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是简单探讨而已,诸位不必如此大动干戈。” 缓了一会,朱慈烺继续说,“鉴于江淮和武昌的重要性,本宫决意设立泗州,徐州,淮安,庐州江北四镇,任黄得功为庐州总兵,高杰为徐州总兵,刘良佐为泗州总兵,刘泽清为淮安总兵,左良玉为武昌总兵。” 现在的大明朝,主力大军基本都掌握在这五大总兵手中,对于他们的任命朝臣倒没有什么意见。 根据历史进程,五月初二,多尔衮就要进军北京,掀开了清军入主中原的序幕。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留给朱慈烺整军备战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他必须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战略谋划。 “父皇曾将陕西宁氏钦定为太子妃,但京师沦陷后宁氏已不知所踪,依各位大人看,此事如之奈何?” 李邦华何等聪明,直接就明白太子的言下之意,知道他在考虑纳妃,只是自己不方便明说,当下便拱手出列道。 “臣以为,如今圣上生死未卜,殿下担当监国重任,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也该早日遴选太子妃。” 太子纳妃是朝廷现在的头等大事,身为礼部尚书的史可法自然也要变态,“臣附议,既然殿下尚未与宁氏举行婚典,且如今下落不明,为延续皇室血脉,确应早日遴选太子妃。” 明代的太子妃大多由皇帝亲自挑选册封的,但现在崇祯帝生死未卜,自然只能参照选妃的流程从各地遴选。 不过,朱慈烺心中早就有了合适的人选。他环视百官说道,“父皇曾言,宁南伯左良玉之女左梦梅秀外慧中蕙质兰心,当纳为太子侧妃,不知左梦梅现在可有婚配?” 左良玉之女?太子侧妃?怎么崇祯什么都管? 朝臣面面相觑,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刘宗周第一个站了出来。 “殿下,太祖曾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 “我大明历代先帝和历代太子选妃,都是从民间良家女子中挑选,为的就是避免出现汉代后宫干政乱象,左良玉手握重兵,倘若联合左梦梅干涉朝政,届时后果不堪设想,还请殿下三思!” “请殿下三思!” …… 朝臣们又是不出意外地一致反对,朱慈烺两眼一眯,扫了李邦华一眼,后者当即会意。 “刘大人既知左良玉手握重兵,又可曾想过,假如左良玉成了国丈,武昌就彻底纳入朝廷管治之中,有左良玉镇守湖广一带,张献忠和李自成的威胁立时瓦解,南京城又多了一重屏障!” “况且,选左梦梅为太子侧妃是皇上的旨意,现在宁氏下落不明,让左梦梅递补为太子妃可谓名正言顺,难道诸位大人要违抗旨意不成?” 其实李邦华猜到,这根本就不是崇祯皇帝的旨意,八成是朱慈烺捏造的,但这些压根不重要,与左良玉政治联姻,稳住武昌重镇有百利而无一害,他当然竭力支持。 起初朝臣还持反对意见,但内阁首辅李邦华都站出来力挺,而且朱慈烺刚给他们加了俸禄,老是唱反调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便都识趣地闭上了嘴。 朱慈烺见状,心里暗暗高兴,李邦华这个内阁首辅简直太好用了,能为自己减轻不少压力,也能替自己挡不少子弹。 “既如此,就由礼部会同司礼监、钦天监,带上聘礼到武昌左府纳采问名,选择良辰吉日早日完婚。” 这就定了?是不是草率了些?所有人都愕然地看着朱慈烺,随即他又微笑着补充了一句。 “本宫看本月上旬就有很多良辰吉日,尽量安排在四月初十前完婚!” 群臣更加愕然,如此国之大事、人生大事,朱慈烺谈笑间就草草决定了,他们发现这个少年殿下越来越难以捉摸。 “湖广巡按一职还空缺着,内阁有合适人选推荐吗?” 对于湖广巡按这个职务,朱慈烺也有合适的人选,但最好由大臣提出来,自己负责拍板。 李邦华联想到太子对堵胤锡的器重,以及堵胤锡任职过长沙守备的职务,再加上忽然要跟左良玉联姻,瞬间就明白,太子这是要提前经略湖广的军政布局。 “殿下,兵部侍郎堵胤锡做过长沙守备,对湖广一带比较熟悉,微臣认为由他出任湖广巡按较为妥当。” 朱慈烺点点头,对内阁次辅史可法道,“史大人意见呢?” 史可法对堵胤锡了解不多,但也能感觉到太子对堵胤锡的器重,思虑片刻便拱手道,“臣附议。” 接着,朱慈烺又对吏部尚书张慎言和左都御史韩元勋道,“吏部和都察院的意见呢?” “臣等附议。” “很好。” 朱慈烺转过头对群臣说,“综合内阁、吏部、都察院意见,由兵部左侍郎堵胤锡兼任湖广巡按,挂右副都御使,参赞湖广军务,即日起赴武昌任职,吏部尽快下发任命诏书。” “谨遵太子钧令。” 朱慈烺揉了揉酸疼的眼睛,喝了一口热茶继续议事。 “军饷发放情况如何?” 户部尚书高弘图迈步上前道,“京营和威武营已经全额发放,按照行程,刘良佐部和刘泽清部应该也已发放,黄得功部、高杰部、左良玉部的饷银正在押送途中。” “由何人负责押送,会不会出现克扣军饷之情形?” 高弘图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按殿下指示,由御马监提督太监何志孔、户部左侍郎钱素乐、锦衣卫指挥同知李时荫、御史陈良弼率队押送。” “每名将士的应发饷银数额均登记在册,发放后逐人签字确认,押饷队伍返京后由内阁会同司礼监、御马监一起检查核实。” 听罢,朱慈烺淡淡点点头,如此缜密的流程,应该能有效杜绝克扣军饷的现象。 事实上,克扣军饷的表面上都是将官,实际上都是其背后的勋贵势力在作祟。 而勋贵势力,也是朱慈烺想除之而后快的绊脚石。 “李大人,京营整顿得怎么样了?” 似乎早就料到朱慈烺会提到这个问题,李邦华脸色铁青,直接跪地叩头道: “老臣辜负太子隆恩,甘愿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