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李云龙引领内卷新风尚
王运做了个倒酒的手势:“团长,想听故事?咱整两口?” 李云龙哈哈大笑:“你小子上道!和尚?和尚!去让炊事班老王炒盘花生米。” 和尚正站在院子里,听着小六子不满抱怨,闻言一扯脖子,喊了一嗓子:“是,这就去,运子?运子!你出来一下,小六子找你!” 王运看向不想放人的李云龙,说道:“团长你先休息一会儿,我去看看小六子有什么急事。” 李云龙再着急,还是先放了人。 王运把小六子往没人的地方带,心里已经有了数,还是耐着性子听小六子把事情说了一遍。 “连长,你不知道,那段鹏可真是没志气,明明是他自己不想当顺民,不愿意让小鬼子抢粮,咱那么帮他,还买了他的粮,他到家就反悔了,说老娘需要人照顾,他干不了八路了,真是气死我了!” 王运心道:“果然!剧情没有偏差,还是有了这么一段。” 王运不动声色地听着小六子抱怨一通,才开口问道:“然后呢?” 小六子一愣:“然后,然后我气呼呼地就回来了……” 小六子越说声音越轻,后面几乎是用气音说出来的。 王运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上:“就你这个脾气,以后也就只适合跑跑腿,传传信了。” 小六子一听,登时急了:“不是,连长,别啊,我,我知道错了,我改还不行吗?” 王运斜了他一眼:“知道怎么改吗?” 小六子苦恼地挠挠后脑勺:“我这就回去,尽量把段鹏带回来。” 王运一竿子把他支给了指导员,让他跟指导员学学话术。 小六子戴着“痛苦面具”,不情不愿又担心以后真的只能传信,不得不硬着头皮,跑去跟指导员请教该怎么给人做思想工作去了。 王运回返,花生米已经上桌。撒了一层薄盐的花生米,还在滋滋啦啦发出油爆的声音。 那声音清脆悦耳,引人馋涎。 能在全军节衣缩食,自给自足,鼓励各部队带老乡一起去三边分区运盐的情况下,还能奢侈得来上一盘油炸花生米,足可见独立团的富足。 比不得大富大贵,豪奢无度,起码是个小康之家,吃穿不愁,武器管够。 就着油炸花生米,不时来上一口小酒儿,王运在地图上,指出了小鬼子战俘营和兵工厂的位置。 李云龙一看就明白了:“感情你跟我申请一营的一次调动权,就是为了打小鬼子的兵工厂?” 王运点头,纠正道:“是兵工厂分厂,我出生长大的地方。” 李云龙沉默了片刻,拍板决定:“打!打他**养的!这地方百团大战的时候,就被咱们攻破过,没想到小鬼子玩起了灯下黑,兵工厂居然还在原地,胆子还挺肥!” 王运也觉得这就像是在送菜:“我打算里应外合,有骑兵接应,大卡车运输,一来一回,6个小时内就能结束战斗。主要问题不在攻打,而是搬运那些大型器械,援军离得太近,不然我们侦察连开着车去就能搞定了。” 李云龙听明白了,这是在解释为什么借一营,他才不在乎这个,反而是看着地图上王运简单标出来的行军图,眼神发亮:“这手谋算真他娘的漂亮,只是回来为什么不走近路,要从孔捷的防区绕道?” 王运点了点近路的防区:“毕竟是去偷小鬼子的兵工厂,事后我们会把兵工厂给炸了,得没得到好处小鬼子不可能知道,可要是从358团防区经过,势必会走漏风声。” 李云龙想到独立团里还藏着三五个汉奸特务和内鬼呢,心里一堵,点头没再发表不同意见。 李云龙一想到朱子明,就恨得牙痒痒,一碗酒下肚,当即起身想去抓人。 王运把人摁住:“团长,不急,朱子明可以是小鬼子抛的饵,也可以是咱们钓山本特工队的饵,您说对不对?” 李云龙有些喝蒙了,反应了片刻,才明白王运的意思,笑眯眯地点头:“不错,你说得在理!这回,咱们要让那个狗屁山本特工队有来无回!”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自来。 赵刚插不上话,只觉一阵心惊肉跳,觉得运子这回恐怕又要有大动作了。 赵刚不是看出了王运的真正意图,也不是对地理和王运的战术了如指掌,他单凭以往的经验,就断定出王运这一次的动作绝对不小。 以往哪怕是炸了四个县城,王运都没事先请示过旅长,也没跟李云龙请示调动一营兵力。 只一个兵工厂分厂,真的会让运子这般兴师动众,重视非常吗? 赵刚总觉得哪里不对,可又想不出问题在哪儿? 等他知道问题在哪儿的时候,哪怕邢志国也过来跟他一起盯着,还是晚了。 王运二次从李云龙那里拿到了行动权,就把这事儿暂且放下,跟赵刚商量了一下团里几根钉子该如何安排,又让侦察连配合行动后,转身再去了一趟兵工厂,跟张万和确定一下进度,并请了个假。 李云龙闯平安县城的壮举,随着旅长带着最新型号的电台去往总部,已经在上层传开了。 张万和也有所耳闻,见到王运难免八卦一番。 王运的功绩,再次被安在了李云龙头上,没人注意到他当夜做了什么,在局势还不稳定,危机尚未解决之前,王运依旧处于最严密的保护之中。 唯有他的档案上,把他的功绩记录得清清楚楚,只是这份绝密档案,被老总亲自收着。哪怕是放在左副参谋长那里,老总都觉得不够安心。 李云龙再次神不知鬼不觉,杀了小鬼子近百高官,再次掀起了一场内卷高峰。 上头有意见报宣传,鼓舞士气,各部震动之余,都开始把心思放在了这上面。 小鬼子准尉以上的人头,都被八路给盯上了,杀一个算安慰奖,杀十个才觉得能在李云龙面前挺直腰杆子。 “斩首行动”就这么不动声色地卷了起来。倒霉的就成了各宪兵队,有头有脸的“人物”们,包括汉奸的狗头,都能凑个整儿,勉强被列上了内卷目标的清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