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百姓安定
“同意就行,我们夫人还说了,这一次出使关外赚了些钱,可以让你们提前预支一部分钱回来修建你们的房屋,这些钱财以后会从你们工钱里扣……” “真的是不是真的呀?我们都还没有工作,竟然可以预支工钱?” “千真万确,夫人还说了,让你们修砖瓦房!” “什么,修砖瓦房!”才刚刚冷静下去的村民,瞬间又沸腾起来,他们这辈子还没住过砖瓦房呢。 “砖瓦房?可是我们这里没有砖呀,砖从哪里来呀。” “这就不用担心了,夫人已经在解决,你们只管赶紧去登记,等到村长统计好了之后,就给你们划分土地,然后你们就去县里领钱,开始动工建设你们的家园了……” 那将士喜滋滋地说着,他在离开时,听说夫人已经在安排人找地方修建砖瓦厂了。 看着低头交头接耳,热血沸腾的村民们,那将士话锋一转,语气严厉了很多。 “你们记住了,一定不能够多报了人数,谁要是多报了人数,多分了土地,到时候不光土地要被没收,你们一家子人是会被驱逐出去的,你们千万别抱着侥幸的心理。” 在场的人又不是傻子,怎么能做出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情,赶紧声称,绝对不会。 一个村子招呼好了之后,将士们又敲锣打鼓的往下一个村子走去,把这好消息告知全部的村民。 而阮落雪此时正带着一队士兵挑选修建作坊的地方。 虽然现在赚了一笔钱,可是这边的人又那么多,开销相当的大,得趁着现在手里有些钱,赶紧让钱生钱。 至于怎么钱生钱,无非就是修建作坊,她要修的第一个作坊,就是砖瓦作坊,这边才刚刚建设,需要大量的砖瓦。 砖瓦是消耗品,从外面运进来不划算,还不如自己生产,虽然前期投入大,也见不到回报。 前期村民们手里没钱,砖瓦什么的得先免费给他们使用,等到他们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回本。 除了砖瓦租房之外,另外还得修建玉石加工坊,以及皮革加工?。 除了这些之外,阮落雪还准备修建一个酒水加工坊,现在他们这里的酒水已经打出了名头来,来这边进货的络绎不绝。 幸亏之前自己有相见之明,趁着还有葡萄的时候,联合这边的村民制作了大量的葡萄酒,不过现在也还是供不上,因为需求量实在是太大了,没办法,她只能饥饿营销。 所以合计了一下,作坊她打算先办这几个,等到今年把这个寒潮先渡过去再说,当然除了作坊之外,还得提前把荒地开垦出来,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还是以农为本。 阮落雪这边正想着如何发展这里,而太子殿下那边也忙的不行,正在训练刚刚得到的新兵。 现在的边关战士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只见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浑身散发着煞气,他们身上穿着崭新的盔甲,手里拿着锋利的武器,眼神锋利。 他们正站在刚刚加厚加宽的城墙上巡逻着,而躲在远处想要进攻的其他民族顿时吓得瑟瑟发抖,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顾长青那就不用说了,那也是忙得脚不沾地,明明两人是夫妻住在一起的,可是现在三四天了,两人连说句话的空闲功夫都没有,更别说其它的了。 除了这些之外,阮落雪还专门抽出时间与顾长青以及他的部下当面商量了一下,这次做工的工人们全部放假七天,让他们回去处理自己的事情。 考虑到一来一去花费的时间比较长,所以阮落雪他们这边出了几辆马车,免费接送他们,这可把那些外地的工人们给感激的不行。 当然阮落雪可不是单纯的那么好心,她是有目的的,她想将这些人放出去,吸引更多的人来。 果不其然,当这些人拿着他们的银子,坐着马车回乡,将这边的场景说给乡里相亲听时,瞬间吸引了一大批的外乡人。 同时第一批返乡有八成的回去之后跟家人商量了一番之后打算迁移到通县。 就这样,当他们假期圆满回来的时候,除了带了大批人员过来之外,还将他们的父母兄弟全部带来了,不少人就在通县,从此安家落户了。 为此顾长青和阮落雪高兴的不行,赶紧将他们安置在人口比较少的村子里。 村子里的村民,阮落雪己经提前与他们已经打过招呼了。 现在他们跟以前已经不一样了,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他们这里的人太少了。 要想他们这里发展起来,必须得先发展人口,只要有了人,不光田地有人种,而且有人守护他们的家园了。 所以他们特别欢迎这些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 这样一来,原本还有些忐忑的外乡人,现在受到他们热情的招呼,整个人安定下来,彻底融入到他们。 这不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边关的风气已经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只见漂亮的砖瓦房,就犹如春后雨笋般,一个个地耸立起来。 而阮落雪托人去外面找的一些落魄秀才也陆陆续续的找到,现在已经被安置下来。 现在每个村子里除了村民们的砖瓦房子外,还有一个让人特别神圣的地方,那就是私塾。 每个私塾里都有两个夫子,家中只要有孩子的都可以将其送到那里免费入学,当然如果你是读书的那块料,私塾里还是有奖学金之类的。 现在整个通县的人都知道孩子们不光可以免费读书,而且还有可能往家里挣钱。 所以现在家家户户都赶紧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去,而且还耳提命面,让他们好好学习,争取把那个叫做什么奖学金的拿回来。 原本这个地方的孩子都是些穷苦人家的孩子,都说穷苦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所以他们也特别的早熟,不想落别人,这里的孩子们相当的内卷,也比其他地方的孩子学习要刻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