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游戏竞技 宇宙没有生死

第6章 造人

   伏羲和女娲离开盆地,回到了位于祖母雪山脚下的隐蔽所,其他小队成员也回来了,大家交流着各自的工作情况。   大陆的气候正在转暖,接下来的日子,众人满怀憧憬和信心。   女娲走进了培养室,在巨大的生物计算机的调控下,细胞培养池里,各种生物触手正在对新培养的高级生命体进行“生物雕刻”。   女娲想起了给伏羲描述的煮汤,看着这一大池子的生物细胞浓汤,女娲觉得未来的某个时刻,自己会不会也被新纪元里的高级智慧生物称为女神。   女娲将手伸向操作台连接生物计算机,蔓藤状的连接管自动缠绕上她的双臂,女娲开始检查所有的设定。   自己种群的部分基因片段已经植入了新生命体,保留和删除的代码片段经过了仔细的检查,女娲觉得虽然不能尽善尽美,但是符合自己种群的宇宙观。   外形设计上,她给这种新的智慧生物增加了双下肢,去除了尾部的设计。因为女娲有一个朴素的理念——他们这一代智慧文明强于生物科技,而在与速度和爆发力相关的科技领域进展不大。她期望能演化出冲破星系距离障碍,迈向宇宙深空的崭新文明。   所以在外形表现上,女娲认为采用有四肢结构的脊椎动物的外形,可以彰显这一理念。至少在原始动力上,这种智慧生物能够奔跑。   培养池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元细胞的培育,新智慧生物的创造工作终于可以开始了。但是女娲在启动最终进程的生物雕刻指令前,她不得不对一个自己始终犹豫不决的矛盾做出抉择。   女娲认为,体型过大是上一代地球生物,包括他们自身在内的高级生物遭受灭顶之灾的根本内因。   当地球环境出现意外情况时,大体型的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多寡依赖过重。一旦资源严重缺乏,整个种群无法低能耗生存。   她也考虑过采用某些爬行生物的冬眠机制或者低代谢模式来制造新的物种,但是这些方案,都会造成物种的脑力耗能远超低代谢或冬眠模式能协调出的能量机制。   最终,女娲坚定信念,地球生物都不应该规避环境多变性这个客观事实,应当以时刻能够适应变化为生命繁衍的内在逻辑。   万变不离其宗、大道至简,采取小体型,给生物设计做减法才是万全之策。   可是,临近最后的环节,女娲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也是伏羲和她在讨论两人后代的过程中,她突然发现的问题——脑容量和小体型的矛盾。   伏羲和她这一代智慧生命体,拥有硕大的脑容量,脑袋虽大,与高大的体型相比,身体比例是完美的。   可是采用同样脑容量的大脑设计,以确保新智慧生物的智商,同时却减小其身体尺寸,这必然造成幼体成熟时,雌性母体无法分娩。如果改变异性繁殖的模式或者雌性分娩的方式,就需要对雌性基因及身体结构做出调整。   这样修改的话,连雄性个体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如此思路在女娲看来过于取巧甚至十分弱智。   因为那样的话,凭借单一基因繁殖且完全依赖赌运气式的个体突变,这样的物种难以维持较高级的智慧。   又或者,削弱雄性个体在后代繁育过程中的作用的话,这种新物种又无法拥有充分的社会协作性。   思量再三,女娲在生存难度和自然美的抉择中,自然而然地选择了美。   女娲在生物计算机中调整了代码,将新智慧生物的头骨在胚胎期改成了柔软的数块,抑制了胚胎期大脑生长发育的速度,减小了分娩前幼体大脑的尺寸,增加了柔软度。   这样做虽然使这种智慧生物的幼崽软弱又低能,但其成年体对幼体的保护能力和智慧生物的群居性能够有效地弥补这种弱点。   “还是生成一些要不了多久就能独立行动的个体吧,我可不想花好多年的时间去养育一群站都站不起来的幼体。与其最后都围着我叫我母亲,不如引导这些个体今后能当好母亲、父亲”。   连接女娲的生物计算机,捕捉到女娲的脑电波,迅速地修改了设计代码。女娲闭上了双眼,让所有代码转化成生物电信号,再次回涌进自己的大脑里。   仔细检查完全部代码和分支设定模块后,她启动了系统。生物触手开始忙碌地对着几个原型体操作起来,以深红色为主要色泽的生物细胞浓汤渐渐地开始在原型体上附着成型。   伏羲进来关心道:“怎么样,有没有问题”?   女娲回答道:“硬件和软件都处理好了,应该没什么问题的,不过……”   女娲看向伏羲,轻靠在伏羲的身上说:“我们这一代文明,虽然有强大的生物科技,但是在宇宙空间物理等方面的技术积累不够。比如上次的行星冰冻大灾难,我们就无能为力。残存的族群不得不躲进生物隐蔽所,龟息了百万年。”   “现在这种改良后智慧生物体,虽然继承了我们的基因和智慧能力,但是依然要面对各种宇宙射线,包括太阳辐射造成的基因突变,还有那些我们未知的宇宙力量对生物演化的影响。还是那个道理,所有生物,都不得不服从于这个宇宙的基本规律”。   伏羲扶着女娲坐了下来,抚摸着女娲的头,说道:“你累了,先休息一会儿吧”。   