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登基
弘历心软了软,况且对于璟乐,他也是有几分疼爱的。 于是点头答应:“朕答应你,不会让璟乐去蒙古。” 皇后对他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臣妾多谢皇上……臣妾没什么心愿了……” 说罢,仿佛提着的一口气松了气的,皇后再没了精气神。 眼里的光彩也黯淡了下去。 “我……若有来生……我不愿再入……帝王家……” 皇后呢喃着,声音低不可闻,缓缓闭上了双眼。 富察琅嬅,去世了。 弘历眼睁睁的看着富察琅嬅在自己面前去世,心里满是对死亡的恐惧,回去后大病一场。 身子状况更糟糕了,有时候醒来甚至要迷糊好一阵才恢复神志。 脾气也越来越古怪,甚至连魏嬿婉都安抚不了了。 对着旁人更是动则训斥,甚至对永瑾都开始看不顺心了。 他一想到自己生命垂危,而永瑾却正值年少,就觉得满心都不舒坦。 甚至开始宠爱永瑢,对其百般夸赞。 一开始永瑾也受不了,不明白皇阿玛为什么突然变成这么陌生的样子。 但在魏嬿婉的安抚下,永瑾沉淀下来。 对着弘历越发的小心谨慎,说的每一句话之前都会在脑中过个两三遍,确定没有问题了才开口。 他看得出来,皇阿玛的精神越发不行了。 再忍忍……再忍忍就好了…… 好在老天有眼。 弘历的身子本就就应该静养,不能动怒。 可他动不动就发火,哪里能养好? 反而加速了生命的流逝。 终于,在一场风雪过后,弘历彻底倒下了。 这一次,昏迷了三天三夜才醒来。 一醒来,他发现自己连话都说不成了。 经过太医的诊治,弘历患上了中风! 魏嬿婉当即拉着永瑾,在弘历面前哭的好不凄惨。 口口声声愿意用自己的命换弘历能好起来。 反正做样子么,谁不会呢? 越是这个时候,魏嬿婉越不会掉链子。 阖宫妃嫔,她表现的比谁都上心。 亲自伺候弘历,从不假手于人。 还有永瑾,在他面前依旧恭恭敬敬,说自己一定要等皇阿玛好起来。 弘历终于良心发现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 他……不行了。 太医救治多日,弘历终于能开口说话,只是含糊不清,且浑身动弹不得。 他想了许久,让吴书来把大臣们叫来后,拿出了两道圣旨。 第一道,是册封魏嬿婉为皇后的旨意。 第二道,是禅位于永瑾,日子就定在魏嬿婉成为皇后之后。 对于第二道圣旨,满朝文武早就有所准备。 这几年来皇上一直将永瑾带在身边历练,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更何况五阿哥天资聪慧,对于治国之道也颇有见地,其他阿哥还有谁能比得上呢? 但对于立魏嬿婉为后的圣旨,倒是没人想到了。 毕竟五阿哥登基后,魏嬿婉也是唯一太后。 谁让先皇后已去了呢? 虽然在意料之中,但也没人反对。 开玩笑,令贵妃可是未来皇帝的亲母,他们反对令贵妃成为皇后,吃饱了撑的吗? 这个时候反对,那不是明晃晃的和未来的皇帝作对? 群臣没一个有异议的,皆称赞皇上圣明。 就这样,魏嬿婉被封为皇后的事情就成了定局。 弘历选了个黄道吉日,进行封后大典。 封后大典十分隆重,丝毫不弱于富察皇后当初的风光。 只是缺少了弘历。 谁让他现在瘫痪在床上,无法动弹呢? 在魏嬿婉成为皇后没多久,弘历又开始准备禅位大典。 他察觉出自己身子越发不行了,若不快些进行禅位,怕是身子撑不住。 禅位举行后,永瑾如愿登基,成为新一代的帝王。 而弘历这个太上皇,在永瑾登基后一个月就寿终正寝了。 压在魏嬿婉母子头上的最后一块大石头,终于没了。 魏嬿婉觉得连空气都是无比的新鲜。 不像上一世,雍正去世时,她有不舍和难过。 可弘历去世时,魏嬿婉只觉得轻松愉悦。 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 谁待她好,她心里清楚的很。 魏嬿婉顺理成章的成了太后,高晞月则成了僖贵太妃。纯妃没升级,只成了纯太妃。 其他妃嫔皆是如此,位分未变,只升了辈分。 后宫一切都有条不紊,没出任何波澜。 反倒是永瑾,在前朝多受刁难。 他如今不过才十九,连二十都没到。 一朝登基,自然会有一些老臣倚老卖老。 永瑾在登基前,一直都是谦谦君子的模样,温和有礼。 自然会给一些人错觉,觉得永瑾和弘历不一样,是个好脾气的。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都是博弈。 君强臣弱,君弱臣欺。 尤其是永瑾年龄小,不趁这个时候试探他的底线,还等什么时候呢? 可他们却没想到,永瑾虽然脾气好,但十分有原则。 从小就有魏嬿婉给他打基础,要知道,永瑾可是听着各朝各代皇帝史长大的人。 长大后,又有弘历手把手的教导。 又是最后这几年,弘历给永瑾灌输了不少帝王之道。 永瑾怎么可能会是软弱的帝王呢? 况且这些臣子,哪怕再倚老卖老,也没有一个像鳌拜那样的人物,对永瑾根本构不成威胁。 永瑾在面对老臣的刁难时,先是不动声色,后是抓到把柄,雷厉风行的把人都给处置了。 根本不给反应的机会。 群臣都吓傻了。 原以为是个绵羊,谁知是老虎啊? 顿时,朝中上下安静极了。 这也多亏了弘历基础打的好,把皇帝的权力推上了顶峰。 永瑾如今才能这般轻松。 也算是弘历做的最后一件好事了。 永瑾将一些不老实的人收拾了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首当其冲的,就是把弘历定下的闭关锁国给废掉。 闭关锁国对于皇权是有好处,可对整个国家来说,却完全是负面了。 永瑾的格局很大,他不能只考虑眼前,而不考虑整个国家的未来。 与此同时,他还开始发展科技。 反正如今朝廷有钱,推进科学发展的速度也不慢。 且在永瑾废除闭关锁国后,外来的洋人也带来许多东西。 永瑾并不觉得满足,挑了些会洋文的人出去偷师。 无论是用什么手段,坑蒙拐骗也好,金钱利诱也罢,只要能把技术带回来,怎么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