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城外,清江浦。 孙传庭正在观察黄河的情形,因为他的主力兵团需要沿着黄河北上,所以黄河的水文情况就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黄河是呈“几”字型由西向东流入大海。现在黄河夺汴水南流,又夺淮水入海,这除了导致下游水灾频繁之外,还使得下游受到另外一种灾害! 凌汛! 因为特殊的河道情况,加上如今的小冰河气候,所以即使是在淮安的黄河下游河道,偶尔也能见到河上浮冰来回腾转。以此度量,在开封河段的黄河河面上,可能还存在大量的浮冰,凌汛严重,难以行舟。 没有足够的舟船随军北上,则后勤转输必定困难。只靠民夫推动的两万辆火车以及扁担,哪里能管住十二万大军、五万五千头骡马的嘴。 临出发以前,赶到淮安与主帅见面的陈潜夫、王旭、阎尔梅等诸路帅臣都是忧心忡忡。今年的凌汛要是迟迟不解除,北上的时间便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 倒不是拖不起,主要是怕大同的姜瓖扛不住了! 因为耿焞的缘故,姜瓖被迫在准备不是十分完全的情况下跳反。所以满清得以在山西保住了太原城和平阳府,使得陕西的人马有可能进入到山西地区。同时也是因为耿焞提前逃离大同,宣府地方也有了预警,没有被姜瓖夺取。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济格统帅三万余八旗,三万余包衣,以及四五万北直等处的绿营人马,分成两路。虽然经历了不少袭击和骚扰,却也最终在入冬之后,对大同形成了合围。 和所有人预料的一样,大同外围的州县,很快就又被清军夺走。可是阿济格也没有停留在这些州县,想要守住这些山西北部的州县,必须要攻克大同这座中心城市才行。 红夷大炮一字排开,对着大同城墙猛轰,可惜大同城墙硬是经受住了连日的炮火轰击,完全没有要垮塌的痕迹。到底是是自明初以来的九边重镇,二百余年战火考验之下的坚城。即使遇上红夷大炮这样的大杀器,短时间内也没有城破的危机。 开战之初,姜瓖兵马的士气又十分高昂,还反复出城袭击清军大营,截杀清军小队,试图破坏阿济格对大同的包围。可在阿济格对大同开始锁城战法之后,大同的出击便大大减少。 所谓的锁城战法,便是在大同城外挖掘壕沟,又以掘出的泥土修筑矮墙,一层一层,将大同城完全的封锁起来,使得城内一切可能的出城袭击都被防范于未然。 姜瓖当然知道锁城的厉害,所以几次派兵出去破坏,终究战斗力比不上八旗,被打回了城内。而清军数十年来,屡次进攻明朝的名城大镇,有极为丰富的野战工事修筑经验。包括围困锦州祖大寿,松锦会战时在洪承畴后方挖掘长壕等等。 清军行动力很强,实施起来也非常的迅速。短短几日,便在大同城外构筑起了三道长堑。大同城内外的消息至此彻底断绝,陷入孤城之境。 一旦孤城无援,守城兵丁的士气就开始出现下降! 且这个下降的趋势非常严重,只有那种被困在绝境之中的人才能够体会和明白。 别说士兵们心里有些慌,连姜瓖也有些慌。他现在每天念叨的就是南京发兵了没有,四川发兵了没有,湖广发兵了没有? 然后略微带着些魔怔的去看院里池塘的水还结不结冰,若是池塘不结冰,那么他起码早上是开心的。要是池塘上面漂浮着一层薄冰,那姜瓖一整天都未必能露个笑脸。所以弄得府中半夜老有夜猫子跳进池塘去破冰,希望第二天姜瓖不至于挂个死人脸。 唯一庆幸的就是别看围城已经超过三个月,但是城内的粮食还够吃三个月的,而且因为山西士绅当初的大规模支援,城内的草料盐豆也没有缺少太多,骡马啥的还养活着,八千大同标营铁骑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现在姜瓖每天已经不看池塘了,他大概是听到了半夜有人凿冰的声音,只是登城观望城南的塔山,以及城西的武州山,也就是大同云冈石窟那块地方。 两处高地姜瓖都提前预备了人,告诉他们,一旦西面的吴三桂出兵了,那就上武州山放狼烟。一旦南面的孙传庭出兵了,那就上塔山放狼烟。 围城三月余,城内的将校其实早就知道了这事,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多士兵也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原本姜瓖还想等狼烟升起之后,再向城内宣布这个消息。可现在传的满城风雨,连老百姓都每天起床就看城南和城西有没有烽火狼烟。 该来了吧! 吴三桂那厮和朱三怎么手脚这么慢! 再一次从城上失望的走下,姜瓖心中暗骂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在士兵面前,他不敢表现出来。他身为全城统帅,要是慌了,恐慌的情绪会在短时间之内感染全城。 “公爷,快看!” 正当姜瓖已经开始绕着圈的问候吴襄以及朱常洵的女性亲属时,身边的虞胤突然指着城西武州山的方向大呼。 顺着虞胤手指的方向,姜瓖遥遥望见武州山上似乎有狼烟升起。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