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怀玉本想要起身,却又被平阳公主俯身堵住,“跑什么?” 二人再次贴近,平阳公主身上气息与味道,勾起了萧怀玉心中的□□,呼吸也逐渐变得急促,遂翻身欺压上。 刚刚的急躁,是因为生气而想要发泄,然而当她清醒并恢复理智,看到平阳公主的容颜时,她便又软了心。 她的爱已入骨,又怎舍伤她分毫。 平阳公主看着烛火之下,那望着自己闪烁的眸光,忍不住的伸出手轻轻抚摸,她捧着萧怀玉的脸,四目相对,“想必今夜,定会让武安侯记忆深刻。” ※ ※ ※ ※ ※ ※ ※ ※ 翌日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桌角,脚下散落着几件随意丟放的衣裳,堆叠的白衣覆在赤玄两色的袍服之上,铜炉里的焚香已经燃尽,但屋内仍有残香。 平阳公主从睡梦中醒来,听到耳畔传来的呼吸声,于是转过头看向她。 她盯着萧怀玉,看着她的睡颜,忍不住伸手抚上了她的脸。 比起平阳公主的青丝,萧怀玉散下的头发里夹杂了不少白发,尤其是两鬓。 她抚过萧怀玉脸上的伤,用手指卷起她两鬓斑白的华发,心中五味杂陈,眼里有心疼与亏欠,还有,爱。 “公主,已过卯时了。”殿外响起了宫人提醒的声音。 平阳公主低头看了一眼,身侧的人还在熟睡,于是放下她的鬓发,小心翼翼的起身。 她将地板上散落的衣裳拾起,披上中衣走到镜台前坐下。 没过多久,萧怀玉从榻上醒来,睁开眼,发现昨夜伴于身侧的人不见了,于是慌忙抬起头,便看到了正在对镜梳妆的平阳公主。 而平阳公主通过梳妆台上的铜镜也看到了醒来的萧怀玉,遂开口道:“武安侯昼夜奔袭入京,昨夜也不曾歇息,不多睡会儿吗?” 萧怀玉侧躺在榻上,一手撑着脑袋,饶有兴致的看着平阳公主梳妆,眼神逐渐呆滞。 “公主比臣醒的早。” 平阳公主看了一眼妆容,便转过身看向萧怀玉,“你赶了多久的路?” 萧怀玉愣了愣,她是从楚国的东北边境赶回楚京的,快马加鞭,一刻也不敢停歇。 随后平阳公主起身走到衣柜前,将一件新的男子样式的衣裳拿出,“还是武安侯想告诉吾,自己精力好?” 她走到榻前,将衣服递给萧怀玉,萧怀玉伸手接过,上面还有熟悉的淡香,只不过衣服的样式有些特殊,“公卿冠服…” 萧怀玉看着衣服抬起头,却发现平阳公主已经穿好了衣裳。 “临朝称制,吾需要武安侯。”平阳公主着萧怀玉道。 ※ ※ ※ ※ ※ ※ ※ ※ 太康七年秋,大楚皇帝驾崩,太子李兴于灵前继位,尚书令裴长之勾结中领军韩修谋立十三皇子李兴,起兵造反,武安侯萧怀玉以及大将军郑珩奉命平乱。 承明殿之乱结束后,楚国朝中再次掀起了长达月余的牢狱之灾,作为主谋的裴氏,满门获罪抄斩,而参与造反的官员,其亲族与朋党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由于中领军韩修的迷途知返,遂未殃及族中,只是褫夺了爵位与官阶。 平阳公主借这场动乱,肃清了朝野所有反对她的官员,除了对发动政变的官员进行惩处外,还对于追随她有功的文武官员进行了嘉奖与升迁。 由于天子年幼,主少国疑,在平定叛乱后,手握实权的平阳公主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独掌朝政。 李兴登基后,平阳公主临朝称制,并根据楚国朝中存在的弊端改定官制。 太康七年盛秋,平阳公主颁布了第一个职员令,继尚书台之后,又改中书、门下二省之制,使其分管宰相之权。 以中书省秉承天子意旨,起草与颁布诏书及中央政令。 而原为皇帝侍从机构的门下省,经过改制后,职权逐渐扩大,与中书省同掌国家机要,凡国家之政,皆出门下。 三省之制,以尚书省总领庶政,由中书、门下二省分掌机权。 而三公逐渐成为虚职,三省的长官取代了丞相,分割了相权,相互制约,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个全新的时代,就此开始。 作者有话说: 可能是比较喜欢诗词的缘故,觉得古代女子梳妆的时候很特别,尤其是诗词里的描绘,老祖宗的审美还是很绝的。 苏轼的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温庭钧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第330章 剑履上殿 半月后 太康七年八月盛秋,天子灵堂迁于别殿,皇太子李兴于承明殿举行登基大典,同时派遣尚书仆射前往祭坛,祭祀天地与宗庙,昭告天下。 尊嫡母郑皇后为皇太后,生母张氏为皇太妃,并由平阳长公主临朝称制,代为理政,改元章和,大赦天下。 ——承明殿—— 凡在朝六百石以上的文武官员,皆具朝服立于殿阶之下。 天子仪仗出现时,出现在众臣眼前的,是平阳公主,而新君已于襁褓中熟睡,尚不能言语。 看似为太子筹备以及举行的继位大典,实则不过是平阳公主借此机会昭告天下。 楚国朝堂经过一番血洗后,便再没有人敢发出质疑之声,尤其是支持平阳公主的两大边将具在京中。 几日前,殿前的血洗还历历在目,那被当众诛杀的反叛者尸首,就曾在倒在他们此刻站立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