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合盟
“不如将这位良王推上去。” 穆桓眼中闪过一抹算计。 晏姝想到裘江似乎一直在大秦良王身边做事,穆桓多年前就将裘江埋在良王身边,莫不是就是为了今日? 晏姝沉吟片刻,“良王如今对权势不敢兴趣,可若是将权力握在手里,焉知他不想放手?” 穆桓微微笑道:“陛下不必担心,老夫自有法子。” 他有办法将良王推上去,自然也有办法将他拉下马。 见穆桓如此笃定,晏姝也不再多问,颔首道:“师父既然已经决定,便按师父的心意去做吧。” 穆桓点头应下。 师徒两人又细聊了一些事,穆桓才告辞离开。 次日,穆桓带走了裘江、韩濯、师玉衡,只将淮玉留了下来。 与太医院的太医相比,淮玉的医术算得上是诡谲,许多诊治之法都算得上是以毒攻毒,但有奇效。 七国一战很快就会开始了,穆桓担心有些人会铤而走险做其他手脚,所以将淮玉留下来确保晏姝安全。 楚星河从溯水回来之后马不停蹄又回了北地,接下来景国需要很多银子,且越多越好。 东楚与西襄交战三个月,陆陆续续交手十几次,两方势均力敌,西襄没有显露出颓势,东楚也没讨到好,战事就这样陷入胶着。 三个月里,晏姝大力推行新政,凡事不安分想给她找事的,她直接贬职或是下放,不给对方留半点求情的余地。 众人也都知道女帝不好惹,渐渐的收敛起挑事的心思,安分做事。 得益于众人的安分,新政推行的还算顺利,国库又收上来一笔银子,不过这笔银子没在国库留多久。 此前在春耕时,晏姝便将穆桓的新良种推行了下去。命各地官员将新良种下发到百姓手中,鼓励百姓多耕种。为了鼓励生产,晏姝推行了一系列政令,如奖励百姓开垦荒地,开垦一亩地可领多少银子……诸此之类。 这些政令推行下去,景国原本的萎靡死气像是被热烈的阳光照散,只余欣欣向荣之景。 新良种的优势十分明显,无论是景国哪个州县,产量都比原本的稻种多了最少两倍。 等到秋收,景国难得得了一个丰收年,连续几年都填不满的官府粮仓总算填满了。 十月前,北韩太子为求娶晏青禾,送来了不少良驹和种马。 对于这桩婚事,晏姝自然是乐见其成。 北韩太子与晏青禾也算是情投意合,两人能成婚,不仅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还能巩固两国关系。 十月底,晏姝下令封晏青禾为固伦公主,为其准备了丰厚的嫁妆,风风光光的送她出嫁。 晏青禾虽是远嫁,但北韩太子也算是良人,故而齐妃对晏姝心中还是感激的。 后来她收到晏青禾的来信,甚至对晏青禾信中描绘的北韩生出了向往,不愿意再留在后宫。 一旦入宫,便再无出去的可能,齐妃很明白这个道理。 但她心中觉得晏姝一定是不一样的。 太上皇都出去逍遥了,凭什么她们女子就要一辈子被困在后宫。 齐妃怀着忐忑的心去见了晏姝,晏姝听后没有反对,只对齐妃道:“父皇离开皇宫游历四海前曾与朕说过,若你们想要出宫,就放你们离开。” 齐妃怔住。 她们后宫这些嫔妃都很清楚,她们对景皇来说只是能够平衡各方势力的工具,从进宫起她们就知道这一点。 景皇的心,从来不在她们身上。 哪怕有了皇子或者公主,景皇对她们依旧很淡。 只有楚淑薇拎不清。 齐妃内心后悔,早知道太上皇根本不打算让她们一直留在皇宫,她该早些提出想离宫的。 齐妃将这个消息宣扬到后宫。 女帝还没成婚,现下景皇宫后宫内住的都是太上皇的后妃。 不少嫔妃得知此事完全没有犹豫,直接收拾包袱走人。 晏姝连着忙了好几日没顾得上后宫的情况,等到她知道后宫的嫔妃都走光了时,距离后宫嫔妃离开已经是三日后了。 她本来不关注后宫的情况,知道此事,是因批阅了好几份折子,都隐晦的提醒她后宫空了,该招几个新人热闹热闹。 晏姝直接将折子扔到一旁,当做什么也没有看见。 棠微将那几封折子拿过,在其上用朱笔划了大叉,说道:“日后再有这种折子送上来,臣直接将它们全部遣返回去。” 晏姝满意额首。 之后,众臣发现,一旦他们提及女帝的婚事,折子就会被驳回来。 可后宫不能一直空着啊,所以即便折子一直被打回来,众臣也不遗余力的提醒女帝该进新人了。 甚至直接送画像入宫,让女帝挑选。 晏姝看见那些画像,直接让宫人烧了,意思是很明显。 她冷声道:“看来这些人是太闲了,整日盯着朕的后宫,是时候给他们多找点事做了。” 景国百废俱兴,需要人的地方很多,晏姝正准备收拾这些人,边关突然送来急报,大秦出兵了。 晏姝诧异不已。 前几天她才收到穆桓的消息,穆桓那边一切进展的很顺利,大秦为何突然对景国出兵? 缘由暂且不清楚,但大秦对景国出兵是事实,短短两日,敌军已经攻下了景国三座城池,直逼司空默驻守之地。 此番大秦与南燕联盟,从东南两侧同时对景国出兵。 大秦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景国此时若再退让,岂不是告诉他们景国怕了。 更何况,从得知此事之后,晏姝就没想过退让。 勤政殿内,众臣还在商议究竟是防还是攻。 两方僵持不下,沈季远站出来道:“陛下,多年来大秦一直骚扰我国边境,如今又联合南燕攻打我国,企图将景国分而食之,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我们还要再忍下去吗?” 众人都安静下来,他们看向坐在龙椅上的女帝,她眉眼沉静,神色淡然,好似已经做了决定。 “忍?”晏姝从龙椅上站起来,平静的道,“景国不会再忍。” “大秦主动挑起战事,欺我景国在先,这一战,不入大秦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