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本和南明勾搭到一起了,那事情的性质就大大不同,甚至可以说已经升级到明清之间的敌我矛盾这个主要矛盾上面来了。 在场的几个满清上层都知道南明这是在向东亚其他国家争正统,当然他们暂时也只意识到这一点,还没有想到朱由桦的其他动作。 “原本我国也并未有请封的想法,只是先前福建郑王家传消息来,说是明国皇帝愿意册封,重开朝贡,这才有了后续之事。”那武士实话实说。 明朝和德川幕府的交往,这事情在日本传得沸沸扬扬,虽然也不至于人尽皆知,但身为外交口的武士,怎么可能不知道。德川家光正好是想压制官家和公卿,然后朱由桦给他递了一个大义名分,双方一拍即合,这才有了明使册封的事情。 而且这个事情不是立刻办成的,中间还有琉球方面的试探,小郑家的传递消息,双方你来我往走了两年,才把事情给敲定下来。 之前明清之间征战不断,各种消息传递的也不及时。南明对北方的锦衣卫体系恢复的不顺利,满清对南方的粘杆处渗入也不顺利。所以双方的情报系统,传递的消息,要么是街面上已经完全公开的消息,要么就是延迟三五个月才能够送到硕塞和朱由桦手中。 “真是该死!”硕塞轻声骂了一句。 粘杆处渗透进入南方的人员,可能就是把两年多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分拆成了十几件甚至几十件事情禀报,所以没有引起满清方面的重视。又或者就是最后没有报上来,觉得日本和琉球这种一直给明朝朝贡的国家差不多,只是小事而已。 “退下吧……”硕塞摆手让几个日本武士离开。 身边只剩下两黄旗的自己人,就没有什么话不好说的了。硕塞当然不可能。对着日本人说什么你们把朱由桦给你们发的冠服册印都给扔了,到京师去请封,我给你们重新册封。 如果这样说的话,那就落于人后啦。朱三已经做了的事情,我再去做,那不就是邯郸学步嘛。硕塞心气高,他才不想做什么朱由桦第二呢。 说个不太恰当的例子,那会子常凯申可能也想投降。但是汪兆铭先投了。凭常凯申的心气,那就是再想投降,也不愿意做汪兆铭第二。差不多的意思,可能比喻的不是太好。 “伪明勾连日本国,其意与勾连朝鲜必然相同,皆在威胁辽东!”宁完我一眼就看明白了。 “朕意也是如此……”硕塞点头。 在中国这样国土广阔的大帝国中,大规模的陆军才是争夺天下的根本。水军则主要发挥辅助作用,或者只能在南北对峙的情况下,在南方政权内发挥作用。所以除开朱由桦这个穿越者以外,所有人的想法还是一种大陆思维。 对于什么海军跳港争夺,大航海时代,扩张海权什么的,都没有任何想法。连老郑家发达了,第一个想法还是回福建买地建房,安置家小。 只有朱由桦觉得可以慢慢推动海军的建设和发展,但也是小打小闹! 如今的情况就是,南明不可能一下子从江南投射数万精兵,数万后勤民夫,去往辽东,威胁满清的老巢。那么最好的办法还是从朝鲜登陆,整顿大军之后,按部就班的从陆路攻打辽东,断满清一翼。 那么辽东之外的朝鲜和日本,就成了远处江南的明军最好的登陆集结点和后勤辎重补给点。相比较于要十天八天才能开到朝鲜的江南船,一天就能开到东莱的日本,更像是一个优越的后勤补给地区。 “如今臣方知陛下攻取朝鲜之英明!”宁完我现在觉得硕塞吞并朝鲜,真是一步好棋。 没了朝鲜这个跳板,远在南方的明军,就没办法大规模的投入兵力攻打辽东。满清的老家安稳,八旗的军心就不会有什么动摇。 现在朝鲜能不能治理好什么的,根本就不是第一要务,就算是把朝鲜打烂了都没事。因为这是在辽东满清的老巢以外打仗,在政治意义上,在军心人心上,就影响不到八旗。 “呵呵呵……”硕塞最近脸皮也练出来了,不会有什么老脸一红的事,摆了摆手。 他来朝鲜就没想过明朝什么事,纯粹是觉得吞并朝鲜可以增强实力。却不曾想歪打正着,正好断了明朝现在朝鲜设立前进基地的计划,保护了满清的老巢辽东地方。 如今就算宁完我也觉得占据朝鲜十分必要了,不仅可以在朝鲜募练水师,还可以等朝鲜水师操练完毕之后,袭击江南沿海。 只许你图谋辽东,不许我图谋江南? 给你江南放放血,看谁先忍不住。打仗可不就是这样,互相的试探,互相的争夺,只要能够取胜,用任何招数都是合情合理的。 “如今伪明与日本勾连,恐怕也有借用日本之兵的心思,陛下不可不防!”宁完我继续说道。 “李思忠,你去问问那几个倭子,南边让日本国做了甚么!” 得了令的李思忠转身就走,没多久就从那些武士嘴里得到了朱由桦向日本提供红夷大炮,并接收幕府留学生,而幕府则向朱由桦进贡数千匹良马的事情。 听到朱由桦已经从日本获得数千匹战马,硕塞眉头微微皱起。原想着江南无马,现在朱由桦居然把主意打到了日本身上,这真是万万没有想到。 如果能够从日本获得源源不断的战马补充,那么南明很快就能从延津会战的巨大损失中走出来,进而继续北上发动攻击。 “另外就是伪明自日本,招募了二千浪人!”李思忠肯定不会把这个事情忘记。 “浪人?”硕塞一时没明白这个词汇。 “乃是日本国内灭亡诸藩原有之武士,多是凶悍搏命之徒。” 听了这话,左右都明白了,朱由桦现在是求兵若渴,已经开始借助日本的势力,开始扩充南明的军队。 “陛下,奴才以为,当遣使入倭,与其交涉,恩威并施,断其援伪明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