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毅举兵谋反,从得人心到失人心,从得势到失势,军中不断有人叛逃,孤木难支,最终兵败。 当朝廷的兵马将他围困于荒山时,因不堪受辱拔剑自刎。 从开朝显贵,在齐国朝中不可一世的侯家,终于在此落幕。 此乱影响的不仅仅是齐国朝中的局面,更影响了整个齐国的国运。 齐国内乱刚刚平息,还未得喘息片刻,楚国的军队便已破关,踏入了齐国的疆土。 ——蜀中—— 东境大捷,且齐国忙于内战,无暇顾及楚国,楚京之危得解,远在蜀中观望的楚皇,便想动身返回楚京。 边境战争的胜利,让楚皇松了一口气,而接下来,他所要面对的,将是一个崭新的难题,立储与对萧怀玉的嘉奖。 边关大捷,他以君王的名义送去了封赏,除了钱财,还有爵禄。 但这样的封赏是远远不够的,如今萧怀玉是楚东边境的实际掌权者,握着一支强劲的边军。 现在的楚皇,与齐国刚刚登基的新君所面临的情况一样。 边关武将权重,随时都有可能调转方向,取天子而代之,又或者是拥立新君。 随着齐国大司马侯毅的反叛,也让皇帝的疑心与恐惧越来越重,回京的打算便往后拖延了半月,在此期间,皇帝特意派遣心腹前往西北与西境嘉奖了两位戍边的边将,以此拉拢。 “陛下,东境奏报。” 蜀中的二月已是鸟语花香,皇帝的行宫别苑圈养着许多不同颜色的鸟。 一只花色尖嘴的鸟从笼中飞出,落到了皇帝的手背上,鸟笼并未上锁,但笼中的鸟却因为羽翼被剪而无法飞出。 “东境不是已经尘埃落定了吗?”皇帝回过头,心里充满了疑惑,但也同时怀着隐忧,他害怕听到那个他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王桢还有什么事?” “是萧怀玉的奏报。”贾舟将奏报奉上。 皇帝便将手中的鸟扔开,从贾舟手中接过竹简,这还是皇帝第一次收到萧怀玉的上疏。 虽也在重臣之列,但几乎每次升迁都会伴随着战争,皇帝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字,连辨认都有些费劲。 但好在能够看得出来,只见他的神色越来越凝重,“他想要…灭齐吗。” 贾舟听后,满眼震惊,“灭齐?” 这个连先帝最强盛时都未能做到的功业,萧怀玉竟然在楚国陷入危机时提出。 “后生小辈,当真是狂妄的很,不过是赢了几场战争而已。”皇帝看着,冷下了脸色。 但随着他将萧怀玉所陈述的原因逐一看完,便又改变了想法。 “这真的是萧怀玉送来的?”他抬头看着贾舟。 “是。”贾舟自然不敢欺君。 皇帝看着这字,便也不再怀疑什么,“这可不像是一个农家出身的人可以分析出来的。” 萧怀玉向皇帝分析了齐国的局势,以及攻打齐国的胜算,与灭齐的契机,同时也抓住了帝王想要建功立业的野心,即便懦弱如楚皇,也仍旧想要有一番建树。 萧怀玉太过了解皇帝了,作为楚国的将领,齐国之乱的机会她不愿错过,想要顺利出兵,就离不开朝廷的全力支持。 皇帝虽在蜀中,但依旧是楚国的实际掌权者,就连彭城王都在他的监视下。 “倘若他真的能够灭齐…”皇帝再次看向贾舟。 “那陛下便是楚国中兴之主。”贾舟顺势回道,“楚国在陛下手中,远胜先帝之成就,若能一统,结束乱世,便开千古。” 皇帝睁着双眼,心思已然被贾舟说动,“千古…” “陛下,还有一个消息。”贾舟再次抬起头,将一个刚刚接到的消息密报给了皇帝。 “燕君慕容恒因伤势过重,久治不愈,如今已不能理政,怕是时日无多了。” 燕君慕容恒病危,齐国发生内乱,这对于楚国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 “好啊。”野心已经将他的疑心所覆盖,这足够令世人膜拜与称颂的功绩太过于诱人,“这一定是先祖在庇佑楚国,上天感知。” 天下一统,四海归一,作为帝王,这样的功绩,足可登泰山之巅,向上天宣告,又有哪个君王不为之心动呢。 “朕倒要看看,百年齐国,被颠覆之时,将会是什么样的。”皇帝将竹简塞回贾舟手中,“去传大九卿,想办法凑粮草,东征之事,朕允了。” “喏。” ※ ※ ※ ※ ※ --- 楚太康六年三月暮春,左卫将军萧怀玉,因收复之功,拜为大将军,封爵武安侯。 此战,萧怀玉成为了楚国历代最为年轻的大将与封侯,继薛氏之后,楚国军中,立起了一面新的旗帜——萧。 同年,楚国集十万大军东征齐国,以大将军萧怀玉为主帅。 ——建康宫—— “先帝刚刚驾崩,楚国小贼,趁人之危!”宋珙气得将传信的竹简掰成了两段。 “楚国刚刚经历了大战,元气尚未恢复,此时举兵入境,一定是十分仓促没有准备的。”齐国臣子们看着地上的羊皮地图分析道。 “刚经历了战争的,难道不是齐国?”宋珙挑眉道。 “没有想到,楚国竟然敢出兵,当真不怕北边的燕国南下吗?”有大臣疑惑道,“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楚皇不会不知道。” “听说燕君的旧伤未愈,一直是燕太子代管朝政,否则齐楚之战打了近半年之久,也不见燕国有所动静,这不符合慕容恒的性格,他的野心,昭然若揭。” 宋珙听后,更加头大了,原先齐国欲灭楚,燕国不动,于齐是有利的,如今局面反转,燕国的坐山观虎斗,便成了齐国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