀泥,顾崇玉听了却眼前一亮,顿住了脚步,转身看向被称为施秀才的男子。    四十好几的模样,或许是家庭拮据,一身儒衫都洗得泛白。    这样的年纪还是个秀才,和徐景逸,宋哲比起来,差得远了。    和场上的那些考生比起来,也没什么优势。    他们有勇气下场一试,这施秀才却只会在一旁风言风语,未曾尝试就先言输。    但他刚才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让顾崇玉眼前一亮。    顾崇玉回身笑问道:“这位秀才老爷说得轻松,却不知这早早发现了又能怎样,定下规矩又是什么样的规矩才能让双方都满意。”    施秀才并不认识顾崇玉,见她身旁跟着的小厮都穿得比自己好,难免有几分嫉妒,但很快的他就压下心中不忿的情绪,眼神变得清明起来。    他拱手见礼,笑问道:“这位小公子可知,一个家族人丁兴旺的要诀是什么?”    顾崇玉摇摇头。    施秀抬头笑道:“首要的自然是一碗水端平。公平了兄弟之间就会相安无事,相互帮衬,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家庭和睦,自会子孙昌盛,绵延万世。”    施秀才侃侃而谈,颇有几分御前奏对的架势。    他见顾崇玉听得认真,越发得意:“古语有云,不教而诛之,谓之虐。大到国,小到家,提前定下规矩,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有错罚,按规矩罚,有功赏,按规矩赏,大家自会谨记规矩。”    顾崇玉听了,心下暗赞这施秀确实有几分本事,话说得浅显,却刚巧说到点子上。    她这样想着,却没有鼓掌叫好,而是反驳道:“这话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施秀才扪心自问,你说的一碗水端平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施秀才拂了拂袖子,撇去不存在的灰尘,才笑着答道:“别人我不清楚,但是施某是能做到的。我家中子弟不少,就是早早定下规矩,一碗水端平。”    他对自己做的这事是很得意的。    家中老妻以前还老说他迂腐,没事折腾,把一个家弄得冷冰冰的没有一点人情味。    自三个儿子都成了家,没闹出一点矛盾后,自家妻子就改口夸他办法想得好,这家风家训得世世代代传下去。    身旁的乡亲听施秀才夸起自家,不仅没有鄙视,反倒一个个夸起他几个儿子来,孝顺,和睦,兄友弟恭,娶的媳妇也一个个是好的。    顾崇玉给他竖起大拇指,恭维了几句,拉着张明月退了出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