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眉头皱得更深。 按照朱雄英说的,不管是皇室还是爵位继承制,有能力者担之,这完全是正确的选择。 而如若,家中长子不成器,那么继承家业后,势必会在他的手中,让这家业轰然倒塌。 就拿唐朝来说。 太子李建成以及秦王李世民来说。 先说秦王李世民。 幼时就聪明机智,高明的见解非常深远,面临关键大事刚毅果断,不拘小节,当时没有一个人能够估量他。 封王后,跟随自己的父皇一起征战,在唐朝时期建立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个人能力非常强,这使他在朝中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然,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这导致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 再加上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 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李渊的儿子,李建成被立为太子,而李世民则被封为秦王。 李建成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因此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削弱李世民的影响力,甚至策划政变。 李世民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特别是当李建成准备利用突厥进犯的时机夺取李世民的兵权,并在昆明池设下埋伏以诛杀李世民时。 而李渊在处理这一系列事件时,表现出犹豫和矛盾,这使得李世民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所以这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如若那个时候,李渊的态度明确,那么李世民肯定根本发动不了玄武门之变。 也不会背上杀兄弑父,可以说,光是这一点,就是李世民一生的污点。 但!! 正因为李世民登上皇位,整个唐朝才迎来了所谓的贞观之治,甚至还有盛唐之称! 这也是长子继位制的弊端。 纵观历史,李世民的才能,确实要比当时的太子李建成的才能强许多。 如果是李建成登上皇位,可能完全不能出现贞观之治,以及盛唐之称! 当然,除了唐朝的李世民,历史上也有不少通过自己的手段和能力,夺得皇位的人。 而朱雄英今天的话,也确实点醒了他。 没错,这个爵位继承制度,确实很有弊端。 下一代努力还好,就怕下一代不努力,仗着父辈的余荫继承爵位,然后发生鱼肉百姓一事! “皇爷爷,我们大明,不仅在爵位继承制度上存在弊端,另外还有宗室供养制度的弊端,以及藩王制度的弊端。” “雄英,不管是宗室,还是藩王,那可是咱朱元璋的家人!!” “皇爷爷小的时候,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咱在家中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故名朱重八。 至正三年时,濠州发生旱灾,百姓颗粒无收,甚至还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景,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 不到半个月,咱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 只剩下咱朱重八和二哥,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 “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好在邻居刘继祖给了咱们一块坟地,咱兄弟二人这才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后来为了活命,咱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 “当年咱才十七岁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咱却无能为力。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而如今,咱是大明的皇帝,这日子好了,咱自然不愿意看到咱的家人受苦,这才制定宗室制度,由咱大明供养宗室子弟。 而藩王,那可都是你的亲叔叔,他们驻守边关,是为了保护咱大明,免遭外敌入侵,而你如今却,却说咱定下的制度有弊端!!” “雄英,今天这话,你太让皇爷爷失望了!” “皇爷爷,雄英明白,此言定会让皇爷爷生气,但是雄英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咱大明,也是为了咱老朱家以后免遭天下人的唾骂。” “皇爷爷,不管如何,这两个制度的弊端,孙儿今天一定要说!!” “相信等皇爷爷明白这两个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后,一定会原谅孙儿今日的冒犯。” 不管老朱再生气,他朱雄英一定要将这两个弊端说出来。 只要老朱听进去了,那么他一定会考虑改变的。 毕竟他的出发点,也是为了整个大明好。 哪怕老朱现在不答应,等以后他成为皇帝,也会更改朱元璋定下来的制度! “哼!你这孩子,莫以为为咱出了两个计谋,深得咱的满意,就觉得任何问题都可言? 咱定下的制度,从来都不曾出错!!” “皇爷爷,有错没错,等孙儿讲过之后,皇爷爷心里自然清楚。” “皇爷爷,哪怕你今日不让孙儿说,等改日孙儿也会将这两个制度的弊端说出来!” “不准说,咱让你不准说!!” 朱元璋紧皱着眉头,双眼中闪烁着怒火,嘴唇紧闭,呼吸沉重,双眼瞪得溜圆,如同两颗灼热的陨石,仿佛要将一切不满和不快尽数吞噬。 “皇爷爷,孙儿明白,此事对皇爷爷来说,不管是宗室还是藩王,他们在皇爷爷的心中,都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各位藩王,也是雄英的亲叔叔,宗室子弟,其中也有雄英的各位长辈,以及各位子弟姐妹等。” “但,雄英也是发现了这两个弊端的存在,这才贸然向皇爷爷开口。” “还望皇爷爷能够听完孙儿所说,再考虑如何更改一事!” 朱雄英来到朱元璋面前,一下子就跪在了他的身前。 他要用自己态度,去表明这两个制度弊端,需要更改的决心。 “朱雄英,你是要逼咱!” “咱才是这大明的皇帝,你只是一名皇长孙!” “你信不信咱将你罢免,贬为庶人!” 自家大孙确实很优秀,但!! 在这件事情上,如果他朱元璋真的听了朱雄英的话,去改变宗室制度,以及藩王制度,那么到时候那些在外镇守边关的藩王们如何看待? 到时候会不会心生不满,觉得他们的父皇不相信他们? 而这件事情,还是出自朱雄英之口,到时候被他们知道了,恐怕会对朱雄英心生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