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穿越逃荒后,我有良田千顷

第89章 还能这样

   叶清肯定的点点头,“这是个办法,但我们本来就比他们一斤少几文钱了,一些大酒楼更在意口碑和质量,不会在乎这点小钱。”   又有一人提出意见,“我们可以服务好一点,外乡人来卖木炭,肯定来不了几次,一次会把一冬的用量都送来,占地方还不安全。”   叶老大眼前一亮,这是个好办法,自己村离得近,可以隔十天送一回。   叶清点头同意,“这个可以,做生意就要服务好,我们可以自己给他们把炭放好,再把卫生打扫好。”   叶大郎也想到一点,“我们在卖炭的时候,可以先说县衙也是用的我们的炭,增加可信度。”   “送点试用和说衙门在用可以一起,就是不要说太多县衙的事情,万一犯了忌讳不好。”叶清提醒道。   叶老大也想到一点,“可以请大厨互相介绍,介绍成功的可以给点提成。”   大家听了一致同意,现在学厨讲究师承,还有派别,互相介绍更可信。   “这个先等等,回去和里正商量一下定多少的提成。”叶清准备晚上回去和里正商量一下。   大家都想不出其他方法了,叶老大让大家先按商量好的去试试。   大家跑了一下午,有十几家都留了外乡人的木炭试用,他们也留下了自家的木炭。   晚上留了两人继续在城里找客源,还给他们留了钱住客栈。   叶老大带人回到村里,就找叶里正商量。   “里正我们想了一个法子,让厨师互相介绍生意,你看这个法子可行吗。”叶老大小心翼翼的问了出来。   里正没有回答,先开口问叶清,“清丫你觉得呢。”   “里正爷爷,我觉得可以,这也算走薄利多销的路子,我们给出去的越多,生意越多。”   “给多少合适,一斤一文钱。”里正有点不确定。   大家听着有点心疼,但也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这钱还是要花的。   最后定了一文钱一斤,大家对于明天的卖炭更有信心了。   叶老大又带着组里的人去了城里,一到城里,就被昨天留在城里的两人拦住了。   “叔,有两家定了咱们的炭,一家一个月三百斤,一家是一个月五百斤。”两人兴奋的说着。   叶清不是很明白,昨天还没有什么想法的两家,今天怎么愿意定了。   “你们怎么做到的,快说说,我们也学习一下。”叶大郎催促着。   其中一人就是昨天去买炭的永子,他不好意思的小声说道,“有点不光彩,我昨天去的时候看到他们的炭直接堆在墙角,我们晚上拿着个盆站在院墙外泼水。”   叶老大一行人嘴巴都张大了,还能这样做。   “没人发现木炭上有水吗。”   “我们少量多次往里面洒水,早上表面都看不到水了,烧的时候也能烧,就是烟大了点。”   叶清直接好家伙,这是现实中的商战啊,和捏对家的方便面一个操作。   叶清在心里给两人比了大拇指,还是里正眼光好,灵活知道变通的都分到这一组了。   叶老大一时不能接受,这生意抢的有点不道德。   叶清推了推呆愣的叶老大,“爹这也是个办法,就是要小心,抓住了人家会打的。”   叶老大也反应过来了,虽然有点不道德,但是每个月多了八百斤的订货,还是很开心的。   “大家今天去卖炭的时候,要会变通,但是也要注意分寸。”叶老大提醒道。   经过这一事,大家好像打通任督二脉了一样,订单逐渐多了起来。   叶老大带着叶清找了刘师傅,刘师傅给介绍了十几个师兄弟,订单多了六千多斤。   雀然楼一样的操作手法,也多了四千多斤订单。   村里一个窑已经供应不上了,叶方带人又挖了三个,四个窑一起烧,才勉强供应的上。   王春带的砍树组,有点吃力,用量跟不上。只好又找了村里的一些妇人,帮着锯木柴。   叶清最近不去城里了,叶老大已经摸索出一套卖炭的方法,还有叶老三帮衬着,更是如鱼得水。   叶清带着村里的孩子帮着记录数据,大人都去帮忙砍树了,现在送炭也需要人,只能把能帮上忙的都喊了过来,靠山村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村里很多孩子都上过两年私塾,基本的数数和记录还是能做的来的。   叶清把孩子分成五组,每组两人。一组负责跟着王春,记录砍树的数量。   三组负责跟着叶方,记录用树的数量,出炭的斤数,和往城里送炭的数量。   还有一组跟着叶老大,负责记录订单量。   组里的两人一人记录数量,一人核对,两人的数字一样,才能签字,最后还要负责人签字,晚上交给里正。   叶清建议里正设置一个账房,每天汇总数据。   里正可以从这个数里预测炭的数量是多还是少,还能提醒叶老大及时送炭。   账房里正不放心孩子去做了,找了叶清三爷爷家的小儿子叶文正,还有王家的王宇,还有三婶的娘家兄弟魏鸿,三人每天整理出来。   叶老大每天带回来的订单越来越多了,叶清好奇是怎么回事,忍不住问了叶大郎。   “哥,你们现在怎么订单越来越多了,有什么好办法吗。”   叶大郎笑着说,“还是王海那小子,他和守城门的衙役混熟了,请了他们帮忙,外地来的卖炭的,都要多收点进城费。”   “啊~县令大人不管吗,这样会不会有风险。”   “清丫放心吧,这个事情本来我们也很担心。后来听说县令大人也支持,为了扶持我们本地的商业。”   叶清眼睛都瞪圆了,没想到自己当时随口说的一句话,竟然让他做成了。   “那外地商人愿意吗,他们会不会也降价。”在旁边帮忙统计数量的叶竹好奇道。   “当然不愿意,只是城门口的衙役很有分寸,只是比其他人稍微高一点,还是能接受的范围。”叶大郎解释道。   “那这样有什么用。”叶竹还是不是很明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