女娲说着:“我们做的设定和修改,会诞生出预想中的强大生命力和智慧的群体吗,有和我们一样的品质和意识倾向吗,数万年的演化后,他们会实现我们梦想中的设定,开启航向宇宙的征途吗?我觉得智慧还是不够用,这种造物,像是猜盲盒。”   伏羲也没法回答,他只能思索该怎么驯化这批新的生物,女娲靠在他身上睡了过去。   两个小时后,生物计算机在细胞培养池里完成了它的第一件生物雕刻作品。   当伏羲与女娲合力将其拖出池子后,这个小小的新生命被放置在石台上,等待生物计算机的下一步操作。   女娲再次站到生物计算机面前,将自己连接上终端,另一端的计算机生物触手也吸附在小生命的头部。   “现在要做什么”?伏羲问道。   “这是第一代的智慧生物体,需要导入储存在生物计算机里的我们上一代族人的底层记忆,然后启动他的大脑功能,还得激活所有的感官系统,并为其个体意识的建立起关联架构和演化逻辑。可以称之为注入灵魂,或者叫信息重组。”   女娲说完,启动了生物计算机的二阶段运行,生物电穿越触手,发出幽暗神秘的光芒,躺在石台上的小生命被激活,猛地睁开双眼,继而大声啼哭起来。   “我怎么觉得他有点像我呢?特别是这双眼睛,跟我一样是重瞳。”   伏羲仔细端详着啼哭的小生命,又说道:“干嘛刚诞生就哭,笑一笑可好”?说完伸出粗大的食指拨弄小生命紧握的拳头。小家伙瞬间止住了啼哭,用手捏住了伏羲的手指,发出咯咯的开心笑声。   伏羲顿时父爱之心泛滥,生物触手脱离后,立即将小家伙抱在怀里逗弄一番,同时问道:“哟,这东西这么灵性的吗。女娲,你是照着想象中我们孩子的样子设计的吗?这小家伙真可爱”。   他又用手指轻弹了一下小家伙的嫩屁股墩儿,开玩笑地说道:“呀,尾巴还没有退化完,生物雕刻下一个时记得删掉。”   女娲充满爱意地白了伏羲一眼,心里也知道伏羲是在跟她开玩笑,回呛道:“你傻不傻啊,第一个测试体是雄性的。”   “重瞳的话,我照着你的样子设计的时候,倒是真忘记改成更协调的单瞳孔。”   “不过没关系,后续的新生命体在生物雕刻时我会改过来。这个小家伙成年后,跟雌性繁衍几代后,会慢慢隐藏掉重瞳这个显性基因片段”。   伏羲想将小家伙放回石台,却不料被其不情愿的大声啼哭搞得手足无措,只得又将其继续抱在怀里。   “这家伙要多久才能长大,不能让我总抱着他吧”?伏羲一脸的无奈。   女娲回道:“身在宇宙之中,万物当以宇宙规律为基准;这种新的雄性生物是我依照太阳的规律而创造的。”   “地球绕行太阳一圈,我们观察太阳在天空的行迹会呈现出‘8’字型,八为阴数,以阴阳平衡之道,雄性当以数字八作为内在的生命规律。所以这个小家伙需要八年才能定性初成,二八十六年才能孕育下一代”。   “雌性也这样”?   女娲摇了摇头,回答道:“雌性依照月球之规律而创,月行七日节律,雌性当以阳数七为生长规律。参照雄性的规律来定,雌性七年定性初成,二七十四年可以孕育下一代”。   伏羲假装扳指头算数,然后说道:“雄性每次都比雌性多一年,那不是雄性活得更久”?   “哎”,女娲叹了一口气:“真不知道你是装傻还是真傻,八个七大还是七个八大”?   “一样大啊”,伏羲瞪大了眼睛,一口就回答出来。   “那不就得了”,女娲说完又白了伏羲一眼:“别瞎掰了,要不你给他起个名字吧”。   “你起吧,这都是你辛苦的成果”,伏羲谦让道。   女娲想了想,说道:“还是算了,这涉及到此种新生命群体的语言和文字。你知道的,语言文字背后是族群的生命逻辑和智慧模式,你我如果包办,会让他们走上我们的老路,这就违背了创造他们的本意。”   “不如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相互之间先用先天混元的声音起名称谓,等群体繁衍到一定的规模,智慧开悟后,你我再对他们教习天地规律之法和引导宇宙奥秘之门。让他们自然演化出天真自性后,再帮助他们创制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伏羲点点头表示认可,继而低头看向怀中闭眼吮指的小生命,问道:“这个现在怎么办,他吃什么长大”?   “幼龄期跟森林里的英招和五色鹿之类的一样,需要母乳喂养。稍大一点后,就可以杂食生长了。”   女娲一边回答,一边开始准备下一个生命体的雕刻,启动之前,她要先修正双瞳的设计。   伏羲很搞笑地装作举目四望,问道:“这是第一个啊,没妈的孩子哪有奶,要不你喂喂”?   女娲拾起桌上的野果,朝伏羲扔过去,却被伏羲一张大嘴接住。   女娲笑骂道:“你咋不喂?”   伏羲咬一口野果,然后将半拉果子探到小家伙嘴边说道:“来,啃个果子吃吃,吃完就长大”。   小家伙被弄醒,闻到果子的气息,却饿得大哭起来。   伏羲一看,叹口气说道:“哎,你还没有牙。”   女娲笑得停下手中工作,说道:“你快别逗我了,隔壁有育幼室,那里有事先准备好的生物合成奶。如果他不喜欢喝的话,你把他抱去林边的洼地,毛犊才生了应龙不久,奶水很足,你可以唤它来喂这个小家伙”。   伏羲充满爱意地用手指轻点小家伙的鼻头,说道:“好啊,吃了龙奶,你也是龙子咯。天然喂养好过吃合成奶,我帮你决定了哈,咱们这就去林地。”   伏羲说完,抱着女娲创造的第一个智慧生命体,乐呵呵地离开培养室,飞也似地朝着森林奔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