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宫变

第四百四十四章、浑水摸鱼

宫变 逸乐书香 2217 2024-07-22 00:36
   不过这些,也是在齐王的意料之中。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此时他能保住爵位与封地,已经比不知生死的韩王,以及连尸首都不知道在哪儿的赵王、秦王,要好多了。    这天,贞盛帝的旨意一出,齐王妃就把正在饮酒作乐装糊涂的齐王请了过去。    见面后,齐王妃就屏退下人,然后皱着眉头道:“炫平这些天来,每日晨昏定省,风雨不改,已深得陛下之心。今日,陛下特赐乐悬、弓矢、斧钺,以彰显其德。”    齐王听完就默默地点了点头道:“我也是没想到西康会这么不顶用。颜怀大军兵败,本来已是胜券在握的局面,最后竟然让炫平这小子配合齐怀山,直接给翻了盘。此时,西康丢失西海,只要齐怀山粮草军需充足,就能长驱直入。如此一来,西康那边儿基本上也就算是指望不上了。而中原蝗灾嘛,陈仲、陆昭二人一到中原就开始杀富济贫。随后,王平恩也有样学样。如此一来,虽然得罪了不少权贵,但是民心也算是给稳住了。而天理教虽然叫唤的挺欢,但是王平恩、陈仲、陆昭三人恩威并施,一视同仁,拿权贵的屯粮堵百姓的嘴。这直接就让天理教的计划,无法实施了。而中原不乱,那东夷的计划,也是无法施展了。”    说到这儿,齐王就顿了一下才道:“当然,东夷那边儿,虽然是有败退的倾向,但此时还不至于让其满盘皆输。毕竟中原、北漠的这粮食缺口,还是依然存在的。而蝗灾势头虽减,但若是有心人故意为之,那也难保不会继续扩大。到时这乱局,老六照样儿无法收拾。”    齐王妃听到这儿就道:“乱不乱的,跟咱们又有什么关系呀!今年恩科一下子录取了一千八百人,朝中换血已经开始。着急改换门庭的,已是大有人在。若是再这样下去,王爷就真的被架空了。到时就算乱局已成,那也跟王爷没什么关系了。”    齐王听了后就笑着道:“老六的这一手玩儿得这么激烈,我也是没想到的。不过老六再怎么弄,朝中也难免会有漏网之鱼,而下边儿,也跳不出**的圈子。而且众多老臣就此失势,也更不会甘心。到时,万一朝中有变,那登高一呼者,必会有众多响应。”    齐王妃听完就道:“可是,炫平不光回京。而且还因为每日晨昏定省,表现出的恭顺与孝心,更得陛下宠信了呀!”    齐王听到这儿就反问道:“那你觉得此时最着急的会是谁呀?”    齐王妃听了后就愣了一下,然后才道:“那自然是杨妃与周妃了。”    齐王听完就道:“周妃本身就家世不显,她跟杨妃可没法比。而颜怀此次西征失利,损失惨重,全靠炫平才能稳定局面。如此,炫和在老六那里,因该是不顶用了。另外,炫和虽然如愿的迎娶了顾冲的孙女,可是他想调汉中粮草支援北漠,顾冲头一个就站出来反对,这也就代表了顾冲对炫和,也是没有什么信心的呀!如此,炫和想要翻身,那第一个要除掉的,就是炫平。而这一点,杨妃肯定清楚。”    说着,齐王就顿了一下才道:“另外,老六本身就子嗣单薄,为了制衡炫平,他必会极力保存炫和与炫贡的。因此,对于炫平,老六其实并没有改变什么。而功劳过大,能力过强的炫平,始终都会陷于被动。所以,无论老六赏给炫平什么,将来的形势都是一样的。而对咱们来说,三位皇子争夺大位,老六为了牵制炫平,就不可能按照对错,公平处置。就拿胡静之死一直迟迟为由定论来说,未必就不是老六干预的结果。因为谁都清楚,弄死胡静,是对谁最有利的。这样一来,那将来要有什么事情的话,亦可全部推到三位皇子争位的身上。而涉及到了三位皇子,老六也只能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这也就给了咱们,浑水摸鱼机会了。”    齐王妃听到这儿,就默默地点了点头。    跟着,就听齐王又接着道:“此时咱们虽然受了些损失,但情况比当年六子争位时,要清楚明朗得多,也更好把控得多呀!其实说白了,这也正是咱们由当事者,变成了旁观者的原因。而现在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炫平,就连老六也要提防炫平,那因势利导之下,必然会转化出对咱们有利的结果。”    齐王妃听到这儿就又点了点头,而齐王则冷笑了一下,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而夏一诺在接到贞盛帝的旨意后,则是暗笑了一下,心道:“这九锡已有五锡在手了。只要不出差错,那这天下,早晚都是我的。而此时,估计炫和与炫贡,也该坐不住了。”    跟着,夏一诺则飞快地回忆了一下《孝经》,然后根据“知孝者,德之本”,以及“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等等,写了一篇以孝树德的谢恩折子,命传旨的公公,带了回去。    而贞盛帝在看过夏一诺的折子后就默默地点了点头,然后喃喃地道了一句:“也真是难为他了。”    跟着,贞盛帝就命人把夏一诺的折子交给礼部,广为刊印了。    而等工部测绘的结果传回来后,夏一诺更是每日都在宫中跪候贞盛帝退朝。然后才当着贞盛帝的面,与顾冲,以及何剑,商议修造运河之事。如此,也可以说,夏一诺在贞盛帝面前,是把自己放到了最低的姿态。而这份恭顺之心,也是让贞盛帝,打消了不少的疑虑。可这些看在某些人的眼里,则无不是锁紧了眉头。    如此一来,没过多久,炫贡与炫和请旨回京的折子,就前后送到了贞盛帝的手中。    而贞盛帝在深思熟虑过后,才准了炫贡与炫和的回京。同时,宋离也被调往了辽东。而北漠百姓迁往中原,以工代赈修造运河的事情,也被提上了日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