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都感动的哭了,谁也不愿意离去。或许他们也都知道,他们已经被包围,已经再无法离去了,跟着杨无敌杀辽军,杀一个算一个吧。 辽军发现了他们,再一次进攻,老将王贵在此时猛冲向前,接连拼命杀死冲过来的几十个辽兵,被辽军杀死。其余士卒也都猛冲向前,与辽军勇猛拼杀,都全部战死。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也拼力向前杀敌,饥饿体力不支,又从早上到晚上血战了一天,终于也血洒疆场。 杨业身上也受了几十处重伤,又弃枪用刀接连砍杀辽军几百人,最后马受了重伤,不能再进。立在树林里,辽军不敢再向前冲,辽军先锋萧**望见身影,一箭将杨业射下马来。 杨业被俘,誓死不降辽国,绝食三日,最终而死,时年五十二岁。 宋太宗闻杨业誓死不降辽国,绝食而死,子杨延玉一日未进食,苦战一天,至晚上因得不到接应战死后,十分疼惜。潘美因为听信监军偏言,指挥西路军撤退无能,又贪功至使陈家谷设伏辽军的计划落空,造成杨业父子殉难,致使西路军惨败几乎覆没,便被宋太宗革了职。 潘美,就是《杨家将》故事中的潘仁美。 至此,北宋前期宋太宗赵光义两次伐辽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三军都遭到全面的惨败。从此之后,宋太宗再也不提伐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事了。 可是,因为宋太宗的两次伐辽收复十六州,尤其是第二次伐辽收复燕云十六州,是趁着萧太后的丈夫辽景宗驾崩,十二岁的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刚即位的时候,这让萧太后心里十分嫉恨,且契丹辽国萧太后通过两次与宋军决战,看到宋军尽管好战爱打仗,但又好打,不难战败。于是就决定,不等着宋国再准备好了去打她大辽国,而是先主动出击去打大宋,决定以战养和的办法,不断犯宋把战争推向宋地,让宋往后再没有**的机会,以此来维持自己国家本土的安宁。 到此,宋辽以后的常年不断的战争,就从此开始了。萧太后在世时,不断的御驾亲征,率领辽军南下攻宋,宋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防御的境地。所以,杨家将杨六郎勇守边关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辽国萧太后御驾亲征打的最得手的一次,差一点就打到大宋的京城汴京了。这样的局面一直到宋太宗驾崩,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继位后,有一次萧太后御驾亲征打到澶州,宋真宗在大臣的建议下为了鼓舞士气,也被迫亲征。因在澶州城下,宋军士兵用强弩射死了查看地形的辽军(元)帅萧**。萧太后在折了(元)帅的情况下有意撤军,本来宋军此时进攻有可能取胜的情况下,却经过协商谈判,以大宋每年向辽国进贡三十万卷绸缎为条件,辽国归还瀛州莫州二州做让步订下协议为盟,从此双方再不争夺燕云十六州,而罢战和平了一百多年,燕云十六州到此仍有十四州还在契丹辽国手里被放下一百多年。 却到了北宋后期宋徽宗的时候,又渐渐被提了起来,那是因为辽国的国势日日衰落。宋徽宗又懵动了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愿望,为了能彻底摸清辽国的形势,和现在辽国的虚实,宋徽宗便派童贯出使辽国。 童贯到了辽国后,辽国自然是为了声张国势,便带着童贯去约见辽军,童贯一见到辽军到现在还很威武雄壮,心里就有些胆怯,心道:“多亏圣上没有贸然发兵收复十六州,否则,必然又会和当年的太宗那样两次收复都遭到了惨败,而且还伤亡损失惨重。” 却童贯在返回大宋的途中,在走到了大辽国南京燕京桑干河(卢沟桥)一代,遇到了一个人。此人毛遂自荐,认为自己很有才干,认为自己有纬天经地之才,强烈的要求要见到大宋国大使童贯童大人。 童贯见来人如此强烈的要求要见自己,就认为此人肯定不是一般的人,要不此人就怀有大才不遇,要不就有什么重要的大事要告诉他。 果然童贯猜得没错,此人果然是感到自己怀才不遇,今日如果能求见得到和大宋使臣见一面的机会,一定就会得到重用。于是,求见宋国使臣童贯之心那是迫切的到了极点,期望通过这次能得以相见,让自己从此能飞黄通达得到重用。 此人不是别人,此人就是大辽国一个感到自己很不凡,而又一直名声很坏,因为很坏得不到辽国重用的一个人。此人姓马名植,单名马植。这马植以往感到自己很有超凡常人的才能,却又因为别人都叫他是个小人,名声混迹的很坏,一直没有得到大辽国的求贤录用,此人又没有什么才学,所以考官也考不就,就一直感到自己怀才不遇,并因为自己有这么大的才华,辽国却不录重用,就对自己的国家怀恨在心,如今一听到大宋国的使臣童贯童大人出使大辽,童贯在大宋的权柄他是早有耳闻,于是就立刻冒死要截住童贯的使臣队伍,认为自己往后的前程就在此一举了。 果然,童贯很快的接见了他。一见面,他就先跪拜见过了童贯,起来,然后要先显示自己的才华道:“我知道大使大人此番出使大辽,必然怀着纬天经地之心,但纬天经地之事,需要纬天经地之才相助才能成功,燕云十六州,落在大辽国时间已久,十六州之人,如今也习以为常把自己视为了大辽国民,在此情况下,没有纬天经地之心,得不到纬天经地之才的人相助,那只是一片空论。” 童贯一见此人说话能先抓到了重点要害上来,又认为此人是辽国人,必然对辽国的情况更为了解,就开始认真起来的道:“以先生之见,当有何良策?可否如实指教?” 马植道:“要下燕云十六州,也并不难,大人何不回去凑明圣主,联金伐辽,只要大辽国一灭,这燕云十六州又会是谁的?此也叫远交近攻之策,大宋国何乐而不为呢?” 童贯一听此人说的有门,就住下不走了,与此人在这里攀谈了一天,却此人因为是大辽国人,自然对大辽国的弊端了如指掌,说的是头头是道。自己的看法,和自己以往对大辽国的不满,都变成自己认为的良策说了出来。并以自己的看法说出大辽国又不应该那样,又不应该这样,因为这样那样又导致了什么恶果。否则,大辽国如果不那样不这样,又会变的怎样的强大。却如今,眼看国势微微,眼看不保,如此,大宋国再不收复燕云十六州,难道又要眼看着让金国让别人得去吗?如果宋金联合就不一样了,大宋国可以出兵不出力,让大辽国与大金国拼得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待到大辽国要灭了的时候,大宋再对大辽军队略施仁慈,让辽军感恩,与金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必然是,大辽国在困难的时候,辽国军队,投降大宋国,而不能投降置他们于死地的大金国,此又不是一举两得又是什么?到了那时候,说不定大辽国也投降了大宋,那时,大宋国势更是日强,再以仁慈之军去对大金国,大金国再降,大宋国岂有不统一天下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