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里,朝会上关于退出烟国之事上,许多人都是反对的。 此番与烟国一战三个月有余,却耗费了不少的物资和人力,牺牲的将士。 反对的人认为,胜利在即怎就要放弃了呢,这般就如同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走了,着实损失惨重。 段暄钰看向几个大臣。 他们是六部尚书,还有左右丞相,章事。是百官的首要几个,他们的态度很是重要。 六部尚书里,张永康没有说话,他也不适合说话。 其余几个纷纷表态,表示该退兵,并说出烟国银矿脉暴露一事,是烟国故意为之,就是为了让九州动乱。 “……其目的,与前朝余孽无二致,如此棋局,只有退出来方能化解。” “大梁呢,大梁还未表态呢,如此大的银矿脉大梁岂会没有想法,他们若是拿下了银矿脉,有如此多的银矿必然能反超我国。” “是啊,大梁还未表态呢。” 到底是距离远,大梁那边还未有人来。 吏部尚书只说:“纵使银矿脉落入他国之手,却也不能我们当先参与,如此入局便是真的愚蠢了。” 明知是棋局却还要入局就是真的愚蠢了,他们可不能做愚蠢之人。 “怎么就确定是烟国做的局,难道他们要用自己的国家来做局,这可是灭国啊。” 用一整个国家来做局,疯了吗? “是谁带来的消息?”有人突然问了出来。 此话一出,殿内一刹那的寂静,想到的只有一人,于是,目光皆落在张家人身上,还有皇帝左侧方站着的临安郡王段暄晟。 张汐音昨日回了盛京,必然是她带回来的消息。 想到是霁王妃,不少臣子都闭了嘴,可左右一想又觉得很是怪异,霁王妃是个女人。 她的消息,能准确吗? 随着一个个的疑问出来,大殿内又开始吵闹起来,声音还越发的大。 段暄钰和段暄晟都只是默默的听着看着,等差不多的。 段暄钰说道:“退兵。” 不认同退兵的臣子们看皇帝拍板,最终只能闭了嘴。 百官之首的左右丞相都支持退兵,还有六部尚书,没有一个是反对的。 散朝之后,天色尚早,张永康和张寿安着急回去,两人在殿外等了会儿,段暄晟出来了。 “走,回家。”张寿安笑道。 回到府中,后厨那边刚好来人问可摆饭了。 黄氏看到进门来的丈夫儿子外孙,说道:“摆饭。” 一家人团聚,张汐音吃了一大碗米饭,用过饭她回了小竹居。 段暄晟跟了过来,说了下朝堂上的事情:“父王估摸很快就能回来。” “此番面对退兵一事,你有什么想法?”张汐音问他。 段暄晟愣了下。 “你自己的看法。” 她想听的是儿子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大家的商议结果。 段暄晟犹豫一下,说道:“孩儿如实说了?” “自然。” 母子两坐下,段暄晟倒了茶递过去,才说。 “倘若当真如母妃您说的一样,这一切都是烟国做局,要做的是动乱九州,孩儿认为该一举灭了烟国,拿到银矿脉的拥有权。” 强国不怕他国来犯,银矿脉成了有主之物,他国想要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 张汐音点头。 “若是,攻不下烟国呢?” 攻不下。 区区小国,怎会攻不下? 可也正是攻不下,才会退兵,段暄晟想到这点心中是诧异担忧的。 他反问一句:“母妃,为何烟国一个小国,我们攻不下,烟国当真那么强吗?” 张汐音思索片刻。 她将手里的茶杯放在桌子的中间,说道:“晟儿,倘若你在这杯中,仰头看的是天,低头看的是地,你会认为如何?这杯中所见是否便是天地?” 段暄晟点头,又摇头。 “杯中仰头所见不过杯中天地宽度,若所见即为所知,便是天地了。” “那这杯外呢?所见即所知,是为你的天地,却非他人的天地。” “母妃所意井底之蛙所见所知,而井外天地广阔未知不知繁多,无垠。” 张汐音点头:“世界之大,之神秘不是我们肉眼所见能知道的,不要将事物局限在于眼前,如此方能无畏。” 若是把自己局限在于眼前,便什么事情都办不好,因为受到了局限。 母子两聊了许久,直到张寿安和张嵘礼过来。 张寿安说道:“出城去吗?” 张汐音问:“出城做什么去?” “回一趟老宅,五叔做祖父了,摆满月酒呢,今儿得回去。” 家中添了人口是喜事,张汐音笑说道:“弄璋还是弄瓦?” “弄瓦。” 张汐音就知道准备什么了。 让婢子立刻去办。 出门之时,一辆马车在门前停下。 紫苏一袭茶白色长衫从马车上下来,立刻上前施礼。 “紫苏拜见王妃。” 她出城去,听了消息匆匆赶回来的。 张汐音笑说道:“走,一起回老宅。” “是。”紫苏立刻跟上。 回到老宅,张永吉听说大侄女也跟着回来,亲自去迎接。 “就知道你会回来的。”他哈哈笑着,抱着怀里的小婴孩就说:“瞧,这就是我的孙女儿。” 张家早先就没有那么强的重男轻女风气,男孩女孩都是疼爱的。 张汐音伸手接过,笑说道:“取什么名字?” 张永吉笑道:“想叫长乐。” “是个好名字。” 张永吉有孙女儿,欢喜得不得了。 五娘子洪氏在房中陪着儿媳没出来,张汐音和黄氏,温语柔进了卧房,大家都在呢。 看到三人来,纷纷让了位置。 张汐音都有准备礼物,不过她是晚辈,自然没那么多的话说。 黄氏拉着洪氏的手跟她说话。 张汐音坐在床榻边的红木椅,看着这弟妹,大家叫她寿海媳妇,姓章。 “辛苦了。” 章氏笑道:“大姐姐。” 张汐音是张家榜样,长辈疼爱骄傲,同辈和晚辈亦是都崇拜得很。 “月子最是重要,多坐两个月也是好的,把身子养好了以后才不会吃苦。”张汐音说道。 章氏点头:“海哥也是这么说的,叫多养养,头个孩子也是坐了两个月的月子。” 头一个是儿子,但章氏想要个女儿,张寿海也想多子多女,夫妻俩生了头个到现在,隔了五年才得女儿,很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