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鉴接着道:“但飞蓬又是最坚韧的草木,哪怕是随风飘摇,只要是叫她落了地,一点水一点光,她便能活下来,长成最易存活的样子。多好的喻义,也不知是谁人为这诗社提的名,真想认识一下。” 到了日子,方鉴着了一身素净的襦裙去陈府别院赴宴。陈府这处别院在城郊,依山傍水,檐牙高啄,飞阁流丹。方鉴站在别院外头,看着这处华丽的院落。不同于高家老宅的内敛,陈家把自家的豪富堆叠在了方方面面,毫不掩饰。 不过略等了一会儿,陈清商便作为主家出来迎她。 “在下陈氏长女陈清商,恭迎御史大人。”陈清商站定在她身前几步,恭敬地向她躬身行礼。 “哦,陈二娘子,便是你下的帖子?”方鉴打量这位二娘子,年约二十五六,梳妇人发髻。她回忆了一下之前得到的信息,这位二娘子早已出嫁,但夫郎早夭便回了陈家,有时候也替陈家处理一些庶务。 “正是在下,多谢大人赏脸出席,大人请。” 陈清商引着方鉴往别院内走,一路不轻不重地与方鉴叙话,话语里的奉承和推崇给得恰当好处,叫人心情愉悦,却又不觉厌烦,不知不觉便放松下来愿意与她多说两句。方鉴心下对她的评价又拉高了一些。 “沁州人人好学,女郎们平日里也结诗社写诗作文互相交流。最大的两处一是飞蓬,由在下作为主理,另一是秋兰,主理是罗氏的六娘子。今日也请了秋兰的姐妹们,还望大人不吝赐教。”陈清商边走边介绍。 还不到开席的时间,陈清商一路引着方鉴进了花厅,几个女郎已候在其中,见她进来便来与她见礼,陈清商便与她介绍:“这位便是秋兰诗社的罗六娘子、叶四娘子、陈七娘子……皆是素有诗名,这边几位则是我们飞蓬的中流砥柱,宋三娘子、应二娘子……” 宋三娘子便是宋琬,方鉴与她在拙县有过一面之缘,她多看了宋琬一眼,不动神色地移开了视线。 略寒暄了一阵便开席了,陈清商邀着方鉴坐了主宾位,便宣布开席,今日是诗社雅聚,自然是以诗会友,饮过几杯众人就推了方鉴做令官行起了酒令。 方鉴于诗词歌赋一道算不上很有天赋,但到底是一路考上来的,又被高云衢精心教导过,水平还是有一些的,几轮听下来便大概有数了。沁州到底文风盛行,女郎们家学渊源,吟诗作赋各有风采,整体水平还算不错,但风格上大多偏向婉转含蓄,内容上多是儿女心事伤春感秋,美则美矣,但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方鉴心下惋惜,面上却不显,挑了几个作的好的点评勉励了一番。方鉴清咳一声,开口道:“在下有一问,想请教诸位娘子。” 陈清商忙道:“请教不敢当,大人直言便是。” “敢问诸位是为何读书呢?”方鉴环顾一圈,一眼就见几个年轻的小女郎蹙起眉头,面上一派茫然,她便笑着点了一个年少些的小女郎。 小女郎茫然地起身行礼,道:“读书便是读书,人生来就得读书识字知道理,要什么理由?” 方鉴觉着她可爱,轻笑起来,又点了一个年纪大些的女郎,那女郎约是双十年华,梳了妇人髻,应是已出嫁了。 她斟酌着道:“读了书才知道许多事情该如何做,不论是掌家理事,还是相夫教子,皆能得心应手。” “读了书才能见到自己平日里看不到的东西呀。” “我便是喜欢念书,念书叫我欣喜。” …… 大小女郎们的由头千奇百怪,方鉴皆是笑着点头,又转向身边一直没接话的几位:“罗娘子怎么看?” 罗素微年纪与陈清商相仿,面上比之年少跳脱的小女郎们更添了几分端庄和沉静,从方才方鉴出题起,便若有所思,此时被问到,也不见惊慌,稳稳地行了礼道:“我想,大约是因为读了书,我等才能与您同坐一堂。” “哦?那你读书是为了与我平起平坐吗?”方鉴眯了眯眼睛,起了兴致。 “不敢。我觉着,是为了有在堂上说话的资格,不论是哪个堂。君居庙堂则忧天下,我居厅堂则忧吾家,在什么位置便该做什么事。读书明理才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那罗娘子觉着自己现今在什么位置又该做什么事?”方鉴又问。 “妻子、母亲、宗妇。”罗素微恭谨地垂下头回答道。 “原是如此。”方鉴点点头,方才听她作诗,几句之间便可见底蕴深厚,也是踏踏实实用过功的,可听着其中的意味却又是一派深闺怨妇的滋味,颇有无力之感,很有些矛盾之处。 方鉴看向跃跃欲试的宋琬:“宋三娘子又如何说?” “依我之见,读了书,才知道世界之广,才不会叫四角天空圈住自己的眼界,如那井底之蛙一般夜郎自大。”宋琬挑衅地看向罗素微,意有所指。 罗素微也不恼,浅浅笑着,如同看待不懂事的小童,回道:“看到了又能如何呢?看到再多也跳不出那口井,何必徒增烦恼,痛苦一生呢?” “那也好过如夏虫蚍蜉般活着!”宋琬生怒。 “大人,您如何看呢?既走不出去,又该不该看到?”罗素微转向方鉴问道。 方鉴反问道:“你已认定了走不出去,那么看或不看又有什么分别呢?按你所想去做便是了。” 罗素微沉默了,这沉默一直延续到了散场。 散了席,送走了方鉴与其他宾客,陈清商与宋琬坐了一车返家。陈清商在车里不再端着淑女的模样,瘫倒在座椅上,看向一边的宋琬:“阿琬,你急切了,人多口杂,何必与六娘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