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追丢了洪承畴的王公略心中大急,现在左右都是在慌乱奔逃的清军,有八旗的旗丁,也有绿营的马兵。 数万骑人马溃逃,那状态根本无法形容,整个豫东大平原上都是人。都是抱着马脖子,伏低身子,用尽全部的心力,向北方奔逃的清军溃兵。 可再多的溃兵,也不及一个洪承畴重要啊! 此时一把割掉了自己胡须的洪承畴,随意的撕了罩甲内穿的衣袍一角,用这块破布把脑袋给包了起来。不管长须短须吧,别人就都瞧不见了。他身上的盔甲倒也朴素,虽说洪承畴是镶黄旗汉军,可他作为大将,自然不需要穿着那身黄色镶边的大路货棉甲。 他身上的罩甲还是他以前在明时用的,用上等钢丝细细编织成衣,缝上皮面,和对襟衣一般穿着,轻便耐用,还能防弓矢铅弹。反正洪承畴又不需要先登冲阵,所以那些会加重负担的肩甲披縛,以及裙甲之类的,都没披挂。 到底五十多岁的人了,哪里还能像小伙子一样,带着几十斤的盔甲和兵器,争先搏战呢? 也正是因为他的盔甲过于朴素,皮面的甲混在一众蓝灰的绿营衣色中,还真瞧不出来。当然这也导致了跟着他前后跑路的百十骑亲兵在王公略的追击之下,慌不择路,最终跑散。 等到洪承畴听不见明军呼喊,开始寻找左右亲兵时,才发现左右亲兵一个也无,周围逃跑的人都是不认识的绿营兵勇。 人心头凉的时候,一般喝凉水都会塞牙缝! 洪承畴心头才刚觉得凉,脚下的战马因为长时间高强度的奔驰,以及脚下突然出现的一个浅坑,马失前蹄,应声而倒。 不过洪承畴那都是积年从征的老督师了,他在马身倾倒的那一刻便立即用双手护住了脑袋。只要落马的时候脑袋没事,就算摔断了腿或者手,那也比直接摔死或者摔成白痴来的强。 马失前蹄运气不好,落马无伤那就是运气,人总是起起落落嘛,很正常的。道边就是大片枯萎的野草荒原,洪承畴除了有点疼之外,发现自己一点事情都没有。 至于那马,蹄子直接断了,白色的骨茬子上沾着血,还挣扎着试图起身,可根本起不来了。显然这马是废了,洪承畴也没有备用的马匹,只能简单的辨明方向,继续步行逃命。 说来中原这一块,洪承畴还挺熟悉的,他当年在中原陕西剿贼,接二连三的获得大胜,和孙传庭等人配合的很好。只不过昔日的同僚下属,今日变成了对手,时移世易,有些事情还真是说不准。 豫东大平原在最近二十年,基本上一直是灾区和战区,人口十去五六,仅存三四,甚至更少。所以洪承畴眼前是大片的荒原,连个有炊烟的城镇寨堡都见不到。约莫走了半个时辰,洪承畴便自觉脚下发胀,有些吃力。 想着要是再寻不着一个下处,那光是今晚的严寒,就有可能要了他洪亨九的性命。可左右哪里有什么人烟呢,连活物都见不着一个。 “铃铃铃……” 耳边呼啸的北风中,突然传来一阵铃声。这似乎是马队中骡马的脖铃,洪承畴不由得竖起耳朵。清军当然是没有安排多少后勤辎重队往寿州去的,粮食什么的也只带了一个去程,但是像是弹药和箭矢这类东西,满清还是需要后方往前方转运的。 所以洪承畴此前在临清曾经命令满清的地方守道,筹措火药铅子,往淮南转运。以协助大军征战,击败明军。 望了望左右,洪承畴估计自己还是颍亳之间,大致上属于明清之间的缓冲区,但在清军兵败之前,那就是满清的势力范围,出现满清自己的马队很正常。 如果真有从后方调运火药铅子的马队,那洪承畴就得救啦,不仅可以寻口吃的,还能换上骡马,问明道路,一路跑回河南开封或者山东临清。 别看他五十多岁,可是眼神和听力都相当不错,越听越觉得铃声靠近。随后在足有半人多高的摇摆荒草之中,洪承畴发现了铃声的来源。 不是什么马队,而是一人独骑,正在慢悠悠的穿过荒原! 是敌是友?洪承畴不知,于是他立刻俯下身子,埋伏在草丛中,想要观望一下那单骑走马的到是是什么来路。 时间分秒飞流,那独骑靠的近了,骑得也不是什么马,而是一头驴。驴脖上挂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铃铃铃的响,若非洪承畴听力好,混在这北风中,等闲是没人能听到的。 想着自己没了牲口,光靠两条腿往回走还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时候,洪承畴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功夫,感觉欺负一下普通人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想来只能骑驴的,肯定也不会是什么大侠强盗。估计是附近某个寨堡里的百姓,顶多会些粗浅的拳脚功夫。 一念至此,洪承畴掏出自己的短刀,那短刀锋利无比,割须如无物,真是吹毛断发的好刀。只要突然袭击,往那人身上一扎,必然就是一个血窟窿。到时夺了那驴,便可以继续赶路,跑回满清控制的州县。 计划通! 驴上的人好像全无察觉一般,因为天寒,穿着半旧的大棉袍,头 戴厚棉帽,但也是旧的,甚至豁开了几个口子,露出沾染了些许黄黑的棉花。除了帽子之外,这人还带着一个大口罩,说是口罩,实际上把大半张脸都给遮住,就剩一双眼睛,滴溜溜的望着四周。一边走,一边还念念有词,似乎在念叨着些什么。 眼看两人越靠越近,洪承畴屏住呼吸,握紧手中的短刀,这便准备突然暴起。谁知驴上那人在行将路过洪承畴时,突然从驴上飞身而下,手上拿着一支从褡裢里掏出来的铁如意,对着潜伏在草丛中的洪承畴就扑面打去。 一边打,这人还一边喊。“好你个贼人,主意居然打到你谢小爷身上来了!”