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游戏竞技 遗弃之地:畸变下的生与死

第67章 实验

   基地顶层,灯火辉煌的科研区熠熠生辉,宛如一颗镶嵌在黑暗宇宙中的智慧明珠,几个身影此刻正忙碌不堪。   李少文原本计划与伊甸园进行通讯联络,与那边共享云霄星所遇见的奇怪情况的同时,也缓解一下自己的相思之苦。   尝试联系却发现暂时无法进行实时通讯,那边以简讯的方式告知沿途的中继卫星有部分损毁,他们正加紧重构。   得知此事,李少文也非常的无奈,乐极生悲啊。   好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虽然年纪尚小,但也趋于成熟;短暂的失落后,便与辰楠贝拉一起,开始了对基地的改造以及各项技术的试验验证。   由于部分材料的获取,前期辰楠与小艺所探寻的‘时空旋涡’,倒是可以进行一番初建与测验。   科研区的中心位置,屏幕上,三维立体模型逐渐成形,那正是他所设计的时空旋涡引擎的雏形,每一个细节无不彰显出深思熟虑与精密计算的结果。   尽管现实条件的局限使得理想中的暗物质生成器遥不可及,但这并未阻碍辰楠他们探索的步伐。   他们选择了一个替代方案,利用基地积累的丰富能源资源,构建一套基于核聚变技术的矩阵动力系统。   相比于反能量物质生成器的暗物质矩阵,核聚变技术虽然成熟,但却有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无法供给庞大的能量,支持大范围的‘时空旋涡’生成。   不过,形成一个微型的‘旋涡’,用于他们的实验检测,倒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经过一夜的休整,恢复精力的几人便于今天展开了细致讨论与筹备。   在小艺强大的计算与模拟能力下,得出了可行的结论。   于是乎,科研区的各个角落,就变得了繁忙,虽繁忙,却依然有序。   在一处区域,贝拉按照小艺的指导,在智能助手的协助下,小心翼翼地提取稀有金属元素,这些珍贵的材料经过高度提纯后,将用于构建精准调控量子引力波的发生系统。   通过一系列精密排列的超导量子比特和微型黑洞纳米发电机,组成一个复杂发生器,通过调控引力场,精确塑造和稳定临时的时空扭曲。   这些管道犹如微观世界的神秘隧道,每一处弯曲、每一度扭转,都是通过对科学界广义相对论深入研究后的精心设计,旨在实现引力波的有效传导与放大。   不远处,辰楠也配合着一组智能机器人,也正借助低温恒温室,在无尘环境中细心编织超导纳米线圈。   这些直径微乎其微的线圈,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超导性能,能够高效储存和传输巨大能量,当引擎启动时,瞬间激发出足以塑造时空漩涡的强大磁场。   作为超导纳米线圈,它是包裹在引擎核心的超强导电材料,用于生成和维持高强度的磁场,帮助约束和引导负能量场及聚变等离子体流动。   而李少文也没闲着,利用其机械方面的丰富知识与天赋,他要负责对复合装甲的制作贡献一份力量。   这种复合装甲,按照需求,要具备独特的抗辐射性,并融合诸多先进的纳米材料。   这样,才能让其具有出色的防护能力和高效的辐射屏蔽效果。   它将被用于整个‘时空旋涡’装置的外部,以及动力源的关键部位,确保在核聚变过程产生的高强度辐射环境下,其能稳定运行,避免核心组件遭受损伤。   现有的技术与复合装甲,作为常规的核聚变脉冲引擎防护装甲,虽能满足日常所需,但要设装到‘时空旋涡’装置上,却还达不到要求。   因此,他们必须开发更高效的复合材料装甲,以便于保证其稳定性,让得设想能够成为现实。   辰楠时不时穿梭于各个工作台之间,时而驻足查看进度,时而与李少文几人热烈讨论。   他对每个细微环节都了如指掌,却又保持着不断求索的热情,既是科研者追求的进步,也是为了生存的搏斗。   这段时间以来,几人都沉浸在这无尽的忙碌之中,历经无数次的设计优化和材料测试,终于迎来了‘时空旋涡’装置的组装阶段。   科研区内,一台台智能机械臂按照精确到微米级别的装配程序,依次将经严格筛选和精细加工的组件逐一安装到位。   从复杂的核聚变反应堆到纤细如丝的超导线路,再到坚固而轻巧的抗辐射装甲,所有部分都在紧密配合中逐渐构成完整的引擎结构。   组装完毕的微型‘时空旋涡引擎’宛如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静静躺在实验台上,等待首次启动的时刻。   整个顶层区域都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紧张与兴奋的气息,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控制面板上即将跳跃的数据流。   然而,当启动指令下达,本应照亮宇宙梦想的引擎却未能如期亮起璀璨的光辉,仅仅发出了微弱的嗡鸣声,无法达到临界状态启动时空扭曲效应。   这一突发情况让所有人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霾,但辰楠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表现得更加冷静与沉稳。   迅速组织并开展故障排查,他们通过先进的监测设备捕捉引擎内部各部分的工作状况,同时调取海量实时数据进行深度分析。   在经历了几轮彻夜未眠的研究后,并对比小艺模拟与演算的数据参数。   他们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复杂系统中的关键问题:   由于超导体冷却系统的微小瑕疵导致温度管理出现偏差,进而影响了量子引力波操控系统的稳定性,使引擎无法顺利启动。   针对这一症结,辰楠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他们在原有冷却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了新一代智能温控元件,以更精细化的温度调节能力保障超导线圈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同时,对量子引力波调控模块进行了微调和优化,使其更能适应细微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在一轮又一轮的调试与改进之后,科研团队再次鼓足勇气,准备进行新一轮的启动试验。   随着倒计时归零,几人于紧张中,时空旋涡引擎再度尝试启动。   当引擎内部的核聚变矩阵开始运作,伴随着轻微的颤动,引擎内部终于产生了预期的能量波动。   一团微弱但稳定的引力场开始围绕着引擎核心形成并逐渐增强,而后,强大的能量如潮水般汹涌澎湃,驱动着超导纳米线圈高速旋转,将电磁力转化为引力场。   与此同时,量子引力波调控系统也开始发挥效用,将引力场聚焦并向内压缩,试图模仿宇宙中黑洞形成的自然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人死死地盯着引擎周围的空间处。   那里,在扭曲与平整之间,来回交替,一个微小的空间扭曲逐渐显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