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府侍卫相继撤离,仅余四百余人,永安郡王的侍卫亦在其中。 晋王怒视小宁王等人,厉声道:“小宁王,秦王,鲁王,唐王,你们意欲何为?” 小宁王笑而不愠,答道:“晋王莫怒,此事尚可商议。” 秦王亦点头附和:“小宁王所言,亦是吾意。皆为王府,无论亲王或郡王,皆为大明宗室,骨肉相连,何事不能私下化解,何必闹得沸沸扬扬?” 唐王与鲁王未言,只静静立于小宁王与秦王之后,以示支持。 晋王怒火中烧,咆哮道:“他人欺我头上,尔等竟忍气吞声!区区郡王,有何惧之?若有事,本王一力承担。” 小宁王笑容依旧,言辞恳切:“晋王侠义,然有些事需明辨是非,恐有些担子,你难以承受。” 此言一出,连永安郡王也觉不妥。他下意识望向朱瞻墉等人,心生疑窦,难道这些人身份非凡?念及此,永安郡王悄然示意手下侍卫退下,静观其变。 晋王怒不可遏,斥责道:“尔等仍是大明之王乎?竟如此畏缩,哼,一群懦夫!尔等惧怕,我却不惧!永安王,随我一同杀过去。” 晋王转向永安王,然而永安王已不自觉与其拉开距离,其侍卫亦悄然来到他身旁。 晋王至此彻底爆发:“好,好,算本王平日待你们不薄,无你们,我便咽不下这口气!” 晋王眼神凌厉地扫过仅剩下的三百名侍卫,其中有一百人乃是汝阳王的亲信侍卫。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上,给本王狠狠地打!出了事情,由本王一力承担!” 这三百名侍卫中,一百人来自汝南王府,另外两百人则是晋王府的精英。汝南王府的侍卫们事先已得到明确指示,必须听从晋王的命令,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执行命令。而晋王府的侍卫更是毫无迟疑,迅速做好动手的准备。 与此同时,巡城营的士兵们察觉到局势紧张,纷纷拔出兵器,紧密地守护在朱瞻墉等兄弟身前。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双方对峙,剑拔弩张,一场激烈冲突似乎随时都会爆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夜幕中突然传来阵阵沉闷的马蹄声响,仿佛滚滚惊雷,由远及近,越来越响亮。 随即,又一队人马靠近,此景令在场者无不震惊。京师此刻,除巡城营外,鲜有军队出现。然而眼前之人显然并非巡城营。 此队约五百人,纪律严明,盔甲厚重。其中两百为骑兵,其余三百为重装步兵。行进间,步伐整齐,金属撞击声有节奏地回荡。 黑暗中,为首二人引人注目。一人全身铠甲,银发苍苍,面色红润,儒雅之气溢于言表。另一人身缠绷带,面色苍白,正是汝南郡王。 晋王见汝南王,面露喜色;见那银发儒雅老人,更是惊喜交加。他顾不得朱瞻墉等人,忙上前施礼,恭敬道:“侄儿朱济熿,参见五叔!” 老人瞥了晋王一眼,微微点头,算是回应。随后,他目光转向朱瞻墉等人,神色微沉,问汝南王:“是他打断你手的?” 汝南王畏惧老人,忐忑应道:“是的。” 老人微微颔首,缓缓催动马匹向前行进,目光落在朱瞻墉等兄弟身上,神情严肃地沉声道:“你们这些人究竟是何方人士的子嗣?为何要与我的儿子发生冲突!” 老十斜眼瞟了一下老人,察觉到此人并非普通之辈,但仗着有朱瞻墉在场撑腰,他依然态度傲慢地回应道:“怎么着,难道只允许你的儿子砸我们的忘忧楼,我们就不能够教训他吗?” 老人将目光投向了老十,随后又望向众人身后的酒楼,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哦,原来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忘忧楼啊。” 紧接着,他开始在人群中仔细搜寻,当看到徐妙锦时,突然展颜一笑,说道:“想必你就是徐家的三小姐吧!” 徐妙锦不禁一怔,凝视着老人,满脸狐疑地问道:“请问阁下是……”她感觉这位老人似曾相识,但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曾经在哪里见过他。 老人笑道:“你该唤我五哥,小时候你见过我,多年未见,你不认得,我也不怪你。”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惊,晋王等人更是瞠目结舌。徐妙锦年纪尚轻,老人竟称其为五哥,实属意外。 晋王暗自揣测,老人是否看上了忘忧楼老板娘,欲行老牛吃嫩草之事,故出此言。而徐妙锦闻言,忽有所悟,惊讶地看着老人,说道:“你是,周王?” 老人笑道:“小丫头还记得我,按辈分,唤我五哥即可。” 徐妙锦连忙行礼:“礼不可废,徐妙锦见过周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