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充公钱财,还于民
“近万两钱财,这全部都是扶苏皇子要还给大家的,大家不要担心,一个一个上来领取,每个人都有。” 王月如按照复苏的安排下说道,既然选择了相信就不会再说什么。 虽然能分到每一个百姓手上的不多,但这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了。 这样就能不用那么辛苦的度过这一年,等到来年才能把收成赶上,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让人没想到的是老一辈的百姓竟然选择站出来,不想领这份钱,而且劝说大家都不要来领。 句句都在向着扶苏,并没有考虑自身的情况,这让扶苏感到汗颜和愧疚。 沛县之所以能到今天这个地步,和朝廷的失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若是早一些发现这些问题,怎么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老一辈的考虑,扶苏不是没有想过,但在他心里百姓永远是第一位的,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他不可能那样死板。 在人群中不少人是想要上去领钱的,很明显的能看到眼神中的那份渴望,但碍于老一辈的面子而不敢行动。 “大家放心,我扶苏既然敢做,那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这件事我相信就是陛下在这,也会同意扶苏的做法,所以大家尽管放心。” 扶苏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出言安慰,人们或许还停留在以前对秦始皇的看法,但扶苏是清楚的。 始皇能走到今天,绝不是一个自私自利且残暴的人,他的心中有着比天下人更广的胸怀和志向。 听闻了王月如和扶苏的再三宽心,一些年轻人也不在扭捏,果断的准备上前领钱。 咣! 敲击地面的声音接连响起,不少老人家将手中的拐杖杵在地上,身体向前倾做好了拦截的准备。 “好啊,我倒想看看谁今天要上去,去领这笔钱,要么就从老夫的身上踏过去。” 颇有威望的老人立于人前,脸上带着愤怒,更是带着一股浓浓的失望。 “狗官都已经被公子处置,以后的日子将会越来越好,再难的日子我们都熬过来了,难道还差这一年吗?” “公子仁慈,担心我们以后的生活,可我们不能不想公子的处境啊,这充公的钱财可是要上交国库的。” “我们领了钱财是好了,可这能养活我们一辈子吗?老秦人自力更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难道是靠别人的帮助走到今天吗?” 老者的话震耳欲聋,分析了扶苏的境况,更是用那股久违的热血,想要激起大家伙心中的那份拼搏。 老秦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恩略分明,从古至今,都是铮铮铁骨,这份精神才是老秦人最宝贵的,也是最不能失去的。 “说的好,老秦人不该如此,身为先秦的后代,我们更是不能忘。” “今天谁要是敢去领钱,我打断他的那双腿,更不配做老秦人的后代,千万不要忘了老秦人的血性。” 老者的话引起了其他老人的共鸣,更是回想起了年少时的那些热血,那些不灭的精神印记。 当所有的老人精气神达到一个高峰的时候,那种无声的力量,让人感觉眼前不是年迈的老人,而是那战场上无往不前的先秦人。 那份精神,那份热血,无不刺激着在场的所有人,拨动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最受震撼的不是在场的百姓,而是扶苏,从他成长至今,这份老秦人的精神一直压在他心底的最深处。 无时如无刻不敢忘,又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他。 特别是他之前在梦境中得知了大秦的未来,那一刻他的执念比任何人都要强烈,都要偏执。 天下必将是大秦的天下,盛世也必将是大秦盛世。 王月如也是头一回听到这些话语,也是头一次正视这些年迈的老人,也头一回明白了王家人三代为国,父亲和老爷子从小对她说的话,这一刻她都明白了。 身为将士的侍卫们,更是能明白老人心中的那份执着,那是他们一生的信仰。 萧何本想百姓们领了这些钱财,生活可以直接得到改善,可老人的话让他自愧不如。 枉他自谓熟读古今,了解人文异事,对朝堂之事了解颇深,可在老人面前他还是欠缺了一个层次。 一个国家可以动荡不安,可以内忧外患,可以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只要没有丢失最初的那份信仰与执着,就没有什么能打倒他们。 一些想要想要上前领钱的年轻人,也都退了回去,低下脑袋,心中很是惭愧。 从小老人对他们的教诲,再一次被揪出来,这也是最后一次被提醒,以后的日子将不会再忘记这份不灭的精神。 数十位老人,佝偻着年迈的身体,有一股无比强大的精神支撑着他们。 放在以前,他们在人群中默默无闻,早已是黄土加身的人,然而现在的他们却没有人敢忽略。 经过岁月洗礼的皮囊无法左右,可心若在,人也在。 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我们不要了,公子将这笔钱财都交给朝廷吧,老秦人到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大秦丢脸。” “今天是诸位老人点醒了我们,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大秦人,公子您就瞧好吧。” 百姓们出其一致的说道,每个人身上都能感觉到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无穷无尽,更是百折不挠。 从老人到中年到年轻人再到小孩,仿佛能看到一代一代的交替,但不变的是大秦人的精神。 百姓们的情绪也是有些激动,扶苏没有在这个节骨眼说什么,等到了大家平复心情,他才走到百姓面前。 “大家的心意扶苏都明白了,大秦走到今天靠的不是官员将士,而是靠的大秦所有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天下人都有大家这般的信念,我大秦必将屹立千秋万代,与日月同在。” “我相信大家可以度过这次难关,但扶苏想说的是,这件事已经不再是沛县这一线之地的事,而是事关整个大秦。” 扶苏没有站在高堂之上,而是随和的走在百姓之中,和大家站在一起。 “类似沛县这样的事情不是就这一件,不遮掩的说,在其他地方也有和大家一样的百姓,处在艰难之中。” “扶苏此次不仅要给大家一个交代,更是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